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双化”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2017-11-03 20:36尹利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探讨教学模式

尹利军

[摘 要]为达成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双化”专业教学模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编写好教学训练教材、建设情景化训练场所。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双化”教学模式;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操技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探索“课堂实训化,实训课堂化”(以下简称“双化”)专业教学模式,使课堂与实训场、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甚至统一。

一、加强适合“双化”教学训练的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双化”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仅专业知识深厚,而且动手能力较强,还能教会学生在“双化”的课堂上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要想让“双化”教学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教师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有组织把关能力,只有這样才能保证“双化”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在课前准备方面,教师要准备好器材、设备,要检查设备是否运转良好,有的要把故障设置好,有的要把程序先组织好,有的实作项目要提前做一遍,以确定它能否达到课堂要的效果。总之,课堂上学生一节课的所得,需要老师几节课的付出,教师付出得越多,准备得越充分,“双化”教学的效果就越明显。

二、编写适合“双化”教学训练的教材

1.一体化结构布局

适合“双化”教学训练的教材应为“教、学、做”一体化布局,其结构以典型工作任务系统为主线构建的。我们把一体化课程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成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每个课题都以工作任务为牵引,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提出目标任务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教材内容紧紧围绕完成任务展开,形成教材单元的主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每个授课单元可以采用“课程引导、训练指导(完成任务过程指导)、总结提高”三段式结构,提出训练环节必需的设备清单、操作规程、把关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任务考核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形式和所占分值,进行工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强化学生安全、规范的操作意识,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形成岗位任职能力

2.任务驱动原则

“任务驱动”提倡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围绕岗位任职实际构建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工作任务,任务设计要与岗位任职实际相结合,最好是实际的工作实例,以增大任务的吸引力。围绕内容设计的多个工作任务,最后能够构成一个较大的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必须能够实现,也就是说在教材编写的时候,要考虑一体化教学训练场地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套建设。

3.“理实一体”原则

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融合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的难点。要做到自然融合,主要是教材主编对本专业的全部课程都非常熟悉,对人才培养方案了如指掌,确定教材编写的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目标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基础,把理论教学内容自然融入到具体教学任务中去,达到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理论到技能的转化。

三、建设适合“双化”教学训练的情景化场所

1.建设“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所

按照“课堂就是训练场”的思路,将“课堂—实训场”一体化,这样,便于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开展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岗位操作训练,这样更贴近岗位,对于学生深化施工岗位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任职快速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2.建设部分仿真实训间

对于难以实现、比较抽象、危险性较大、实验实训硬件条件投入较大的训练,可以研发模拟训练软件,依托科研机构或以专业团队来研制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努力打造“功能综合、虚实互补、环境逼真”的仿真实训间。一是可以化解实训硬件不足与实践课时之间的矛盾;二是解决专业实践设备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教学实训的需求;三是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教育探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军用建筑机械维修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