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5年四川跳伞队取得的成绩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口述与档案文献相结合的研究

2017-11-07 04:24陈玉兰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世界纪录教练四川

陈玉兰



1958—1965年四川跳伞队取得的成绩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口述与档案文献相结合的研究

陈玉兰

西华大学档案馆,四川成都,610039。

四川跳伞队成立于1958年6月。跳伞队成立后,在全国各地跳伞比赛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优异的成绩。笔者通过访谈部分当年的运动员、查阅相关文献与档案的方式,对四川跳伞队在1958—1965年间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取得成绩的原因。1958—1965年间,中国男女跳伞员共计70人43次打破22项世界纪录,其中四川跳伞队就取得了14人11次打破7项世界纪录的成绩,可谓成绩卓著。四川跳伞队在短期内取得如此成绩,与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俱乐部注重以高素质标准建设跳伞队伍,与教练的严格训练、精心指导以及运动员不怕牺牲、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刻苦演练的精神密不可分。

四川跳伞队;跳伞成绩;原因;档案

四川跳伞队成立于1958年6月,它的成立与新中国大力推广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背景密切相关。1954年,国家体委全体第一次会议确定了在全国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方针。一时间,全国群众性体育运动迅速发展起来。1958年,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家体委决定于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飞机跳伞被确定为比赛项目之一;同年,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18个跳伞队(四川跳伞队即是其中之一),加上之前的国家队,全国跳伞队数量达到19个。四川跳伞队成立后,在全国各项跳伞比赛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优异的成绩,为中国跳伞运动跻身于世界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跳伞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叱咤伞坛的运动健儿们多已步入耄耋之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认识了曾2次打破世界跳伞纪录的李昌伟老师。通过李老师的引见,又认识了张保琦、高联珍、刘德欣、张祖骞、马蜜等十几名跳伞运动员,他们曾经都是四川伞坛的运动健将,都有打破世界纪录的荣誉披身。他们现在过着普通老年人一样的快乐生活,谈及当年的辉煌,他们大都有一幅“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洒脱情怀。但当聊起40多年前那段难忘的岁月时,他们又侃侃而谈,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尘封已久的故事。笔者认为应该拂去尘埃,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于是在李老师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着手查阅文献、档案并走访部分当年的跳伞运动员,终成此文。谨以此文献给这些为四川跳伞事业奉献青春、奋斗一生的人们!

1 1958—1965年四川跳伞队取得的成绩

四川跳伞队成立后,运动员们刻苦训练,奋勇拼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1963年10月,在全国飞机跳伞锦标赛中,跳伞队获得男子团体第3名、女子团体第4名的好成绩。1965年,在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跳伞队取得女子团体第2名、男子团体第4名的好成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1958—1965年间的全国各类跳伞比赛中,四川跳伞队有多人多次打破多项世界纪录与国家纪录。据不完全统计,在这8年间,四川跳伞队共取得14人11次打破7项世界纪录、7次打破5项国家纪录的好成绩。由于种种原因,对四川跳伞队打破国家记录的成绩不能得到完全统计,下文仅罗列出档案记载和李老师提供的部分破纪录成绩。

表1 四川跳伞队部分破纪录统计表(1958—196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记载,1958—1965年间,中国男女跳伞员共计70人43次打破22项世界纪录,其中,四川跳伞队就取得了14人11次打破7项世界纪录的成绩,可谓成绩卓著。

2 四川跳伞队短时间内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2.1 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1959年9月,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结束后,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亲自为运动健儿们颁发“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这是中国体育运动的最高荣誉奖。此外,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成都军区副司令李文青少将、国家体委航空司司长刘风等领导人都先后对运动员们表示关心和慰问。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关怀,使运动员获得极大鼓舞,为他们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各级领导不仅在精神上给予运动员以鼓励,而且,在物质上也给予极大的支持。譬如,尽管当时物资比较匮乏,粮食也比较紧缺,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跳伞队所需的物资设备、粮食配给得到了充分保障:当时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向国家体委提出购买训练用飞机的申请,立即得到体委主任贺龙的批准,训练所需的汽油等也都是足量供给;当时跳伞训练使用的从苏联进口的氢气球,全国只有两个,四川跳伞队就得到了一个;据队员们回忆,他们当时的粮食是按照海军和空军的标准配给的。这些不仅为跳伞队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使运动员获得了相对好的训练条件,使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进行训练。

2.2 四川航空俱乐部高度重视跳伞队教练与队员的选拔,精心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跳伞队伍

这是四川跳伞队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全国其他跳伞队一样,四川跳伞队以飞机跳伞为主要形式。为克服跳伞技术相对落后的困难,四川航空俱乐部高度重视教练和队员的选拔。因此,俱乐部为跳伞队配备了优秀的教练团队:由王立奎兼任队长,由崔云骏和王建业担任教练。其中,王立奎是一名飞行员,有非常丰富的驾驶飞机的经验,时任成都航空俱乐部训练科副科长;崔云骏系跳伞兵转业,有着丰富的跳伞经验;王建业是一名优秀的跳伞运动员,是我国男子跳伞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之一。在成员方面,由俱乐部从滑翔队选拔3名队员转入跳伞队,他们分别是曾贵龙、刘盛才、张祖骞。队伍建设完成后,俱乐部积极组织人员到北京学习先进经验。1958年9月,四川跳伞队选派跳伞队队员曾贵龙、刘盛才、张祖骞、工程科的王兴和、余静礼、刘福禄等6人到北京航空俱乐部学习,其中,曾、刘、张3人学习氢气球的相关知识,如制氢、维护等;王、余、刘学习绞盘车的操作与维护。为了扩大跳伞队伍、全力备战第一届全运会,12月,跳伞队赴重庆选调30名中学生参加跳伞集训,为跳伞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至此,跳伞队运动员队伍进一步扩大,达到33人,其中女队员10人,男队员23人。这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为跳伞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运动员具有为国争光的坚强事业心和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这是他们能坚持和完成艰苦训练、并最终取得卓著成绩的精神支柱。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物资紧缺。在这样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一批热爱跳伞运动的热血青年,立志为国争光,如果没有坚强的事业心,要想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根本不可能的。据高联珍老师回忆,刚入队时,大家都觉得能在天空中俯视成都平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随着第1次氢气球跳伞练习的进行,那份心中的美好很快被巨大的恐惧所代替。再进行第2次跳伞实战练习时,他们双腿如灌铅般僵硬,难以移动,即使是10cm高的台阶也迈不上去,完全是双眼一闭,带着“死就死了吧”的狠劲往下跳。正是具有这种“死就死了吧”的不怕牺牲的精神,高老师不断挑战自我,取得了2次打破同一项世界纪录的好成绩。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在训练过程中难免发生安全事故,轻者如足面骨折、胫骨骨折,稍重者如腰椎压缩性骨折、尾椎骨折,严重者甚至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队员胡炳富在1959年8月31日下午跳伞训练结束后,气球返回着陆场降落时,遇雷击烧毁,胡炳富同志牺牲,结束了仅仅19岁的年轻生命。在查阅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档案的过程中,也会看到有关其他跳伞队安全事故的通报,如江苏、山东都曾发生过一等事故,这说明安全事故并非偶发性事件。运动员们如果没有牺牲精神,是没有勇气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的。

2.4 教练严格训练、精心指导,运动员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刻苦演练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们遵循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做到“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在平日的训练中,运动员们采取稳打的训练方式,努力做好地面练习,珍惜每次跳伞实战演练的机会。当时训练一名能胜任比赛和表演任务的飞机跳伞运动员,一般需要经过地面训练、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三个阶段,大约要经过500次跳伞训练。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练习与经验总结中,四川跳伞队在全国19个跳伞队中脱颖而出。在这个过程中,教练不仅要狠抓训练,而且要对每次比赛进行科学分析,在战略战术上加以指导。比赛前教练都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各项目历次比赛的成绩,再结合本队队员的实际情况,在战术上予以指导。如在1960年9月举行的五省市创纪录比赛中,教练通过分析,认为女子日间600m集体综合这个项目原有纪录成绩不甚理想,比较容易被打破。但是该项目危险系数较大,综合考量后,教练选定王素珍、高联珍、赵成英3人组成1组参加此项比赛,最终取得了平均距靶心4.853m的好成绩,达到了打破世界纪录的预期目标。可见,不管在日常训练还是在比赛中,都要求教练和运动员要互相信任、刻苦钻研、大胆实践。跳伞队教练多为曾经的跳伞骨干,他们有着丰富的跳伞经验,带着这些经验,他们为四川跳伞运动培养了人才,为新中国跳伞运动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纵观中国跳伞运动史,1957—1965年是中国跳伞运动快速发展的时期,借着这股东风,四川跳伞队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新中国跳伞事业作出了贡献,也为四川跳伞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郭新娥.碧空银花——回顾我国跳伞运动的发展历程[J].体育文史,1990(05):31~32,30.

[2] 孙陶陶,崔秀英,张德永.新中国跳伞运动发展简况[J].体育文史,1983(03):10~12.

[3] 魏 明.从北京飞机跳伞运动走向世界得到的启示[J].体育博览,1985(02):11.

[4] 四川跳伞运动员五次刷新四项世界纪录——国家体委决定授予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N].体育报,1961~01~2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379.

[6] 冯 婧.我国跳伞运动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An Analysis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Causes of Sichuan Skydiving Team(1958-1965)——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Oral and Archival Literature

CHEN Yulan

Archives Center of China Wes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China.

Sichuan Skydiving team was established in June 1958.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kydiving team, it has made excellent results. Across interview the parties, access to literature, archives, the author made the results of the statistics of Sichuan parachute team in 1958 - 1965, and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results. 1958 - 1965, the Chinese men and women skydive a total of 70 people 43 times to break the 22 world record, including Sichuan parachute team made 14 people 11 times to break the seven world record results, can be described a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Sichuan skydiving team in the short term to achieve such a result, with the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at all level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ach and athletes are not afraid of sacrifice, down to earth, hard study, bold practice inseparable spirit.

Sichuan Skydiving team; Achievements; Causes; Record

1007―6891(2017)05―0014―03

10.13932/j.cnki.sctykx.2017.05.04

G875.2

A

2017-03-20

2017-06-27

猜你喜欢
世界纪录教练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加油
长池世界纪录
九项神奇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