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11-03 19:38叶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考现状

叶力

[摘 要]本文针对如今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出现这些现状的原因,并作了初步反思。

[关键词]历史教学;现状;原因;思考

一、目前学生对学习历史存在的问题

其一,在当今的历史课堂中,教师照本宣科不是少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昏昏欲睡,教师的上课声就是催眠曲。笔者有一次在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时,发现一个班历史课上睡觉的有一小半,讲话的有几个,看课外书、做其他作业的有几个。仔细观察,认真听教师上课的就廖廖数人。这真是一种悲哀啊!在这种低效的、无效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学到什么呢?

其二,历史地理等课程在一些学校、一些班级受到了“歧视”,没有受到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的重视。学校排课时首先考虑语文、数学、英语,然后考虑物理、化学,再来考虑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安排。导致历史等学科成了“搭猪头肉”,今年你教,明年他教,教师更换比较频繁,没有系统性。有一些班主任也只抓语文、数学、英语,而把历史当做了副科,学生受此影响历史课也就不当一回事。历史课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种种原因,以至于学了三年历史却有“唐太宗是明朝的”说法也就见怪不怪了。如何能改变历史学科这一尴尬境地呢?

我们历史教师自己不能瞧不起自己,要认识到历史学科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重要,有自己学科的独特性,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本身,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質和修养;要加强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工作认真负责,自然会受到同事的尊重和学生的认可。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二、教师要认真学习并理解新课程标准

教师自己要理解学生在历史课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如何评价等等。标准一一给出了解答。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

三、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工作

教学中的师生和谐、民主,绝不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不能匆忙宣布上课,上课仪式(即起立、师生互相问好)要求严谨。学生课堂开小差,要及时制止,学生在课堂中睡觉要提醒。总之,要求学生的思路紧跟着教师走。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也就会重视历史学习了。不难想象,一个散乱的课堂是不可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经验。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时就是通过学生熟悉的钓鱼岛事件来引入甲午中日战争。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很高,虽然这节课内容多,但是从课后的作业反馈来看效果很好。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的备课中要加上一条:“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五、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复习中国史部分。从第一点“208年赤壁之战”到第2点“383年淝水之战”,一直到第20点“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教师先讲解,然后提问,最后生生互问。在这里,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是“点”;‘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历史的认识。

六、在历史教学中可让学生尝试运用因特网查找材料,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运用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差,一点也不笨。也许,电脑和因特网能为有些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最后,教师要注重历史课程的思想性,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谁也不想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今后成了危险品,历史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将“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作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前提,将培养“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作为基本目标。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具有正确的国际意识。例如,我通过讲邓世昌血战黄海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在面对列强侵略时,因为有着一批批的邓世昌民族英雄挺身而出,中华民族永远不会被打倒的!提出问题:结合“吉野”号的知识谈一谈中国为什么现在要制造航空母舰?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同时也要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才能保家卫国,免受列强的欺凌。

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我们备好每一节课,站好每一分钟讲台,力争每一节都是高效的课堂,使历史课堂充满阳光,使历史成为最精彩、最受欢迎的学科,也使历史成为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徐斌;;浅谈历史名词的解释[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2]叶书宗;;对改革大学历史课教学的意见[J].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思考现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