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2017-11-13 03:51王新梅陈秀波亢淑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癌性循证疼痛

王新梅 陈秀波 亢淑艳

(1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吉林 四平 136001;2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1;3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1)

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王新梅1陈秀波2亢淑艳3

(1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吉林 四平 136001;2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1;3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1)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护理1周、护理2周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远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远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作用显著,降低了疼痛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干预;肿瘤患者;癌性疼痛;价值研究

肿瘤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会通过直接蔓延、转移等方式发生扩散。疼痛是患者必须要面临和忍受的,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就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肿瘤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5±3.1)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有:①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不可以对患者隐瞒病情,帮助患者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增加有氧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质量,更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患者要做好复诊工作,定期到医院复诊,如有不适情况发生请立即就诊,切不可盲目服药;②心理护理:要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容易出现孤独、悲伤、烦躁、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家属多陪伴多给予支持[2];③环境护理:肿瘤患者由于疾病缘故心情比较烦躁,护理人员要为他们提供宽敞明亮的病室,保证充足光线,良好通风的同时还要做到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④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患者要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肿瘤患者热能需要多,因此要食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于油腻、刺激性、海鲜等食物要尽量杜绝食用,尽量保持少量多餐的原则[3];⑤疼痛护理:患者面对的是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情况下往往要依赖药物镇痛,再给予药物的同时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性的转移患者注意力,护理人员可以知道患者播放柔和音乐、读书、看报、积极主动参加团体活动,同时要给予鼓励以及安慰患者,减轻其疼痛[4]。

1.3 观察指标:护理后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为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为护理后满意的例数,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35例患者,入院前、护理1周、护理2周的疼痛评分分别为(87.6±12.9)、(21.3±10.9)、(17.8±10.3);观察组35例患者,入院前、护理1周、护理2周的疼痛评分分别为(86.2±12.1)、(38.6±11.3)、(32.7±9.7)。t值分别为0.465、6.518、6.230,P值分别为0.641、0.000、0.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在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2.3 两组患者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35例患者非常满意19例,满意度为54.3%,比较满意14例,满意度为40%,不满意2例,满意度5.7%,总满意33例,总满意度为94.3%;对照组35例患者非常满意15例,满意度为42.9%,比较满意11例,满意度为31.4%,不满意9例,满意度25.7%,总满意26例,总满意度为74.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肿瘤患者的比例日益增高,而且发病年龄也开始趋于年轻化,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患者在忍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疼痛给身体带来的折磨,对患者的情绪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早好筛查工作,及早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循证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减轻了疼痛折磨,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可以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也让患者的心理得到慰藉,患者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心、关怀和尊重,树立了信心,使治疗效果作用显著。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这一理念,让更多的患者在忍受疾病折磨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温暖,使临床工作更显人性化,使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5]。

本文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远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远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作用显著,降低了疼痛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 刘静,谢慧丽.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11-212.

[2] 赵君妍.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0):150-151.

[3] 王苏娅,周闻文.循证护理干预对缓解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278.

[4] 章桂娇,徐青青.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4):2308-2309.

[5] 朱淑英.循证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12):4-5.

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21-02

猜你喜欢
癌性循证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疼痛不简单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