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通过TE方案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11-13 03: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组间辅助乳腺癌

许 强

(吉林省延边肿瘤医院化疗科,吉林 延边 133000)

乳腺癌通过TE方案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许 强

(吉林省延边肿瘤医院化疗科,吉林 延边 133000)

目的探讨乳腺癌通过TE方案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分析对象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52例乳腺癌治疗患者,依据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运用TEC方案,观察组运用TE方案,分析治疗后的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6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35%,对照组为5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通过TE方案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干预可以得到相似的治疗疗效,但是在不良反应上,TE方案发生率更低,因此可以获取更安全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TE方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

乳腺癌属于女性恶性肿瘤中的高发疾病类型之一,对女性生活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除了常规的手术治疗,相关化疗辅助性的价值也不断被认可与强调,可以有效的延展患者寿命,提升疾病恢复效果,控制疾病复发。但是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中,有较多的选择性,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而对于优质治疗方案做更深入的了解。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52例乳腺癌治疗患者,分析运用TE方案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分析对象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52例乳腺癌治疗患者,依据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年龄为28~71岁,平均年龄为(51.4±4.2)岁;TNM分期中,Ⅱ期者11例,Ⅲ期者15例;观察组年龄为30~72岁,平均年龄为(53.2±3.8)岁;TNM分期中,Ⅱ期者10例,Ⅲ期者16例;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疗与研究的进行,签署相关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病情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化疗之前的6 h与12 h进行地塞米松口服用药,剂量为9.75 mg,化疗之前的半小时运用20 mg苯海拉明与10 mg地塞米松的肌肉注射用药来控制治疗过敏问题。对照组运用TEC方案,多西他赛为75 mg/m2,表柔比星为60 mg/m2,环磷酰胺为500 mg/m2,首日进行静滴用药,1周期治疗为21 d,连续4周期治疗。观察组运用TE方案,多西他赛为75 mg/m2,表柔比星为60 mg/m2,首日进行静滴用药,1周期治疗为21 d,连续4周期治疗。所有治疗中可以运用西咪替丁与甲氧氯普胺等药物做辅助用药来达到改善胃肠不良反应的作用。如果治疗期间白细胞指数下降到3×109/L之下,需要运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天冬氨酸基转移酶做对应治疗。

1.3 评估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治疗不良反应率情况。治疗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与进展[1]。完全缓解为病灶得到全部消除;部分缓解为瘤体大小缩减幅度超过50%;稳定为瘤体大小缩减幅度低于50%,或者增加幅度在25%以内;进展为瘤体大小提升超过25%,或者出现新病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学分析:将治疗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见表1,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6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见表2,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35%,对照组为5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脱发与血蛋白减少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 论

多西他赛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的抗癌药物,可以对细胞有丝分裂与分裂期细胞功能需要的微管网络产生一定影响而达到抗癌功能,有助于微管蛋白形成稳定性微管,并且对其解聚产生阻滞来阻碍细胞有丝分裂[2]。表柔比星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可以通过进入DNA碱基来达到阻碍其正常转录的效果,进而抑制mRNA形成,进而阻碍DNA与RNA的正常合成[3]。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环磷酰胺属于氮芥和磷酰胺基的合成物,可以有效的阻碍癌细胞增殖,具有非特异性的杀灭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细胞。而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运用环磷酰胺与否对治疗疗效没有显著的帮助效果。相反,使用该药物会促使治疗的不良反应更为明显。在本研究中,TEC方案会促使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率更高,同时其他的胃肠道反应、血蛋白减少、脱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情况也并没有得到降低,与不使用该药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了TEC方案会促使骨髓抑制情况更为严重,情况严重会引发重度性感染,会导致患者生命威胁。

总体而言,乳腺癌通过TE方案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干预可以得到相似的治疗疗效,但是在不良反应上,TE方案发生率更低,因此可以获取更安全的治疗效果。

[1] 李瑶,齐晓伟,杨新华,等.TEC及TE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8(6):17-22.

[2] 林力生.TE 与 TEC 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3):445-447.

[3] 杨泳,张家衡,柯有力,等.TE与TE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9):1273-1275.

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108-02

猜你喜欢
组间辅助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