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文学的都市文化经验

2017-11-13 15:58
小说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资都市文学

于 霞

80后文学的都市文化经验

于 霞

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和都市文化出现于19世纪的巴黎和伦敦,以大街区、走廊、广场等都市景观的建设为物质硬件,以都市文学、都市艺术和都市生活方式等文化精神形态的形成为软件标志。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城市化运动的快速发展,中国都市文化逐渐形成,从而成为现代文学的土壤。80后是城里长大的一代,拥有丰富的都市生活经验,网络作为第二都市文化空间,扩展了80后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80后拥有完整的都市文化经验,但是这些都市文化经验,足够支撑他们的都市文化写作,能够表达当前的都市文化精神吗?

一、人在都市——80后的都市文化空间

都市是文化的承载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说:“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这是一件结论性的事实。”从市镇到城市再到大都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城市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貌和文化品格,以及独特的精神气度。都市也是现代文学产生的土壤,没有巴黎、都柏林、布拉格,就没有波德莱尔、乔伊斯和卡夫卡。

中国都市的快速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古老的农业大国之一,拥有历史悠久的乡村文化传统。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突然启动,并且加速推进。我国家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先生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2年的39.1%,这个速度在全世界是创记录的,达到同样的水平,英国花了120年,美国花了80年,日本花了30年,我们只用了22年。所以陆大道先生说,这就是城市化大跃进。中国的城市化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宏伟现象。

近年来,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成为主角。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2008年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会有10亿城市人口,出现8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成都。中国城市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5%增加到2025年的95%。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集中,为中国都市社会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现实基础。同时,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迅速发展,使得都市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

这场快速而深刻的都市运动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都市文化?严重缺乏都市经验的中国人,对城市的想象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我们现代化的一个梦想,其特征就是密集的高层建筑。因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中,高楼、广场、公园、百货商场、璀璨的灯光、拥挤的人群、繁忙的交通,这一系列的都市文化符号,构成了城市自身的形象,也构成了80后生活其中的都市文化空间。

2010年6月17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流动意愿调查”,其结论是: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人们普遍表现出向大城市流动的意愿。第一财经电视调查显示,“80后”人群77%的人选择大城市,15%选择中小城市,8%选择农村。可见,逃离“北上广”只是一种无奈的呐喊,城市才是他们的根。

文化中心的都市,给了80后文学一个极佳的成长土壤。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研究者认为,“文学和城市之间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里有文学所必需的条件:出版商、赞助者、图书馆、博物馆、书店、剧院和刊物。这里也有激烈的文化冲突以及新的经验领域:压力,新奇的事物,辩论,闲暇,金钱,人事的迅速变化,来访者的人流,多种语言的喧哗,思想和风格上活跃的交流,艺术专门化的机会。”激烈的思想交锋,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交汇,文化产业的完整链条,现代都市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空间。

纵观己成名的80后作家,除了李傻傻,几乎全部成长在都市:上海的韩寒周嘉宁、苏德、小饭,北京的春树,成都的郭敬明,济南的张悦然,长春的蒋峰,等等。因此,他们的写作,也无一例外深深地烙上了都市文化的印记。“大都市的空间,中产阶级的消费,小布尔乔亚的情调,潮起潮落的时尚,共同构成他们文学写作的想象空间。”那么,在80后的笔下,都市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书写都市——80后的都市文化经验

都市,不仅是80后的生存的空间,更是他们的书写对象,是他们创作的资源和灵感的来源。都市文学是形成都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面,如克朗所言,“多数人对西撒克斯的了解是通过哈代的小说而非亲身经历。文学与其它新的媒体一起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地理的理解。”那么,在80后的笔下,我们的都市是什么样的?

首先,都市是物质的、时尚的。80后的文学作者几乎清一色的把笔触伸向了城市,他们笔下的都市充斥着霓虹灯、咖啡馆、大饭店、舞厅、酒吧等文化符号,展现出一个物质的时尚的都市生活的形象。《小时代》里的上海是“生硬冷漠的摩天大楼组成的森林”,店员永远比客人多的名牌店,无数外地游客的外滩,充斥着名车和名牌的高校……给我们堆砌出了一个奢侈时尚的上海的形象。

即使是小康生活的80后,也在追求着衣食住行的品位。比如,《北京娃娃》中的林嘉芙,“我相信无论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只要穿着匡威帆布鞋,我的状态就会恢复到最佳。”《秋毫》中的主人公:“他走在大街上,穿着5一STREET休闲裤和纯毛的上衣。”《这些那些》中无处不在的名牌香水、优质咖啡。高品质的物质享受对他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本身,而是意味着心理的满足与精神的享受。80后从不讳言自己对金钱的喜爱,对物质的追逐,对名利的向往。所以他们笔下的都市是物质的、时尚的。

其次,都市也是寂寞的、迷茫的。在80后的笔下,都市被堆砌成一个五光十色、声色迷离的都市审美意象, 而在这种种繁华与喧嚣之下却隐藏着年轻一代的迷茫与失落。都市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之余,也带来了压力和无助。密集的人群,疏离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得生活在热闹繁华都市中的人更加封闭和孤独,彼此之间的陌生与隔阂,使城市人在生活中始终秉持淡泊漠然的态度。

于是,网络成为许多人寻找精神慰藉的地方,在“病孩子”网站的首页写着这样的话:“我们病了,寄居在腐烂且安逸的城市之中。彼此孤独,却心心相印。”这两句话恰是80后对都市文化意识的表达,都市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时尚而奢华,都市中也充满了欲望,人际关系疏离,生活其中的人陷入不能自拔的追逐中,充满了迷茫的气息。但是,我们又离不开这个腐烂而安逸的城市,我们的梦想、生活和奋斗都在这里,我们孤独的生活在城市中,彼此心心相印。

再次,80后对都市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们热爱都市的繁华,即使遭受了挫折和忧伤,依然离不开都市。同时他们也深知都市生活的寂寞与迷茫,但是他们无处可逃,不像他们的前辈,还有一个乡村的精神家园可以暂时喘息,他们只能茫然地在城市中游走。这种矛盾使得80后对都市又爱又恨,既厌倦又离不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80后对学校的反叛,这其实就是对都市生活迷茫的一种表现。

在《草样年华》中,主人公邱飞对学校生活无比厌倦,希望退学但又不知道退学后能干什么,终于在考试前夕独自出走到西安,在看到兵马俑的时候,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忽然觉得,我们这些生活在世的人们,就是一尊尊兵马俑……只是随着历史的车轮,社会的进步,在漫无目的地完成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感叹完,他依然只能回来,继续过着漫无目的的生活。在《北京娃娃》中,主人公林嘉芙离开学校后,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音乐,聊聊梦想,然而,主人公在这个纷乱的城市里根本找不到这种理想的地方。

当春树发出“这个世界是物质且冰冷的,这可如何是好”疑问的时候,无疑代表了80后的心声,物质的都市,同时也是冰冷的都市,但是又无处可逃。能逃到哪里去呢?只不过是从一个城市逃到另一个城市,而这两个城市又有什么差别呢?在韩寒的小说《像少年啦飞驰》中,年轻的主人公初涉社会,为谋生活四处辗转,失望、迷茫,但不断地追求,最后不知所终,小说的中间与结尾重复着,“我所寻找的从没有出现过。”

最后,80后笔下的城市似乎缺少某种个性,不管是春树笔下的北京、李傻傻笔下的西安、张悦然笔下的济南、郭敬明笔下的上海,都缺乏相互识别的特征,似乎它们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城市。城市只是他们故事的背景、人物背后的风景,缺少一种深入挖掘的力度。丰富的、立体的、多面的城市在他们笔下变成了苍白的影像,面目模糊,千篇一律。

这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原因,中国城市文化空间正变得越来越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大型超市或连锁店,满是广告的街道,必有的公园和广场,城市精神和气质并不突出,甚至荡然无存,缺乏互相识别的符号系统。另一方面是因为“80后”生活在一个信息流通迅捷的环境里,缺乏他们父辈那种多样的、个性化的生活体验,青春写作的基调表明了他们对都市的复杂与宏大缺少深刻的体验,校园文学的内容注定了他们生活体验的同质化。

因此,80后对于都市文化的体验显然并不成熟,在描绘都市形象的时候,缺乏对都市文化的全面了解,也缺少深入都市文化核心的力度。另外,校园文学和青春写作造成了对都市文化观察角度的狭隘,都市成为故事的装饰和背景,被符号化,似乎城市生活就是天天在喝咖啡、上网、逛商场、谈恋爱、逃课,导致对都市文化阅读的片面,这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遮蔽。但是,这并不妨碍80后作为城市长大的一代,拥有完整而彻底的都市生活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们将会更好的书写他们的都市文化经验。

三、感悟都市——80后的都市文化精神

80后一代和中国的城市文化共同经历了一次快速而深刻的“青春期”,他们有最彻底最深刻的都市成长经验和生活体验,都市文化深深嵌入了80后的成长过程。所以都市文化和都市生活体验成为他们写作的底本,他们是都市精神的最真实的传递者。

首先是都市小资情结带来的忧伤风格,从张爱玲到安妮宝贝,小资的忧郁风格和生活方式被描述得淋漓尽致,成长在都市中的80后很容易与这种小资精神产生共鸣,从SOHO到BOBO,“小资”是都市时尚,而80后则是新一代的代言者。在80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摩卡、星巴克、宜家、匡威等这些关于小资生活的装备,看到了“忧郁”“绝望”的小资情节,看到了都市中孤独的青春和成长的痛苦。80后作家中最典型的显然是“80后金童玉女”的郭敬明和张悦然。郭敬明的“泪流满面”,用淡淡的忧伤,华美的叙述风格,传递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张悦然式的爱情,则总是带着绝望的宿命感,“梦想是值得每个孩子每时每刻忧伤的念头!”“香水味道进到我的身体,那是幽幽的凭吊往事的一柱香。”在这个虚拟的、充满忧伤的都市里,小资男女们上演着伤感缠绵的爱情故事。

这种小资情绪是都市生活的产物,结合了青春成长的痛楚,格外动人心弦。迎合这种都市小资的需求,80后作家邢荣勤主编的杂志《小资》在2010年5月推出试刊号,以“小资,是一种生活态度”为口号,强调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对生活的理想情调。这种都市的小资情调将会一直在80后的都市精神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是叛逆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继承自都市文学的前辈,如王小波的“特立独行”,北岛的怀疑一切。愤青的“热血与冲动”很快就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80后把这种叛逆精神进一步的发扬光大。韩寒显然是80后叛逆风格的带头人。紧随其后的胡坚,特别将第一本书命名为《愤青时代》,以此作为王小波“时代系列”的延续,从而成为了“娱乐时代愤怒青年”的代表。而将叛逆精神推到极致的则是春树,她的“残酷青春”写作和对“朋克”精神的追求,将80后的彷徨无奈、狂躁不安清楚地展现出来。这种完全自我的精神宣泄和对自由的追求,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朋克”式的生活和写作,被热烈地追捧。

80后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以精神层面的某种‘断裂’以及价值观的全面‘裂变’为标志”,其文化精神的本质,就是“与主流文化既对抗又妥协,既疏离又融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愤青”式的叛逆情愫是另一种都市时尚,表达着一种非主流的姿态,构成了另一种都市文化精神。

再次,对崇高精神追求的搁置。这也是80前都市文学作品的一种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都市文学恢复开始,以王朔、邱华栋、何顿、张欣等为代表的一批都市作家,他们笔下的“都市”充满了欲望,现代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追求而挣扎彷徨,逃离精英立场,悬置精神追求。阅读着新时期都市文学作品成长起来的80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继续发扬光大。没有政治话语的遗留,没有都市急剧扩充时的无所适从,甚至已经脱离了与都市生活的疏离带来的困惑与思索。80后把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80前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物质和精神之间的紧张关系,不管是逃避还是挣扎,始终无法在金钱和欲望面前保有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心情,而是左右摇摆于义利之间。都市80后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没有无所适从的精神负担。80后作家屡上财富榜,完全扭转了作家就应该甘于淡泊、甚至穷困潦倒的形象。

80后从来没有将写作看作是需要承担责任与道义的事情,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也不会为崇高的精神追求而痛苦。郭敬明被《纽约时报》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在青少年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但是他说,“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我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认真写字的人……没有必要把它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谈。”2010年韩寒入选美国《时代》周刊 “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0位候选人名单,作为“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和“中国第一博主”,韩寒并没有因此背上包袱,他在博客中公开回应说:我只是一介书生。春树则说:“写作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事,电影、唱歌排在它前面,写作只能排到第十位。”而张悦然则曾经很坦白很自然地说:“我不是作家。” 而且几乎对所有的80后作家来说,他们只是喜欢写作的人,文学就是码字,就是自我叙事。所以那些由“作家”这个头衔而带来的一系列的跟精英立场相关的崇高价值,都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这也恰好是大众娱乐时代,文学自身位置的回归。

最后,都市就是80后的精神家园。近几年随着都市的迅速崛起,苍白的都市精神和庞大的都市群体形成了紧张关系,我们建立起了一座座都市却没有塑造出与之相应的都市灵魂。在80前的作品中“乡村”依然是精神家园,是干净美好的,而都市则是尔虞我诈、声色犬马的堕落地带。作家们纷纷叛离城市,回归山林,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比如贾平凹的高老庄,陈忠实的白鹿原。但是到了80后,这种都市和乡村的对立关系已经消解了,都市就是80后的精神家园。

80后对都市有着最为深刻和直接的文化经验。他们拥有清晰而完整的城市生活,亲身经历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层面的变化,住在楼房里,成长在学校里,回家看电视或者上网,周末去公园或者看电影,坐拥挤不堪的公车外出,在熙熙攘攘的超市里购物……共同的生活空间和生活经历,形成了80后一代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相近的价值观念。

除了钢筋水泥的城市,80后还有另一个都市文化空间——网络以无孔不入的姿态介入现实生活,全方位的、深刻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空间中,网上阅览、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恋爱,而且,我们拥有复杂而完善的网上社区生活,这个虚拟的世界对80后而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真正的现实世界。在网络文化这个第二生存空间中,80后这一代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方式,拥有相近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

当然,80后对于都市的心灵解读依然是不够深刻的,他们更多的是接近和感悟、认同和传承,生活层面的单一和阅历的不足使他们无法对庞大的都市文化气息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探索。不过,“他们的城市叙述比较自然,比较有时代感,并没有让人感觉到在审美形态上有大问题。由于他们很年轻,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氛围有着水乳交融的体验,能够造就一种比较圆满的审美格局。”年轻的80后和年轻的都市文化一起成长,其都市书写方式很容易获得认同。

总之,中国的都市和80后一起成长,都市文化和80后文学水乳交融。作为城市的一代,都市文化空间是80后的根据地,网络作为都市的第二文化空间,为80后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传播的媒介。都市文化影响了80后,同时80后也在不断丰富着都市文化。80后拥有完整而深刻的都市生活经历,他们书写都市生活,传递着都市文化的精神,慢慢铸造现代都市的文化灵魂。

本文系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ZW071;广州市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委托课题“北上广:都市文化背景下的都市文学”(项目编号2016GZWT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受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资助。

于 霞 广东财经大学

注释:

①谷鹏飞:《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当代都市文化的二元想象》,《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②[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城市的心灵》,参见梁振华:《从“盲点”到“盲从”——当代文学书写中的都市文化经验》,《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③滕威:《城市中国——现代化的梦境抑或陷井》岭南大讲坛·艺术论坛第二十一期。

④[英]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现代主义的城市》,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⑤江冰:《论80后文学的网络特征》,《文艺评论》2005年第6期。

⑥[美]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⑦孙睿:《草样年华》,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

⑧江冰:《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文艺评论》2005年第1期。

⑨谭旭东. “80后”文学现象对当代文学生态的影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12-28/80825.html.

猜你喜欢
小资都市文学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魏大勋:活力妖娆
和“小资”一起私奔
小资情怀
小资情调/省钱三大要点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