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2017-11-03 14:57谢春兰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谢春兰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学生语言技能提升、审美能力提高以及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初中教育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是一个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的新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要求提倡新的教学课程以及教学理念,更是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了现代素质教育教学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共同的责任。

一、激发学生想象欲望,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较强的文学水平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而想象是新思路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也成为探索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就要运用语文学科的特有优势,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带领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想象,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想象能力。首先,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让学生针对某一个事物和话题感兴趣,为合理想象奠定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教师可以创新课堂导入环节,如视频音频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导入、描述导入等,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去展开联想,体会想象的乐趣。其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欲望之后,针对存在和展现的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加以分析,分析之后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展开联想,大胆想象。而针对没有展现出来的事物,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想象,通过顺势联想达到想象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从大胆质疑出发,在疑问中去探索和创新,并提高提出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结果,当然也才会有不同的结果。新课程标准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索,针对产生的不同思想可以大胆地付诸到思考实践中来,是源源不断地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求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并将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来,以达到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目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中提问一样得到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尽量设计开放性,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避免直接提出可以用肯定或否定进行回答的问题;②设计的问题要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与新旧知识相联系,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设计问题时从生活出发,又回归生活,可以让学生学习与使用结合起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不同的思想;③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探索时间,并要让学生展现出自己的思考结果,针对新奇的想法,教师要予以保留,注重好引导,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中得到培养。

三、重视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人塑造人应当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因为,语文学科毕竟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课堂上,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方法,围绕学生社会性和人文性的养成,塑造富有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建立在主体思想自由基础上的,因此塑造学生个性正是保证其始终处于一个不受既定思想束缚的思想环境中,确保学生能够无所顾忌地张开思想的翅膀,为其创造性思维提供前提保障。培养学生个性,教师一定要充分鼓励学生质疑。学生主动提问题是其自主学习的开端。课堂上,教师应当“让位”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在课堂上积极设计小组讨论、答疑释难、情景模拟等环节,鼓励学生手脑口耳齐开动。真正在课堂上实现学生本位,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重视第二课堂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丰富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要丰富语文学科,课外活动必不可少。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学习的途径,使他们在活动中德、智、体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训练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注重第二课堂训练中的普通话、规范字、阅读理解、课外阅读、演讲口才、辩论口才、话题讨论等,可以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当学生运用这些能力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创新性思维和能力也就得到培养了。

五、成立各种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能创新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顾问”等多种角色,把自己视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要真正“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使“合作”体现在意识和行为的统一上,从而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此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的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