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天津城区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探索研究*

2017-11-08 00:46张曙林吕东亮
体育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体育产业老年人

张曙林 吴 宾 吕东亮 甄 伟



构建天津城区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探索研究*

张曙林1吴 宾1吕东亮1甄 伟2

(1.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87;2.天津南开中学,天津 300100)

以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内涵分析为基础,探索天津城区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并对其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天津老龄化问题提供新思路,为提高老年人科学健身水平提供实践依据。

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综合体

天津市早在1988年就已成为老龄化城市,截至2015年底,津城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到230.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2.43%,这意味着大约5人当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天津人口老龄化程度超全国平均值,在上海、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三。相比“十一五”末176.4万老年人口,“十二五”期间,天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平均每年增加约10.79万老年人口,预测到“十三五”末,老年人口将达到27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5%,意味着每4人当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综合近年来人口变化数据可以看出,天津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老年人口增加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等特点。

民政部举行 2016 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也明确提出,“十三五” 期间要重点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简称 PPP 模式),是政府同私人部门通过协议、合同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合作,介于外包与私有化之间的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1]。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就是在PPP模式下运作的具体项目合作。本文通过对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内涵的详细解析,探索构建天津城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和战略意义,以期为解决天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

1 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内涵分析

科学健身是指在掌握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识、卫生知识、心理知识、体育运动知识、营养知识、保健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医学检查,根据自身身体的状况,进行合理的处方运动,从而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效果的过程[2]。科学健身,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科学健身的前提就是要对参与者个体健康状况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据此制定适宜的运动健身方案即运动处方。健身者据此进行体育锻炼,在运动过程中定期对身体健康与运动能力进行评估,随时调整健身方案,以达到科学健身、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具体流程如图1。

图1 科学健身标准流程示意图

本课题根据研究需要,结合科学健身的标准流程,将科学健身定义如下:科学健身是通过严格的闭环式流程,根据科学的诊断评估体系制定的,以达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抵御疾病侵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延年益寿效果的有效健身方式。科学健身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的有效途径,同时科学健身还能带动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民健身体系是一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国民,定位基层,以组织管理、物质保障、体育活动三大关键环节为基本构架,以若干保证、支撑系统构成的一个可满足多元需求,服务与管理并重、结构完善、层次分明,功能有效的开放的系统,这一体系实质上是一个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的亲民、利民、便民的服务体系,是一个组织管理科学规范、资源配置优化合理、有效保障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保障体系,是一个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要求的具有主动调节功能的系统[3]。科学健身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应是全民健身体系的具体展现。

基于科学健身的概念,结合全民健身体系的性质,本文将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定义为:以提供科学健身服务为核心,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提高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培养科学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由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参与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合作,融合“公益性”“营利性”等多元属性于一体的社区体育服务系统。

2 天津城区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2.1 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多元主体参与的资金保障系统和市场主体经营为主、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运行机制。

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指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方式就是进行政府购买,这是转变、创新政府工作方式的需要。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健康水平,能够有效缓解老龄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可见老年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理应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对象。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投入资金支持老年人科学健身的发展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同时也是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市场化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市场化运行机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是解决当前老年人科学健身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的有效策略。武汉市社区科学健身示范区“江城健身e家”模式值得借鉴:政府体育部门作为“江城健身e家”建设主体,只负责约束和监督,而不插手具体的运营过程,充分发挥经营企业的自主性、积极性。这种运作模式既打破了政府的垄断格局,又充分了调动市场资源参与科学健身事业,有效解决了政府在科学健身服务供给过程中服务形式单一、效率不高的问题[5]。政府作为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主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构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主体架构;二是为民间资本尤其是体育产业资本的介入提供政策支持与引导,充分挖掘老年体育产业的潜力,深耕细作,努力扩大和充实老年体育市场;三是定位准确、权责分明,政府作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而非实施主体,因此,政府要负起监督、监管、约束等职责,为科学健身服务的实施保驾护航。

2.2 有机整合、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已有场地设施、仪器设备等的使用功效;加大投入、专项规划,提升城区老年人科学健身专用配套设施的科技含量。

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体育锻炼场所、设施设备、体质监测仪器等是工程的硬性条件。体育健身场地的好坏、健身器材的多少及其科学合理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该体系的正常运转。构建天津城市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首先要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共建分享意识。部分成立较早、健身设施较差的社区,由政府主导,街道、社区协调,将健身中心、健身器材、社区医院、体育团体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保障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需求;其次,政府体育部门要加大力度,专项规划,将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不断升级和完善体育设施,提高科技含量,使现代科技更好地服务生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换。最后合理配置和使用体育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根据各社区老年人基本状况和科学健身需求,将科学健身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不同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2.3 拓宽从业人员来源渠道,丰富从业形式,建立以专职、兼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工作人员是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核心资源,其中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更需要直接对老年人进行科学健身指导、科学评估、制定健身方案、基本医疗急救等工作的一线体育从业者和医疗指导人员。为保证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推动老年人科学健身事业的发展,提高社区老年人健康水平,就必须完善相关人员的岗位设置、培训、管理等环节:一是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可根据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所需专业人才设置岗位,既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天津市就业压力,又能满足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的需求,推动老年人健身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针对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服务人员缺乏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具有体育专业背景和基本医疗常识的科学健身基层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可通过相关政策吸引其他省市的相关专业人才来津工作,以缓解当前人才匮乏的形势;三是拓宽就业渠道,积极促进专兼职结合、志愿服务、专业人员流动,打破传统思维,创新从业人员工作形式,为社区老年人科学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4 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

“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科学健身服务体系+互联”(互联网只是手段,不能成为主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二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系统,可以实现老年人健身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互联网+”科学健身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有:老年人健康档案的电子化记录、存储、应用和管理;老年人科学健身知识、方法、形式等的宣传;通过邮箱、微信、QQ等通讯工具推送健身指导方案和营养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必然能创造更多、更新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为现代信息技术在老年人中的普及推广提供更多渠道,也必然为健身服务体系的创建主体和经营主体创造更多价值。

3 天津城区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

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角色转变,加快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过渡

在“举国体制”的体育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80%的体育资源投向了竞技体育,使我国快速发展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但也造成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资金投入不足,发展缓慢,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尤其是在老年人体育健身事业中投入更是少之又少,没有依据老年人身心特点进行针对性布置和投入,而是将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归属到成年人中,导致社区部分体育设施老年人无法使用,出现了社区体育资源浪费和老年人体育锻炼设施缺乏的现象。天津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是构建专门针对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的服务综合体,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多角色主体经营的模式,政府负责监督、检查,实现管办分离、权责明确,充分发挥了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由“管理型”逐步转变角色向“服务型”转换,同时又实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作用。

3.2 为天津市老年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促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优化改革

天津市政府在2015年7月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同年10月市发改委批准了《天津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提出到2025年,天津将建成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同时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体系,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48%[6]。天津市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为本市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一是促进体育健身所需的体育场馆场地建设;二是促进科学健身及体质测评所需的先进器材仪器设备的引进;三是为现代科技成果尤其是体育健身科研成果的转换提供市场;四是科学健身服务系统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在体育产业中引入“互联网+”提供新的实践模式;五是为体育培训、体育装备、体育创意等方面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市场。随着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的快速发展,必将为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更新颖的思路、更先进的经营模式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会推动天津市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改革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升级。

3.3 促进医体结合,缓解医疗压力,提高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

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是倡导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抵御疾病、延缓衰老、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是运动促进健康理念的实践者和执行者。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系统由体质测评系统、运动处方系统、健身指导系统和反馈系统四大模块组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等特点,切实提高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专一性,对部分老年人常见疾病具有预防、缓解、促进康复等作用,可有效缓解老年人就医带来的医疗压力。同时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吸引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其中,将医疗和运动相融合,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治疗慢性疾病和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可见,老年人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促进医体结合、加快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平台的建设,提高老年人健身的科学性、合理性,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1]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10):2-10.

[2]史睿智.北京市民科学健身管理机制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

[3]裴立新.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3(6).

[4]包国宪,王学军.服务科学:概念架构、研究范式与未来主题[J].科学学研究,2011,29(1):18-24.

[5]徐文琦,陈林祥.构建武汉市社区科学健身服务综合体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6):46-49.

[6]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EB/OL].

http://www.tj.gov.cn/zwgk/wjgz/szfwj/201507/t20150727-272541.htm, 2015-7[10].

[7]谢凤玲,王晶.基于服务科学的健身俱乐部服务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3).

[8]徐群.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解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99-102.

[9]裴立新,周兰君等.天津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1):13-17.

[10]黄亚茹,梅涛.医体结合,强化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6):3-9.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for Scientific Fitness for the Old People in Tianjin

ZHANG Shulin, et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天津市体育局科研课题,项目编号:SY201604。

张曙林(1982-),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和足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体育产业老年人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