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单药与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对比观察

2017-11-14 07:21杜珏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伊立丙组曲塞

杜珏欣

(江苏省宜兴市肿瘤医院内科,江苏 宜兴 214200)

雷替曲塞单药与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对比观察

杜珏欣

(江苏省宜兴市肿瘤医院内科,江苏 宜兴 214200)

目的对雷替曲塞单药与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甲组患者使用雷替曲塞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则采取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丙组患者使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乙组以及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且乙组以及丙组患者的毒性反应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与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以及毒性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工作中,采取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可耐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极明显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晚期结直肠癌;雷替曲塞;奥沙利铂;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是近几年世界医学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且导致的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生活均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效果,但术后出现复发或是转移的患者人数较多,也有部分患者在医院就诊时,已出现转移,对于出现转移、或是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何种化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增加生存率是目前临床上较为重视的问题[1]。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对雷替曲塞单药与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两组,各15例,甲组年龄41~78岁,男10例,女5例,体重39.53~78.4 kg,平均(40.25±1.8)kg。乙组年龄46~80岁,男9,女6例,体重40.71~77.57 kg,平均(43.23±2.1)kg。丙组年龄45~79岁,男10例,女5例,体重40.31~77.52 kg,平均(43.26±2.16)kg。三组患者在年龄、教育背景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属于自愿入组,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方法

甲组患者使用雷替曲塞进行治疗[2]:对患者静脉滴注使用雷替曲塞(批号:H20090325,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产),每天用药一次,用药剂量为

2~3 mg/m2。

乙组患者则采取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雷替曲塞用法与甲组一致,同时对患者静脉滴注使用奥沙利铂(批号:H20031048,深圳海王药业产),每天用药一次,用药剂量为100~130 mg/m2。

丙组患者使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雷替曲塞用法与甲组一致,同时静脉滴注对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批号:H20040711,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产),每天用药一次,用药剂量为160~180 mg/m2。

三组治疗时间持续6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检测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整理。

近期疗效的标准以RECIST1.1评价标准为基础[3]。

毒性反应分级标准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通用毒性标准》[4]为基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数据中显示,乙组以及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与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与丙组患者的毒性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情况调查表 [n(%)]

表2数据中显示,乙组以及丙组患者的毒性反应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组患者的毒性反应情况调查表 [n(%)]

3 结 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导致的死亡率较高,且手术治疗后复发生率极高,多数晚期患者在临床的治疗中,多选择化疗进行治疗,其中雷替曲塞是近几年出现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一种[5],可在细胞内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代谢程为一种多聚谷氨酸类似物,所产生的多聚谷氨酸类似物具有极强的TS抑制剂作用,可在潴留细胞中产生极强的抑制TS作用,进而导致细胞DNA出现断裂或是死亡。且雷替曲塞与氟尿嘧啶的相互作用中,不存在交叉耐药情况,具有的抗人结肠癌细胞活性的作用极强[6]。研究中发现雷替曲塞与伊立替康、或是奥沙利铂的抗癌机制、以及药效作用完全不相同,因此对雷替曲塞单药治疗方案、或是联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治疗直肠癌的二线治疗进行研究,对于临床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与研究结果相结合可看出,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工作中,采取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可耐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极明显的作用,值得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1] 尚红娟,钟志刚,黄志强,王洪云,刘小梅.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06):744-746+749.

[2] 高玉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伊立替康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2):6705+6708.

[3] 唐惠华,杨相辉.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60例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S2):216-217.

[4] 朱 换,张伟杰,王留兴.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04):642-644.

[5] 杨东海.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5例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5,(24):60-62.

R735.3+5

B

ISSN.2095-8242.2017.057.11255.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伊立丙组曲塞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的近期疗效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19del/T790M/顺式C797S突变肺腺癌1例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临床观察
苦参碱与伊立替康治疗进展期食管癌60例
沙利度胺对伊立替康及其代谢物SN-38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