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下《怦然心动》的文化价值观

2017-11-15 23:40
电影文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布莱斯朱莉梧桐树

徐 烨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美国好莱坞拍摄的《怦然心动》,以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小说为脚本,由著名导演罗伯·莱纳担任指导,于2010年上映后受到广泛的欢迎。电影以田园、梦幻的风格,描绘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纯洁、美好的爱情故事,让观众在怀旧的氛围中回味成长。能深深打动观众的既有纯真的初恋,也有女主角身上体现出的女性主义色彩,还彰显出此意识下多层次的文化价值观。《怦然心动》属于特别的、小众的电影,它将观众置于有趣的、温暖的人文主义环境中,文化价值和人性的美让人怦然心动并有所思考。

一、女性意识在电影《怦然心动》中的体现

女性意识是女性价值的认识和体验,其是以女性为主体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作用和地位的意识。[1]它是调动女性发挥创新性、主动性的动力。其内容会因为社会发展、历史变迁而逐步充实与变化。《怦然心动》中朱莉等角色身上体现出较强的女性意识。

(一)朱莉·贝克反抗意识的表现

朱莉·贝克是电影女主角,性格率真、思想成熟。她对三件事坚信不疑:树代表着圣洁;自家鸡下的蛋是卫生的;她总有一天能与布莱斯接吻。电影以朱莉的笑容为开端,此表情体现出女孩的纯真和快乐,也表达出她是有思想、独立、乐观、自信、开朗活泼的女孩。同时,朱莉性格倔强,反抗意识很强。朱莉为帮助布莱斯捡风筝,爬上高高的梧桐树,在爬的过程中看到更美的风景,因此,她爱上树并爱上看到的景物。当她得知要砍伐梧桐树的消息时,她爬上树表示抗议并在上面停留一天时间,《五月镇时报》将此举作为头条进行报道,使布莱斯的外公另眼看待这个女孩,觉得她身上有与众不同的气质。此外,布莱斯的姐姐也体现出反抗精神,她喜爱音乐,欣赏朱莉哥哥的才华,反对父亲对他们的贬低和嘲笑。当父亲为此发火而打了她时,她并未妥协,指出父亲混淆是非,随意否定她的朋友。在她身上体现出坚持己见的反抗精神。

(二)朱莉·贝克具有独立精神

朱莉具有独立的品质,这种独立体现在思考能力和经济方面。她拥有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能力。当母亲不想在家养鸡时,她就将自己在博览会上孵化的小鸡带回家,养成能够下蛋的鸡,并靠养鸡获得零花钱,进而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当布莱斯一家讽刺她家凌乱的院子并怀疑鸡蛋不卫生时,她决定修缮院落,但家庭经济状况导致没有余钱整理院落,她就卖掉鸡蛋买来草种,并将庭院打扫得漂亮而干净,有力地捍卫了家庭的尊严。朱莉的自省意识很强。她喜欢布莱斯就勇敢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追求自我、执着率真的性格。[2]她的分析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布莱斯的幼稚行为和父亲的引导,尤其是在梧桐树被砍掉以后,朱莉开始重新对树上的时光做出思考,让她重新审视布莱斯。当她看到布莱斯不敢在同学面前承认喜欢自己时,她认为布莱斯是连爱都不敢承认的人,是缺乏勇气的人,因此,朱莉毅然决然地放弃这段感情。朱莉在为人处世上,喜欢以为自己做事为荣,并具有为梦想实实在在去努力的本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朱莉家庭给她以快乐的性格和正确价值观。

(三)敢于追求爱情

朱莉具有特别强的自尊心,不会以牺牲自尊为代价去追求爱情,这是她转变对布莱斯的态度的关键性原因。虽然开始她痴迷布莱斯,然而当布莱斯的语言和行为冒犯了她的自尊时,她不再坚持这段感情。尤其在遭到布莱斯拒绝后,她以自己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来支持布莱斯。两人间的矛盾与“鸡蛋”事件和“梧桐树”事件有直接关系,朱莉拥有能看到世间美景的眼睛和心灵,当爬上梧桐树时,她被高处的风景所吸引,她看见落日余晖和灿烂的晚霞,在美丽的黄昏景象中,她对父亲所阐述的“整体大于部分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朱莉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其他人忽视的美,并逐步成长。当有人决定砍掉树时,她觉得自己的成长被人毁了,所以要请求布莱斯同她一起保护树,布莱斯拒绝了她,她感觉特别失望。而后父亲所画的梧桐树慰藉了她的心灵并引导她走出阴霾。

鸡蛋事件加剧了两人间的冲突。当朱莉发现自己送的鸡蛋被布莱斯扔掉,还用谎言掩饰此行为时,她心里充满了愤怒和失望。她认为布莱斯践踏她的尊严、曲解她的好意。经过此事后,她认为布莱斯不过是个帅气的男生。此事是两人关系的转折点,朱莉开始认真思考两人的关系。布莱斯受外公的影响,发现了朱莉与众不同,并逐步喜欢她。但布莱斯是懦弱而害羞的人,他不敢在同学、家人面前承认喜欢朱莉。终于有一天,他将此事告诉加特同学,但加特不喜欢朱莉,并警告他要远离朱莉,虽然布莱斯不同意加特的意见,但因为爱面子,他违心地附和。当朱莉听到这些话时,感觉到彻底的失望,并决定放弃布莱斯。

二、《怦然心动》的文化价值观

(一)朱莉家庭价值观

1.平等观念。电影中朱莉深受父亲的影响,其父代表着美国主流父亲理念,他拥有深沉的爱。[3]当朱莉看到大家砍掉梧桐树时,他是伤心且无能为力的。朱莉将深情寄托在树上,树不但让她看到美丽的风景,也见证了她美好的童年和对未来的想象。孩子难以理解大人世界,而父亲却能够察觉到朱莉的失落,他用画笔画出相同的梧桐树,并将其悬挂在女儿房间,晚上让树陪她入睡,她醒来就能看到树,想让女儿永远记得树留下的记忆。父亲并未讲大道理,却更加重视孩子的情感,运用别具一格的方式安慰孩子,同时给孩子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朱莉的哥哥爱好音乐,父亲理解、支持他们,体现出父母的豁达,尽管难以给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感情上支持并帮助孩子。他们尊重、认可孩子的选择,是普通父母难以做到的。父母的豁达、开明也体现在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方面,不管子女还是父母,都不可以干涉他人的正当权益。

朱莉的妈妈是善良、美丽的母亲,当朱莉知道布莱斯扔鸡蛋的原因是她家庭院脏乱之后 ,在餐桌上她宣布要修缮庭院,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难以实现,为此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这触动了朱莉的心灵,她认识到父母不修庭院的实际原因。晚上父母向朱莉道歉,既因为担心争吵伤害到女儿,也体现了父母间的深厚感情。他们认真对待孩子的意见,并未因为难以实现而阻止孩子,而是积极想办法战胜困难,家人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彰显出家人间的平等对话权。

2.尊重家人。布莱斯父亲因为汽车破旧、庭院难看而歧视他们。朱莉一家经济拮据的原因在于,他们用大量金钱将智力低下的家人丹尼尔(朱莉叔父)送到私人医院治疗。他们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善待手足兄弟,虽然丹尼尔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朱莉父亲在餐桌上的话既有哲理又体现了强烈的震撼力:“很多时候,为了实现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做出牺牲。”他认为私人医院的医疗能力更加适应丹尼尔的医疗,他的做法既体现出对于家人的关心与爱护,也是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基础来尊重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二)史蒂芬·洛士奇家庭价值观

朱莉的家庭氛围轻松而自在,和布莱斯家肃穆、严谨的生活形成巨大差异。相比之下,电影男主角布莱斯·洛士奇是朱莉追求爱情的关键人物,和朱莉相比,是不成熟的、茫然的。他独立性差,是安定环境中长大的新时代孩子的写照。当镜头从朱莉满是笑意的面庞移动到布莱斯脸上时,他的表情是极不情愿的,紧锁眉头、一脸厌恶。就如他的画面和表情陈述,当朱莉不断追求、靠近布莱斯时,布莱斯用淡漠的表情和态度对待她。

切特·邓肯是男主角的外公,也是他的思想引路人。当布莱斯对前进方向和人生观感到迷茫时,祖父让他了解到与朱莉一家相关的事情,以消除他对朱莉的误解。就朱莉而言,在布莱斯一家里只有祖父愿意亲近她。而男主角的父亲史蒂芬·洛士奇从骨子里就轻视朱莉家,不想和他们成为朋友,不理解为何在家境贫寒的环境下,男主人却只埋头画画。他从未给儿子布莱斯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在电影中,史蒂芬给观众的印象是曾经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但现实让他放弃梦想。当孩子们在宴会上讨论梦想时,史蒂芬表现得一点自信都没有。这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中大部分人的相同表现:从梦想开始,被现实终结。

尽管如此,我们在布莱斯的母亲洛士奇太太身上,还是看到了女性地位,在剧中,她的话语权决定了她在这个家庭的主体地位。她说:“我们准备请贝克家一起用餐。”在这里,她使用了主观语言“我们”,当对贝克家充满鄙视的丈夫反对时,她重复决定的语气,直接表现出“这事我做主,就这么决定”的强势。当丈夫对宴请规格提出不同意见后,她又一次说“是晚宴”,甚至提醒大家的穿衣打扮要得体。从这段对话中,洛士奇太太在家中的地位之高得以体现,对事情说一不二的态度,也充分体现出那个年代美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很强,家庭地位随之提高。

(三)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是对生活的诠释与发现、追求和向往、认识及理解。[4]在《怦然心动》中,布莱斯的外公和朱莉的父亲是引导他们价值观的智者。他们可以在重要时刻引导孩子的思想,体现出自己乐善好施、重视诚信、善良坚强、豁达乐观的文化价值观。

《怦然心动》主要讲述少男少女的初恋故事,故事中的朱莉和布莱斯没有被功利金钱污染他们的心。人性本善的价值观是朱莉在追求爱情美好的过程中从父亲身上得到的,家庭教育使朱莉保持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对布莱斯一见钟情,并在之后不断对他表达爱意,绞尽脑汁地去接近布莱斯,这时候的布莱斯却很讨厌朱莉,并不断地去伤害朱莉。伤心后的朱莉将人性美进一步深化,然而布莱斯却在朱莉转身放弃后,发现朱莉率真、善良、待人真诚等性格优点,并被她深深吸引,开始追求朱莉,不懈努力地追求,让朱莉和布莱斯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家庭教育在布莱斯身上也有所体现。电影中,外公知道布莱斯将朱莉给的鸡蛋扔掉后,就对布莱斯说“如果养成坏习惯,想改正是不容易的”;当外公帮助朱莉整理庭院时,父亲对此冷嘲热讽;当外公了解到朱莉家因为给丹尼尔治疗智障而花光所有积蓄时,父亲却说外公脑子有问题。外公并未生气,而是耐心地疏导布莱斯的情绪。他们站在梧桐树下,外公说:“不要过度地担心没有出现事情。”布莱斯了解到丹尼尔和自己有相同的经历,因为治疗及时而得以健康成长,他想象如果智障的是自己,父亲不会将自己送到医院治疗。外公对他的想法没有武断地进行批评,而是告诉布莱斯不可以凭借想象来指责父亲,表达出自己对世人的看法:“有的人浅薄、有的人自私,当你有幸遇到像彩虹一样绚丽的人时,别的人只不过是浮云。”尽管布莱斯不能完全认识到这句话的内涵,但外公却在他价值理念及人生道路上给予恰当的引导。朱莉父亲关爱弟弟,外公引导布莱斯、帮助朱莉,说明他们都是慷慨又心地善良的人。

电影中女性意识的文化价值下体现出的不断被完善的人性美,是《怦然心动》的主线,随着主线的铺开,美国文化下的少男少女幸福快乐地成长,正是这种成长,让朱莉和布莱斯在自我探索中寻找到真实的、真正的自我,走向心灵与人性的成熟。

三、结 语

《怦然心动》中的朱莉是美国女性形象的代表,她们执着勇敢、自信美丽;她们自爱、自尊、自强、独立;她们想得到完整的人格和自由平等;她们做好每件事以实现梦想;她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以无限热情对待生活。分析《怦然心动》电影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对于我国女性学习美国女性精神提供了一定的经验。[5]我们要学习她们为获得平等权利而奋斗的精神,学习她们创新进取、接纳包容、自我反省的智慧与胸怀。在学习她们自由、平等、独立精神的同时,也要重视两性间和睦、无私的爱,进而实现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目标。

猜你喜欢
布莱斯朱莉梧桐树
乐游布莱斯峡谷
雨中的梧桐树
从《怦然心动》看青春期恋爱和成长
一颗水晶球
梧桐树下
铁母鸡
布莱斯峡谷岩柱
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