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2017-11-02 03:35陈京华汤洪毅郑艺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钛板颌骨下颌骨

陈京华,汤洪毅,郑艺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525200)

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陈京华,汤洪毅,郑艺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525200)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固定良好,无排斥反应、断裂,周围骨质无吸收、疏松现象,未发现牙齿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颌骨骨折;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颌骨骨折为口腔颌面外科比较常见的骨折之一,占颌面骨骨折的70%。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各种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造成的颌骨骨折也越来越多[1]。颌骨骨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外形等,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传统不锈钢丝骨内固定和颌间结扎固定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且需要长时间固定,口腔卫生差,异物排斥大,进食受到限制,固定不牢靠,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微型钛板坚固生物组织融合性好,具有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的优点。本研究探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颌骨骨折患者,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颅内创伤、颅内高压或出血等颅脑疾病患者,意识体征不稳患者,其他口腔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8~63岁, 平均年龄 (38.16±8.33) 岁;骨折部位:16例为上颌骨骨折,9例为下颌骨骨折,5例为上颌骨合并下颌骨骨折;致伤原因:8例为摔伤,16例为交通伤,其他6例。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 (38.55±8.38)岁;骨折部位:15例为上颌骨骨折,11例为下颌骨骨折,4例为上颌骨合并下颌骨骨折;致伤原因:7例为摔伤,15例为交通伤,其他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行X线片或CT检查明确骨折部位,术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在影像学仪器辅助下复位骨折部位。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固定,固定前注意清除血块、凝血块及骨折片;对于闭合性骨折患者,选取内切口操作;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选择创口进入实施手术操作。对照组给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微型钛板,将微型钛板与患者下颌骨骨面紧密结合,或将钛板放置于下颌下缘位置,钻孔后将螺钉拧入固定,确保骨折线闭合紧密、骨折端端口对线与对位情况良好,确保上下列的咬关系正常。完成手术后,将颌间固定拆除。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颌间牵引治疗。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并随访3个月统计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①依据临床X线片检查和CT检查结果判定疗效[3]。优:术后7 d伤口Ⅰ期愈合,颌骨完全恢复解剖学形态,无畸形,牙龈未出现炎症,咬正常;良:术后7 d伤口Ⅰ期愈合,颌骨恢复情况与解剖学基本一致,颜面未见明显畸形,基本对称,牙龈未出现炎症,咬关系基本正常;差:术后7 d伤口Ⅱ期愈合,颜面不对称,有畸形,颌面未恢复解剖学结构,咬关系差,牙龈出现炎症。②统计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 86.67%,与对照组的63.33%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固定良好,无排斥反应、断裂,周围骨质无吸收、疏松现象,未发现牙齿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移位现象,给予相应固定矫正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颌骨骨折主要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两个部分,相较于其他部位骨折而言,患者除了局部疼痛、骨折断端异常活动或移位、肿胀、功能障碍等一般临床症状外,由于解剖结构特殊的原因,还存在骨折断端移位、咬错乱、张口受限、骨折端异常活动、影响呼吸和吞咽等特点,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4]。因此,对于颌骨骨折的治疗,不仅需要良好的治疗材料,还需要完善成熟的手术方式。

以往对于颌骨骨折的治疗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结扎术,且需要用颌间钢丝结扎,需要颞颌关节限制制动一个月,在制动的过程中,患者只能进流食,语言功能也会受到相应限制,口腔卫生清洁也相对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合并严重牙周疾病、部分或全口牙齿缺失的患者,不适合采用颌间钢丝结扎术。传统的手术创伤大,患者在术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愈合,不管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还是在恢复期间,均会增加对下齿槽神经的损伤。不锈钢丝骨内固定虽然可以达到复位的要求,但存在手术操作复杂、稳定性差、术后并发症多、难度高以及预后差的缺点。

微型钛板具有体积小、固定性好和容易塑型的特点,其抗压抗弯性能与生物相容性高,用于治疗颌骨骨折,可以与骨面紧密贴合,且术后无需取出,可长期保留在体内。将微型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可以在直视下复原颌骨解剖学结构,可通过与骨面紧密接触、结合而限制骨折断端微小的位移,为骨折断端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坚固内固定技术可在骨折断端处提供三维稳定性和骨间压力,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进行生理活动,更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5]。但颌骨骨折的同时往往还伴有骨质缺损,骨折断端受到咀嚼肌群作用常常存在明显的移位现象,单独应用坚固内固定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固定效果,导致骨折断端移位引起咬错乱[6]。颌间牵引可通过比较大的牵引力将内固定后的骨端和牙齿进行小范围的调整,从而可确保理想的咬关系,减少术后移位的发生,确保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达到了86.67%,较对照组的63.33%显著提高, 这与韦玉洁[7]报道的 84.4%和 54.8%一致,与陈宇等[8]报道的98.37%和88.12%有出入, 可能是本研究术后观察时间较短,与韦玉洁均为3个月、而陈宇等的随访日期为6个月有关。既往研究认为坚强的内固定可能会增加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在本研究中,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排斥反应、周围骨质吸收、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可能是本研究采用的微型钛板在进行微创操作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细菌的存在,且微型钛板的材料和骨面及周围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均较好,可以减少排斥反应,提示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对于颌骨骨折患者,给予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好,相对于单一的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而言,可显著提高短期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1]周晓霖,陈辉.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81例临床分析 [C]//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三次全科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31.

[2]周明勇.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71-273.

[3]赵宏霞.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 [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95-96.

[4]张杰.颌骨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849-852.

[5]史振怡.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593-3594.

[6]杨国海,李金源,刘江,等.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进展 [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488-490.

[7]韦玉洁.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 [J].河北医学,2013,19(2):188-190.

[8]陈宇,罗小玲,杨荣.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185-187.

Evalu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maxillary Traction Combined with Titanium 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Jaw Fracture

CHEN Jinghua,TANG Hongyi,ZHENG Yi(Gaozhou People's Hospital,Maoming 5252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 maxillary traction combined with titanium 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jaw fracture.Methods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jaw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ll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 maxillary traction combined with titanium 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tanium 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67%,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3.33%of control group(P<0.05).Both groups had good internal fixation;No graft rejection or fracture was found,no resorption or loosening was found in surrounding bone,and no injury or infection of tooth was found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s Intermaxillary traction combined with titanium 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jaw fracture has exact effect and few adverse reactions,which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promotion.

Jaw fracture;Intermaxillary traction;Titanium 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

R782.4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10.1409

2017-05-16

2017-07-05

陈京华 (1985-),女,广东高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外科。

(责任编辑:钟婷婷)

猜你喜欢
钛板颌骨下颌骨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