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优化策略

2017-11-03 09:25刘贵兵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刘贵兵

[摘 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并带动教育全面发展,相比于以前,现在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方法也在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改进。在小学学习的阶段,数学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改变。乘法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教学难度方面也并不低。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优化策略

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是,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十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相应学习效率很低,另外很多学生都是读死书,不会灵活应用知识于实践中,动手能力差,这些都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而数学更是需要思考与灵活思维的学科,传统的老师传授式教学根本无法改善这一情况。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优化手段,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育质量。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乘法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直接题解成为学生对于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性理解,属于一种从某一种具体数学知识中所精炼而得的观点或过程,同时也是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材当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教材编排的重点原则之一,各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开篇就引出数形结合的教学内容,同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材当中,从而突出抢到数形结合的教育重要性。以下两个关于数形结合的教育案例。

例如,在小学数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育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同时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分析基础上,可以以一个由多个正方形拼接而成的长方形图案,并让学生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发现整个长方形是由多个正方形组成,同时通过已经掌握的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内容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之后教师再加以引导并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很快的理解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乘积。再例如,在小学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教学方式便是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倍数定义。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这几个数字的和是多少。在这一数学思想的基础上,可以直接应用属性结合的思想,并应用绘画线段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以树形图理解教学知识内容,并基本建立数学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二、归纳思想在乘法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归纳主要是指对特殊情况的分析与总结,并逐渐引出普遍结论的一种数学思想。归纳和类比较为类似,在数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归纳可以划分为完全归案和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主要是指某类事物当中每一个对象的状况,并根据事件类型进行总结归纳。而不完全跪安主要是按照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对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般性的总结。例如,在四则预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50×50×20划分为两步进行计算,应用乘法交换律的原则与结合律的概念,将算术转变为50×(50×20)的计算,此时计算过程就会相当简单。

三、问题意识在乘法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乘法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引教学生学习的工作,首先就得设置有趣的情境导入。数学教学中,引入有趣的生活场景或是故事可以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显得死气沉沉,由此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并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益处。数学这门科学本身就很抽象,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而普遍看来,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和思考能力都很差,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单纯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而在提问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上课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教学生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数学知识的奥秘,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这无疑给他们增加记忆,既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提升了。为了更好的优化提问效果,采用行之有效的课堂氛围显得非常重要。数学教学中,引入有趣的生活场景或是故事可以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显得死气沉沉,由此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并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益处。

例如学习乘法的时候,可以设置小明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零花钱,再用去一些钱买零食等生活场景来让学生进入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两名学生在课堂当中模拟相应情境,并要求学生随意发挥完成一段关于“买卖零食”的情境,如“用100块买了12个1块的糖果、5个2块小吃、2个5块的方便面”。学生在模拟过程中,会借助所学的乘法内容提出相应的买卖、计算的问题,从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提问与回答能力。

四、乘法知识巩固教学的优化策略

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后,巩固知识则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巩固方式也有很多种,单纯的让学生做课后习题效果不是很好。通过各种各样的巩固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加强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习题应源于教材,又要活于、高于教材,既要履盖知识点,又要突出重点。要体现启发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练习的形式要活泼多样:从题型上,要有选择、判断分析、理解说明等;从学生回答方式上分,要有口答、笔答、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竞答、抽签回答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中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对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調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效果等都具有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素芬,XianweiYuanVanHarpen.中美职前小学教师“教学用数学知识”的发展比较——以分数乘除法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5,22(1):515-516.

[2]温绣娟,刘建平.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3(12):29-31.

[3]黄炜,易肖肖.基于赛事的高校实践教学机制优化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3(10):38-4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