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学古筝72岁考七级本刊忠实读者李素珍有梦想不怕晚

2017-11-06 10:39
北广人物 2017年42期
关键词:十字绣要学考级

69岁学古筝72岁考七级本刊忠实读者李素珍有梦想不怕晚

这次采访源于一封读者来信,满满三页纸,写下的是对《北广人物》从创刊至今的喜爱以及对古筝艺术执着的追求。来信者是73岁的北京大妈李素珍,收信人是《北广人物》36期沙龙版《一曲清音魂梦牵》的作者——素未谋面的程戈女士。一封信,一篇文,牵起了我和读者之间的缘分。是什么样的热爱让一位69岁的老人开始学古筝?又是什么样的毅力让她在72岁的年纪硬是考下了古筝七级证书?带着疑问,我走进了李素珍的家。

李素珍的古筝七级证书

李素珍的十字绣作品《万里长城》

□独家专访 本刊记者程戈文/摄

69岁开始学古筝,五位老人组成“毅力超凡古筝群”

还没进院儿,就看见迎面走来一位精气神十足的阿姨,热情地跟我打着招呼,她就是李素珍。

进了家门,客厅的桌子旁竖着一架古筝,卧室的床前还摆着一架古筝,那里是她每天练习的地方。“这次还真得感谢我家老伴儿,是他看到了《人物》周刊您写的那篇文章,推荐给我看。我一看,这不就是写的我的感受吗,太亲切了,就忍不住动笔写了那封信。”李素珍笑着说。

在信中,李素珍称自己自小喜欢音乐,但那个年代没条件学,直到前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古筝,立刻就被它优美动听的旋律征服,突发奇想,一定要学。“当时我已经69岁了,别人一定认为不可思议,我不管那么多,下决心要学。我是2013年9月开始学古筝的,学的第一首曲子是《沧海一声笑》。”

就这样,李素珍开始了自己的古筝学习之路。最初的启蒙老师是琵琶专业的,以为这只是老人一时兴起,没想到她来真的,教着教着感到“江郎才尽”了,便将自己的朋友——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筝老师推荐过来专门授课,而这边的学生也从李素珍一人发展到了五个人,都是她的邻居、好友,其中好友杨家红学筝时已经64岁了,一边带孙子一边学习,而年纪最小的也有50岁了。“老师每半个月授课一次,一次两个小时,她看我们这把年纪还这么认真学,给我们起名叫‘毅力超凡古筝群’。”

考级前每天练琴八小时,72岁拿到七级证书

没有音乐基础、连附点音符都唱不好的李素珍和朋友们一天天地学习着、坚持着,“我学琴的时候每天要练5个小时,早上起来忙完家务,10点开始弹,弹到吃午饭,然后休息休息,下午三点接着弹,吃完晚饭看完《新闻联播》还要再弹一个小时。记得学《渔舟唱晚》的时候,凌晨一点了还睡不着,脑子里全是谱子。”李素珍把老师的示范演奏用手机录下来,每天无数遍地看,怕找不到自己要练的那一段儿,她想了一个方法,“我把手机屏幕分成格,在纸上画好,标着老师穿黄衣服的弹的是哪一段儿,老师穿红衣服的弹的是哪一段儿,就这样一段儿一段儿的抠。”

凭借着勤学苦练,李素珍学会了《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浏阳河》、《高山流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战台风》、《茉莉芬芳》等十几首古筝名曲。“《茉莉芬芳》是有一天早上我听老伴儿的半导体放的,觉得太好听了,就主动找老师要求学,老师说这首曲子难,难有什么好怕的,我喜欢就想学。”这首曲子一练就是一年,直到2016年7月,老师通知李素珍她们可以考级了。“考级是在8月,老师通知我们的时候离考级只有29天了。当时真是既兴奋又紧张,那种紧张程度不亚于考学,每天小心脏都扑通扑通的。”为了通过考级,也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李素珍拼了。“我们考级选了两首曲子,一首是七级曲《战台风》,一首是八级曲《茉莉芬芳》。那29天我每天练琴8个小时,连菜都不敢买,就怕来不及练。”

2016年8月,李素珍一行三人参加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我们带着自己的筝去的,有一位考官是70多岁的老先生,他问我们为什么要考这么难的曲子,我说我不是为了考级才来的,是因为特别喜欢才学的古筝,就想检验检验。考官对我说‘您也是老师’。”李素珍顺利通过了考级,当收到古筝七级证书时,她开心极了。“十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就在学古筝,当时我还觉得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没想到现在古筝成了我晚年生活不可缺少的至爱。”

58岁学英语,60岁绣十字绣,追求梦想不分早晚

考完级的李素珍并没有放慢学筝的脚步,考级后她又练了一年《茉莉芬芳》,把这首曲子演绎得更加娴熟动听,好几页的谱子上都是她做的笔记。而现在,她又开始了新曲目《雪山春晓》的学习。“好多人问我怎么才能学好古筝,我觉得‘喜欢、刻苦’一个都不能少。我现在还在教别人弹,有三四个学生,在教课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学筝没有什么捷径,就得练,在筝上磨,有一个学筝的朋友摇指就是练不好,都好几年了也不行,突然有一天就行了,练着练着不知不觉就进步了。有人跟我说‘没事儿弹弹琴’,对于我来说,不是没事儿才弹琴,弹琴是正事,别的先不干,还没弹琴呢。”

对于李素珍的爱好,老伴儿是支持的,但是有时候也忍不住说两句,“他说外面70多岁的人哪有像你这样的,我说我还不像他们呢,70多岁怎么了,我就想活出一个不一样的70多岁。”不光是70多岁,李素珍的生活一直都是这么精彩。学过钳工、搞过基建、当过招待所所长的她,为人热情,人缘儿极好,爱好更是广泛。“1983年的时候刚兴起服装裁剪班,我就花8块钱去学了,一直到现在我都自己动手做衣服、做被子,我们家的缝纫机从来都不盖,我身上穿的这一身儿都是自己做的。退休以后我在外企工作了一段时间,经常见到老外,但是不会说英语,当时我就想有时间一定要学。58岁我不干了,跑去街道报名学习‘北京人英语300句’,连着学了五个学期。后来我又在社区学电脑,简单的打字、表格都没问题。60岁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十字绣作品,觉得真好看,马上就跑到街上去买,而且一买就是大幅的作品。挂在我家客厅的《万里长城》我绣了4个月,挂在床头的《冰与火》我绣了43天,每天绣15个小时,赶在大年初五完工。好多人退休了觉得没事儿干,我根本就没这感觉,我的事情多的干不过来呢。”

如今的李素珍,生活无比充实,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对于和自己一样的老年朋友,她有话要说:“追求梦想没有时间早晚,每一个年龄段都不能放弃,喜欢什么就去做吧。”

题图照片为李素珍写给本刊的信件

猜你喜欢
十字绣要学考级
外婆与十字绣
漫“话”抗疫·人与自然:生态保护这门“必修课”,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十字绣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一针一线绣出爱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