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山头,美物抵心

2017-11-07 12:17张小新
茶道 2017年7期
关键词:器形圆融手艺人

张小新

“把破损器物送来锔补的人,都是心有不舍之人,他们怀惜物之心而来,我理应回报锔瓷之美。”——曹庆励

当你瞩目那些事和物时,目光有多么温情,阳光照射不到对的内侧有怎样的深奥意蕴,知晓了这些之后,才有真正的明亮流淌出来。

这是第一眼看到曹庆励残语手作展海报时的感觉。

海报上一双厚实的手握着一锔补的老盏,一种温厚的踏实感。遇见

人所处的环境总是和人发生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过去的延续、记忆的延续,是人与人、人与物的联接,也可能是无数联接重叠缠绕在一起,复杂幽深。

而人是有能力把身边的器物、住宅以及环境,吸纳为自身的一部分,然后又会在自己的作品里发生某种映射。

所以,手艺人的生活姿态会流露在作品里。

“70后”的曹庆励,栖身于柳州,常年在一堆碎片里,寻觅着完整,阐释着完成。五年前,营庆励结束了自己的商旅,在三门江建起了自己的锔瓷工作室——那个山头,全身心研究这项古老工艺,把前半生的痴迷转承为后半生的安然。

锔瓷作品所持有的气质,往往是—位锔瓷手艺人人格的部分呈现。作为—个手艺人,营先生从自己的锔瓷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他用作品来来思考,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通过每一个作品把自己与他人、与相遇的事物相连,并因此汲取了日渐绵长可靠的能量。

这,大概就像他自己所言,“我读过的书,我喝过的酒我养过的土狗,我住过的客栈我摆弄过的茶器,我与世界从交手到坐下和谈,我相遇过的云朵与大雁,我见过的各种器形与我看不见的各种感觉,我相亲相交的亲人朋友以及相遇的陌生人……一样不落全在手艺作品里。”

残语

“鋦是会传递信息的,当你浮躁,当你沉稳,当你心猿意马,你的心气会融汇表现在作品中,显露无疑。”

技艺,是用人手给物渗入心魂,或者说生命,是让一件手工之物能够触动人心的技术。

从事手艺以来,曹庆励都不相信手工活可以唾手可得,他相信出自本能的即兴创作,更信赖绶慢的手艺力量。

无知则无力,尽知却不为所困,反而还能打破束缚,这种气度需要时间的历练,更需要自身的沉淀。

万籁俱寂,美必有伤。

—个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形状会逐渐损坏,变形、离散、直至消失,知其宿命,欣然接受,每时每刻皆可贵。—个出色的锔补手艺人会比普通人更懂得这样的道理。

温故曹庆励的“锔瓷”手法时,大抵就是这样的感觉。破损之后淬炼而出的圆融。令人深呼吸一口气,原来美丽是打碎不了的,可以重生,是容纳戾气之后的温润。

世上并无绝对,以圆融之心,观万物流转,尽一己之力做到最好,从时光里寻见自己。

回望那个山头,锔艺工作室里,来自各地等待锔补的器物们挨个排了一溜,年代材质器形与残缺破损各不相同,它们松松紧紧高高低低地站着,稍息放松,不争不吵,不插队。

一山,一炉,一几,二三趣人,四五片风,七八把银壶。

山在这里,茶在这里。

山风呼咻咻来,辰光静默默去。

来锔瓷的人,做锔瓷的人,茶前静好。

“当我选择造器及修复这条路时,是遵循了内心真正的喜爱,我歆享于这份喜爱,它成为了我的生活常态,困难与挑战是具备勇气的人必须面对的两种情态,手艺是过程,我前往在这条路上,取之不竭,身心享受,活在当下。”

——曹庆励endprint

猜你喜欢
器形圆融手艺人
纯享夏日
英国手艺人的视野
A new beginning 新的开始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举办展览
唐君毅文化哲学的世界视野与圆融思想
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