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2017-11-06 09:26赵健江
经济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焦化思考转型

赵健江

摘 要:焦化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工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创下,产能过剩给焦化行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步推进,焦化行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焦化 转型 思考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0-284-02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化解产能过剩危机的政策调控下,笔者对焦化行业的转型发展做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

一、焦化行业发展现状

在今年国家煤炭和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焦炭价格受到煤炭价格和钢铁需求的强力支撑呈现出阶梯形上涨态势,目前焦炭价格比年初已然翻倍,这对隆冬中的焦化行业无异于雪中送炭,这种短期的回暖升温,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更见证了我国化解产能危机的成效,但随着国民经济增速的减缓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焦化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更加艰巨复杂,转型发展期显得尤其重要、更加迫切。

二、焦化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政策的双重约束

根据《焦化行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焦化行业将淘汰全部落后产能,产能满足准入标准之比达70%,化解产能5000万吨,焦化准入企业污染排放基本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这就预示着焦化行业来自去产能和严环保的双重约束将与日俱增。

(二)市场的双重挤压

从焦炭的下游销售来看,80%以上供应钢铁行业,这就极大的受限于下游消费,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下,焦炭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扭转。从市场的上游购进来看,受国家对原煤产能的限制,炼焦煤的市场供应趋于紧缺,将极大限制焦煤的生产需求。这样来自上下游市场的挤压,就给焦化行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三)经营的双重挤压

一方面是利润的空间狭小。国家对煤炭的限产直接导致原煤价格的不断攀升,势必会增加原材料成本;钢铁行业的产能的持续下降,势必会打压焦炭价格。这样一升一降,再加上运输行业的限量限载导致的运费飙升,三管齐下,将进一步压缩焦炭的利润空间,负盈利的阴霾很难驱散。一方面是产品的低级雷同。就目前而言,国内多数焦化企业要彻底改变独立焦化厂只能依靠钢铁企业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在焦化副产品上求突破,而这恰是焦化企业存在的短板。按照理想化计算,一吨煤炼成焦炭可增值2.5倍,深加工一吨从焦炭中提炼的焦化产品就可以增值6至7倍,如果能再深加工成精细化工产品可以增值数十倍。德国能从煤焦油里面提炼200多种化工产品,但是我们目前只能提炼出70多种,而且产品都处在一个初级同质化水平上,很难拓展下游市场,从而导致争客户、拼价格的一损俱损的不利局面。

三、焦化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焦化行业,一直是环保政策收紧的目标,也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行业。从经济建设的角度看,焦化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精细化工产品的挖掘,将大幅提高焦化产品的附加值,形成焦化并举、以化养焦的良性发展新格局。因此,焦化行业前景光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一)在转型升级发展上强理念

从全球性产能过剩危机无疑会影响焦化行业的持续恶化和环境保护法规越来越强硬无疑会提高焦化行业的准入门槛来看,焦化行业已进入优胜劣汰的存亡边缘,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升级。就是要实现从焦到化的华丽转身,切实将利润风险、污染风险寄希望于化工产品的产业链的延长上来,实现炉气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循环率达到98%以上的清洁能源生产标准的社会效应和焦化产品领域附加值价值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和环保的倒逼之下,走出一条焦化行业持续向好发展的光明大道。困难与机遇并存,思路决定出路,焦化行业务必牢固树立转型升级的发展理念。

(二)在精细化工提炼上做文章

大家都知道,煤焦油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橡胶、医药、耐高温材料的重要原料。一直以来,焦化企业只盯着焦炭这一单一的主产品,对焦化产品的价值发掘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未来的市场需求更多转向焦化副产品的精细加工。这就要求焦化企业通过精细化工提炼出更多的副产品,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从而创造利润最大化。实际上这样做既大幅减少污染排放满足了环保的要求,又成倍增加了附加价值,一箭双雕,对焦化企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如何做好做大这块蛋糕,笔者认为一是要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这方面我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焦化工业体系,关键在于企业要有投资的信心和勇气。二是要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要与有关高校对接,在新产品的开发利用上趟出一条新路来,要争取政府支持,获得项目资金、技术的扶持。

(三)在技术设备创新上求突破

科技创新永远是焦化行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前面谈到焦化行业正朝着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以化为主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型就必须在技术设备创新上求突破。如:通过技术创新,利用现有焦化装置,将煤首先热解,提取焦油和煤气,生成的半焦气化用于化工合成;通过对焦炉煤气资源进行整合,延长产业链条,生产合成油和合成天然气,比煤制油、煤制天然气投资少、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通过设备创新,有效控制燃烧室内NOx的生成量,既保障安全平稳生产,又降低生产成本,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在电商平台上谋求新发展

面对“互联网+”的战略机遇,焦化企业绝不能置身事外,而要不甘落后快速融入,打造电商营销体系。通过“互联网+”,搭建起更具成长性、更加广阔的采购和销售平台,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建立焦化企业与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机制,更好地完善物流配送体系。要适应市场经济新常态,及時从焦化生产商向服务商的转变,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焦化企业与下游行业的互利共赢。同时要善于发挥“互联网+”的云速度、大数据的作用,进一步拓展视野,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积极走出去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大格局当中来,努力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秉承“科技焦化、生态焦化、人文焦化”的发展理念,焦化企业一定能够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从而推动焦化产业凤凰涅槃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 刘晔.金融危机下山西焦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2):45-47

[2] 闫林.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3(15):37-39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赵毅)endprint

猜你喜欢
焦化思考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一种O-A-A-O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绿豆军团”成长记
高炉喷吹焦化除尘灰生产实践
焦化HPF脱硫液提盐系统介绍
转型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