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7-11-14 10:57彭倩筠
西部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彭倩筠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及广泛应用己遍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乃至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进行全新的变革。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筛选和教学实施有指导意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建立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借鉴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课程 教学策略

一、前言

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要注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且从小学抓起。信息技术的飞速将人们带入信息时代,各国把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处理信息成为新时代对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面对信息时代的需求,社会急需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而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在学校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的要求。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课程,将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备课不充分

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质量。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对备课都不是很重视,只是根据教材内容顺序的准备一下,更有甚者直接照抄以前的教案,对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设计的准备都很不足。信息技术教师通常都在就机房上课,通过联机或者正投演示操作,因而很少制作和使用课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知识进行操作演示,然后给学生时间动手操作,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关注。学生除了学习对软件的操作以外,没有其他方面的培养。

(二)教师缺乏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赫然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的抓如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在课堂教学的实际中,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实施,深深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序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很多时候教师往往缺乏相应处理能力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主要表现在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缺乏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智慧。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教学准备策略

明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这两方面的内容,完成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在教学中,要结合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情境,掌握创设学习情境的技巧。收集、记录下来的生活事件,仅仅是学习情境的最初形态。要使这样的事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展开积极的思维,还必须在保证真实事件基本元素的前提下,依据教学的内在需要,对这些事情进行适当的改变,分段、排序、删减、增补、留白、重复、暂停、对比等处理,常常是必要的。情境的创设必须以教学活动为内在需要,并与多种教学方法相配合使用,而且情境的选择一定要和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感想,感受到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从而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脱离生活或者与学生无关,则学生的重视程度会降低,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必然不佳。

(二)有效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发展心智的活动。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仅以知识传递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还应该是师生间思想、情感交流的信息场,是一种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还要特别注重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互动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要进行强化训练,形成一种合理的习惯反应,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教师强化,接收到教师的信息能够自觉地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课堂中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常规教学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另外,在信息技术教学时也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监管和控制,来辅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同时,教与学的本质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唤起学生的情感,继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

(三)课堂评价策略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必须树立客观科学的学生评价观,采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刁一能够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全员参与、重在能否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哪些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形成什么样的信息素养,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网络的发展为信息技术课提供特有的评价模式。网络的实时反馈可以让教师快速得到调查的结果,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把对作品的评价量规、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对信息课的建议等调查内容制作成调查网页或者网站。学生在每节课学习后登陆网站进行评价或者提出建议,教師可以及时查看到统计的结果,便于反馈。

总 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信息技术课这门新兴的课程也将逐步完善和发展,信息素养也成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钟柏昌,张小将,李伟,彭丽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推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03)

[2] 王吉庆.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练法与学生主体原则[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3(11)

[3] 钟柏昌. “任务驱动”教学中的误区及浅析[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3(10)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