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医生和医生一样: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2017-11-15 15:41
北广人物 2017年42期
关键词:轮子师傅医生

地铁医生和医生一样: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一个团队:终极力量

还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举个例子:“地铁最牛司机”廖明一百万公里安全无事故,只能自己跑,别人跑的里程给不了他。可是地铁医生不是这样的,按李京兵的话说就是:“我再能干,本事再大,搁这儿一组车,您看我一人能干吗?不可能。

“一个人的思路是沿着一条线走的,大家可能会想得更开阔,汇总在一起,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有时,厂家必须来。现在的车比以前先进多了,好多都是电路板,集成电路控制。地铁医生们的能力一般是能查出这块板子有问题,装这块板的箱子有问题,真把这块板子拿下来之后,不具备相应的手段再判断,哪一个电阻元器件有问题。这会儿就得厂家来去判断,利用厂子当初的生产制造这些东西的设备去检测,去更换。”

地铁的疑难杂症,也需要多方会诊,需要强大的医生团队。

一些工具:何止超声波?

地铁医生的工具,五花八门,讲解起来,纯粹理工科概念。超声波好理解,塞尺,看过牙医的也凑合明白,还有很多就比较冷僻了,挑几样儿介绍给大家。

地铁转向架的构架是一个焊接的大铁架子,绝对不能有裂纹,而且里面还要储存空气,空气要在这里面走,它还得密封好。检查需要打砂、探伤。打砂就是把表面的漆喷掉之后,露出里面的本身的金属。探伤利用像超声波这些手段,还有磁粉,去看是不是有裂纹了,有损伤了。如果有就需要修补,不能修补的这个架子就要作废。

测轮尺仪器还会有机械类的,测轮缘、轮径、内侧距的尺子。两个轮装在一根轴上不能撅,然后要完全垂直是最好的,轮子不垂直,也要修了……又能测电压,又能测电流,又能测电阻。

李京兵是在中国政法大学院里长大的,大学校园的氛围或许和他深植的好性情的种子有关吧。另外,他还拥有一些至今打不散、拆不开的发小儿。不过,李京兵会解释一句:“我的父母属于教职工,不算老师,我父亲在成人教育学院管教材,我母亲是政法大学通讯科的。院里人家可能有教授的孩子,或其他老师的孩子,但还在这个院,就是发小儿。”是不是特别像严谨到滴水不漏的医生?

地铁,还有轮子?

其实,从19岁工作,李京兵的职业生涯就像磨刀石,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曾放过他。李京兵回应:“性情上有棱有角也得磨了它,要不然光剩磕磕碰碰了,活都干不好。这是典型的理工科工作。每天像现在整个北京地铁的客运量人次上千万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存在。因为我就有这个感觉,就是比如说我和人家聊天。地铁的?人家会怎么问?开车的,卖票的。我说都不是,修车的。

“还会有什么样的?就是我特别好的一个朋友了,因为咱们在车跑的时候,轮子都在站台下被挡住了。他突然有一天问我,地铁还有轮子?我说当然得有轮子了。只不过在站台底下,我说要是轮子你看见了,你就上不去车了……”

高架线,精神压力也高压

任何职业从事时间长了,都有下意识。李京兵的下意识就是,坐地铁,身体的各种感知也无法消停了,全部被调动起来。

“坐地铁的时候,我会下意识地感觉这个车有没有哪儿不太对劲。比如坐在上面发现好像不太凉,灯管怎么灭了一个。我们不当班,可能跟人家那边急诊的说一下,今儿有一车看一眼,门动得不是特利落。包括坐在上面,我们叫异音,就是不正常的声音,虽然跑起来都有声,常坐能感觉到突然有一天发现这个声儿不对,你就真的是惦记着,我没当班,也得跟当班的说一声,回来看看,几号车哪节,瞅瞅怎么回事。真的不光是我,就我知道的这样的事特别多,大家都在上这个心。”

保证车的健康,比人还较劲

“尤其房山线,我们刚来的时候,包括车间领导、上面领导就说,房山线跟别的线不一样,高架线,时速又高,还有好多大弯道,咱们的车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说一旦出了问题,咱说最极端,万一掉道了,没在轨道上,怎么办?在洞子里跑,万一掉下来撞墙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首先是这份压力,再一个就是因为这份工作自己那种责任心,还有我自己真喜欢这行。”

李京兵对地铁的喜欢,是由里而外散发出来的。你要是有半点儿质疑,那真是瞎耽误工夫。

传承,唯有热爱不可教

热爱,就会在特定领域专注;专注,就会在其他领域要求减少。表现出来,就是无欲无求。李京兵自己这样做了25年,教年轻人也要这样。

李京兵强调:“我是真喜欢,真的是打心里喜欢这行。我去做一些事的时候,有的时候不自觉地,包括那时候坐车我就上心,去听听,去看看,有事说一声,别真有了事。我们房山线年轻人占的比例特别大,以前可能一个人成长起来需要五六年,四五年,当初我跟着师傅能跟两三年。现在不是,可以借助更多科技手段、技术,努力学习提高。现在员工们的学历、素质比以前也有所提升了,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责任心也强了,对车真上心,真喜欢,进步自然就快。”

19岁工作,摸索中突然找到光亮

李京兵19岁地铁技校毕业,像实习医生一样,要实习。本来想做地铁司机,觉着穿着制服很威风。做检修一开始,并没有很多心理准备。然而,长大,往往是在突然之间。李京兵的第一次职业成长,就是突然亮了。

李京兵回忆:“实习没有独立资质,有事不许签字,跟着师傅打下手,照个手电,取个扳子,拿个零件,都是干这些活,要你去上心,你去看。如果你自己想知道的多,你去问,师傅就爱跟你多说。一开始对师傅有过多的依赖感,离师傅近,师傅也是希望督促你多看看图,多走走,以后有活才能干。但是那会儿岁数小,贪玩。师傅说了也答应着,师傅说给我走走怎么回事,吭哧半天,师傅肯定就不高兴了。然后慢慢地觉得不行,不能让师傅不高兴,再看看吧。自己真真正正的那种大转变,就是不跟师傅在一起了。当初我们上班,最开始也在列检,是三班倒。古城是1线,环线就是太平湖。后来分班,三班变四班了,不跟师傅在一班了,想挨骂让师傅帮忙都挨不着了。自己慢慢上心,直到有一次,真是我自己去琢磨出来的。我记得当时报的是交流停电,这是老车的叫法,不是咱们现在的车,没有现在的电脑显示器,是一个发光盘,一个格子一个格子里面写上字,哪个有问题哪个灯亮。我说这个怎么回事啊?怎么交流停电,灯还亮了,为什么报这个故障呢?然后就琢磨,当时是给我一个技校生,比我还年轻,看他没用,还是看图吧。真自己琢磨,反复琢磨,再去找东西,看了图去车上找东西,发现是交流接触器控制交流电路这块,它专门有一个触点就是显示用的,其他的可能是往风扇、日光灯供电都没事,只有显示给发光盘供电的触点粘上了,分不开,所以没毛病灯也亮着。然后找一个换上,好了!特别高兴,特别特别开心!

“第一我自己还小,第二独立了。我自己真正能凭本事干活了。您说活儿多难,现在回头想不算难,可是在当时来讲已经是对自己的提高了。那会儿一下信心有了,兴趣也有了,责任感也有了。”

猜你喜欢
轮子师傅医生
最美医生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两个轮子“走路”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自由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