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诗意

2017-11-10 18:50吴晓梅
北方文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张枣诗意

吴晓梅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诗人都在追求现代技巧的时候,张枣率先在他的诗歌中融入古典因素,并试图在诗歌创作中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充满古典浪漫气息,同时又通过对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运用来表达现代性的主题。本文主要以《镜中》为例,从张枣的具体诗歌出发,通过文本细读,阐释张枣诗歌中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运用以及对传统的现代性转换。

关键词:张枣;《镜中》;诗意

张枣是被称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来自“人杰地灵”的湖南,曾在四川外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专门研究西方文学,在这期间经常活动于四川成都、重庆,也结识了许多四川青年诗人。之后又去德国留学,取得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哲博士学位,他深厚的西学背景为他的诗歌创作实践提供了另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参照系,也为他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2010年他的去世,使很多人又开始关注起他的诗歌,他的诗歌爱好者们发现张枣留下的诗作很少,且大量的作品散落在各处,于是经过多方努力将搜集到的他的所有诗歌重新编排整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10年7月下旬正式出版了《张枣的诗》。北岛曾经这样评价过张枣:“他以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深入把握,反观并参悟博大精深的东方审美体系。他试图在这二者之间找到新的张力和熔点。”①可以说,在诗歌创作中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与历史文化进行现代转换,寻求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意,一直以来都是张枣进行诗歌创作的自觉追求和诗歌理念,而他的《镜中》便是这一创作追求和诗歌理念实践的典型代表。

张枣很早就开始尝试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试验,《镜中》便是一例。《镜中》是诗人张枣的成名作,并且是他的诗歌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中的句子曾被许多人用到自己的网络签名上。这首诗写于1984年是一首广受称许的诗,然而在诞生之初也有被毁之虞:“这一年(1984)深秋或初冬的一个黄昏,张枣拿着两首刚写出的诗歌《镜中》、《何人斯》急切而明亮地来到我家,当时他对《镜中》把握不定,但对《何人斯》却很自信,他万万没想到这两首诗是他早期诗歌的力作并将奠定他作为一名大诗人的声誉。”②所以,我们应该庆幸今天还能读到这样一首好诗。他在这首诗歌中运用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传统,以古典衬心情,同时也表达现代性的主题,充满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意。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后悔的事”,也就是“悔恨”的主题。但是作者“后悔”的到底是什么?“后悔的事”具体是指什么事情?从全诗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后悔的事”与“她”有关,至于“她”是谁,是否是他的情人我们不能确定。然而通过“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就是“她”离开了作者,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后悔的事”是“她”离开作者消失不见了。危险的事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危险的事”即前面两句“游泳到河的另一边”“登松木梯子”,但是本身看起来挺平常的两件事为什么作者却说危险呢?或许是因为这两件事中的潜在危险,“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有溺水的危险,登高则有可能坠落。这种行为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本身,那么“离开”也就可能是作者永远的失去了“她”。由于“她”是否死亡我们无从判断,因此也就只能说作者后悔的是曾经在作者眼前的“她”离他而去再也见不到了,这样似乎更合适一些。另外这些“游泳”、“登松木梯子”、“骑马”这些看起来“危险的事”,可能是作者在四川游历时曾带“她”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她”毕竟都做过没有胆怯,体现出她的勇敢大胆的一面。接下来作者说:“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可见作者还是担心她,觉得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作者可能是出于担心责备了“她”,而“她”因为做错事而害羞,满怀愧疚,面颊温暖,低着头轻声地回答着作者,显示出她温柔可爱的一面。有人在解读张枣《镜中》这首诗时将“皇帝”这个词认为是封建主义的象征,甚至因此而认为这里表达的是越轨女子的事情,在本人看来这纯粹是硬套,其实这里的“皇帝”指的就是作者本人,“皇帝”在这里就是作者本人,也就是她所喜欢的人,所以回答时是“低下头”,回答的小心翼翼,将“她”在喜欢的人面前那种因愧疚、害羞的模样突显出来,同时也是与她大胆勇敢一面的互衬。因此我们可以说作者“后悔的事”是曾经活泼勇敢温柔多面的“她”离开作者,作者再也无法见到。

其次,《镜中》这首诗中就运用了“梅花”、“落花”、“镜子”、“南山”等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开头两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便引出“梅花”“落梅”的意象,“落”有落花、泪落、凋零的含义,如“空谷幽兰落”,而且都有孤寂的意思,似乎作者一想到“后悔的事”眼泪就要落下来了,那种沉重的悲伤氛围特别明显。“梅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其典雅、纯美的气质,以及不惧严寒的精神,已然成为中国文人的一个外在表征。古诗中有许多吟咏梅花的诗句,张枣这首诗中“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一句,我们便可看到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影子。另外古代诗歌里还有“梅花”传情的象征,例如“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梅”“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等借梅花来传达一种感情,同时也代表一种情绪。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里作者也是借“梅花”来传达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不仅为这首诗营造了一种轻灵、飘逸、忧伤的整体氛围,而且结合“落了下来”的动作使其充满画面感。但在这首诗中,梅花己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古典意象,而是一个充满寓意的现代象征,它的出现是与“想起”的主体,也就是作者密不可分的,《镜中》这首诗的成功就在于对人物主观情思的开掘,梅花恰是承载这种主观情思及抽象思绪的客观对应物,‘梅花便落了下来”可以使读者想到泪珠隐忍地坠落,想到思念在心中悄无声息、点点滴滴地蔓延等等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作者以古典的意境來反衬作者的心情并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与表现,而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与表现是现代性的基本主题,因此使得古典诗歌传统通过意象实现了对现代性的转换。

接着“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这里写的是两个人曾经在对照镜子,镜子里照出的是她当时活泼美丽的样子。我认为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在古典诗歌中“镜子”由于其独特作用,常常能够成为诗人“揽镜自照”,也即表达个人情感的载体,如李白“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就充满对生命流逝的伤感。另外,由于镜子是女性常用之物,对镜梳妆也常常成为闺阁诗常见景象,尤其是在宫怨诗中,女子对镜梳妆,容颜悄‘哨老去,常不免感怀,即使容颜永驻,却无人欣赏,只能自己对镜自照,徒增伤感。《镜中》这首诗承载了镜子意象的古典意蕴,带给读者一种忧伤的情绪,与整首诗作要表现的情绪意蕴相吻合。“镜子”一般都是女性思念丈夫,苦等丈夫的一种象征,因此可能作者是想表达“她”可能还在曾经两个人经常坐着谈笑的地方等着作者,表达的是“她”对作者的一种思念。也有一种可能是镜子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因为作者前面是说“想起”,所以可能是作者在回忆当时眼中看到的美丽的“她”,同时希望“她”还能做到他们经常坐的地方,似乎作者可以看到曾经活泼美丽的“她”似乎就浮现在作者眼前。也就是说作者与“她”都是有可能对同一件事情的回想,并且都是参与者,所以作者的想象中有“她”,“她”的想象中有作者,彼此映照,互为镜像。

与诗歌开头相呼应,结尾处“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但是结尾的境界更为开阔明朗了,不仅在空间上明显宏大了,而且在时间上也交代了诗人由刚开始进人回忆时的“梅花便落了下来”,到最后结束回忆时的“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诗人美丽的回忆伴随着梅花的飘落而缓缓进行着,再加之收束全诗的“南山”一词不由让读者联想到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的意象是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自然象征,整体留给人们一种清新卓然、美妙轻盈之感。结尾两句时作者的情绪、心境已然发生变化。此時作者再次回忆起作者与“她”之间曾经的点点滴滴,较之刚开始还未回味前情绪明显加重,思念“她”的感情更加强烈而浓厚。因此“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中“落满”与“落了下来”的对比,也表明出作者后期情绪的变化。作者回忆一遍她们之间的事情后,再次想到是真的再也见不到“她”,与“她”错过了,“她”的勇敢温柔美丽都再也看不到,“她”再也不会到作者面前坐着照镜子了,也不会再羞涩的回答作者,她的一切都已消失,想到这里作者就只能望着窗外看梅花落满南山。作者的心境上升到另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虽然情绪较之更浓厚但似乎又在一瞬间想通释怀了。

结语:

他的这首《镜中》诗中,很容易读到中国古典诗风的韵味,尤其是“梅花”、“皇帝”、“南山”、“镜子”等意象的灵活运用。该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运用,体现了张枣的诗歌追求,和其诗歌中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诗意,同时也注意挖掘其新的内涵来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注释:

①北岛.悲情往事.[M]//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②柏桦.张枣.[M]//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参考文献:

[1]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2]颜炼军.张枣随笔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3]郑艳娟.穿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张枣诗艺探究[J].大众文艺,2015,01.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猜你喜欢
张枣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张枣诗歌对古典传统的现代演绎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