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行业进入LED照明时代

2017-11-15 11:22窦林平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半导体产品企业

窦林平

(中国照明学会,北京 100022)

照明行业进入LED照明时代

窦林平

(中国照明学会,北京 100022)

本文就中国推动LED照明后对中国照明行业及国际照明行业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照明产业目前的发展特点,并就照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照明行业相关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LED照明;行业概况;特点分析;趋势

引言

2003年的6月17日,对中国照明行业乃至世界照明行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国家科技部的牵头指导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时任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的甘子光教授为该小组成员之一。受2003年“非典”事件影响,第一次会议以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从此拉开了中国LED照明发展的序幕[1]。

2003年到2016年,只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被称为带来照明产业一场革命的LED照明就成为了照明领域的主流,出乎行业内大部分人的意料。究其原因,半导体照明产品相关技术的长足进步、光品质的提升、规格品种丰富度提高、价格下降等所有这些都促成了LED照明产品的快速推广与应用,推动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高速发展[2-4]。

1 近年来照明行业的基本概况

图1是2011—2016年我国照明行业销售额及LED照明占比的变化情况,图2是2011—2016年我国照明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情况。

图1 2011—2016年我国照明行业销售总额及LED照明销售额(单位:亿元人民币)Fig.1 Total sales of the lighting industry and the sales of China’s LED lighting from 2011 to 2016

1.1销售总额方面

2011—2014年我国照明行业销售总额持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照明行业增长速率基本保持一致;2015年销售总额增长放缓,到2016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即当年销售总额少于上一年的)。而LED照明销售额增长迅猛,2011年LED照明约占照明行业总销售额的5%,2016年快速增长到70%以上,销售额也从2011年不足200亿元人民币,到2016年超过4 000亿元人民币,LED照明产品已成为照明行业的主流。

1.2出口方面

2011—2014年我国照明产品出口额基本维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15年增长放缓,增长率变为个位数;2016年照明行业的出口额则出现负增长,由图2可知,2016年出口额下降达到13.79%,折合人民币约400亿元。

图2 2011—2016年我国照明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5]Fig.2 Exports of China’s lighting products from 2011 to 2016

我国照明行业总销售额由2015年的5 800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16年的5 600亿元人民币,若剔除上述出口额下降的数值,我国照明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分析我国照明产品出口额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国际照明市场需求下降的滞后效应。受前几年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国际照明市场需求下降,但因照明是基础设施的后续环节,市场需求下降在2016年得到体现;

2)传统照明产品出口额继续快速下降。白炽灯、紧凑型荧光灯、直管荧光灯、HID灯、枝型吊灯、台灯及落地灯等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带动出口额下降;

3)半导体照明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LED照明产品的价格在2016年继续呈现下降态势,目前LED照明产品的出口数据反映在未列名电灯及照明装置(94054090)中,2016年出口量增加12.78%,而出口额只增加0.36%,这说明价格下降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据中国海关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出口数据显示,我国照明行业出口额为194.69亿美元,比2016年的同期增长12.47%,再显强劲增长态势。

1.3我国产业方面

我国照明企业还是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20 000余家照明企业分食不到6 000亿元的行业总销售额,产业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010年前后由国家相关部委或地方投资建设了数十个LED照明产业园区,带动了部分地区照明产业的发展,但由于照明是一个配套性非常强的行业,多数园区的建设并不成功,没有形成有效产能。因此,照明行业的产业格局基本保持了之前的状态,即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四省市企业数量占全行业企业90%以上的格局继续延续。近来,江西南昌、浙江义乌加大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招商力度,出台了相当具诱惑力的优惠政策,鸿利光电、华灿光电、木林森、兆驰等部分规模企业陆续入驻,未来能否形成新的产业基地有待观察。

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指引下,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了照明行业,照明行业相关国营企业改制或转型,形成了以民营性质为主的产业。而随着新兴产业的半导体照明的快速发展,目前国有企业开始重新进入照明行业,采取的手段多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参股等方式,如广晟集团收购国星光电、参股佛山照明,中节能收购晶能、晶和,同方收购银雨,川能投收购四川新立,中电控股深桑达等等,加之原有国资在内的飞乐音响、中电熊猫、通士达等。国资背景的照明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在照明产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4产品方面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应用,半导体照明许多技术问题得以发现,并在产品的研发中得到解决,如散热技术、防雷击、电涌、频闪、配光等,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可靠性、性能及寿命得以提高。半导体照明的产品规格丰富度提升,特别是符合半导体特点的照明产品研发有了突破,如根据半导体芯片通过调电流可改变光通量的特性,设计道路照明产品、隧道灯等功能性产品时,视使用过程中光衰程度设定调电流的程序,可保证灯具提供使用过程中的额定光通,实现长时间使用无光衰;同样,利用这种特性也可以实现同模组多规格,便于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芯片的寿命。在配光方面,利用透镜技术可精确地进行小角度的设计,实现精准照明,而这传统照明是不可能做到的。伴随半导体芯片、封装及以半导体芯片为光源的灯具产品等产业链上各环节技术的提升和改善、价格的降低,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应用在2012年开始加速,由早期的政府主导向市场行为转变,2016年半导体照明销售额占比已超过70%,各应用环境的半导体照明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1.5国际产业方面

中国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LED照明研发,推动了LED的应用,取得了在半导体照明产品的研发、设计、应用的国际领先地位。目前中国是世界上LED照明产品生产和应用的大国,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达到国际水平,国际许多著名照明公司因LED照明的发展进入困难阶段。传统照明产品时代,国际许多大公司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占有垄断地位,如Phlips、Osram的陶瓷金卤灯及配套电器;如ERCO、iguzzini的筒、射灯具,在博物馆、专业店铺等细分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配光设计、加工工艺及应用设计等方面,国内企业的产品及应用设计无法与之相比。但半导体照明的发展给中国的照明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中国在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发的率先推动和应用,产品的开发及技术水平走在了世界前面,对国际老牌的照明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Philips照明拆分上市寻求投资商加入,Osram拆分成立的LEDVANCE被国内企业木林森收购,GE计划出售照明业务,包括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百年历史的细分领域的一线专业品牌,都在直面中国照明企业的挑战。伴随着半导体照明制造及应用的发展,国际老牌的照明公司多出现经营困难,转型升级或与中国照明企业合作是其较佳的选项之一,国际照明产业的格局调整势在必行。

2 中国照明行业发展的新特点

2.1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LED照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和企业进入照明行业,照明企业数量现已达到了20 000余家。企业的无序扩张,使得前几年照明市场竞争惨烈,许多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牺牲利润,或利用消费者对半导体照明产品的不了解牺牲产品质量,将不合格的产品推向市场,造成了行业利润的不合理下滑和消费者对半导体照明产品的不信任,形成负面影响。这种现象使品牌企业处于不利地位。2016年这种情况得以遏制和改善,虽然受出口额下降影响,照明行业总销售额出现下降,多数照明企业感受生意不好做,但产业集中度却在提高,利润提升,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情况。2016年我国首次出现了三家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照明企业的现象(见表1)。

表1 2016年销售额达50亿元的企业数据Table 1 The data of the enterprise whose total sales reaches 5 billion YUAN 亿元

除上述三家超过50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外,2016年销售额在30亿元到50亿元之间的企业数量也明显增加,如佛山照明、浙江阳光、雷士照明、利亚德、立达信等销售额都超过30亿元。《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6]中提出:到2020年培育一家百亿元销售额的照明企业,1~2家国际品牌企业。也许这个目标2018年就能实现,甚至超额完成,如木林森、飞乐音响、利亚德都有希望实现百亿元销售额的目标,而以中国资本为背景的多家国际品牌照明公司也将会出现。以上数据说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照明产业集中度已开始明显提升,这为中国照明产业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基础。

2.2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形成行业中坚力量

LED照明作为绿色环保型新兴产业,近年来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10年前,我国照明行业的上市公司只有佛山照明、雪莱特、浙江阳光、飞乐音响、华东电子和雷士照明等寥寥几家,在行业内形成不了影响力。2010年后,资本市场的繁荣及半导体照明的发展,照明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国星光电、雷曼光电、洲明科技、长方、珈伟、利亚德、万润科技、兆驰等这些原不属于照明行业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本优势介入照明或通过并购、参股等手段进入照明行业。虽然目前这些企业照明板块还没形成主业,但其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2016年和2017年的上半年,在照明行业各细分领域具领头羊地位的照明企业相继上市,欧普照明、三雄极光、得邦照明、华体科技、华荣科技、超频三、光蒲电子、太龙照明等,使得在主板上市(沪市或深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照明企业已接近50家,加上新三板上市的照明企业,上市企业的数量已超过150余家。还有数十家照明企业正在进行股改,或进入辅导期,或已上报资料,后续还将有更多的照明企业上市。

随着照明企业上市数量的不断增加,上市企业逐渐成为照明行业的中坚力量,这必将对我国照明产业提升集中度、规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资本市场作用显现,并购将呈常态化

飞乐音响收购SYLVANIA,其市场延伸到全球48个国家;木林森收购OSRAM拆分出的LEDVANCE(2017年LEDVANCE曾宣称三年内做到全球照明第三);GE标价5亿美元出售照明板块,我国多家公司纷纷表态有意参与,同时,我国企业参股或与欧美细分领域专业品牌照明企业合作成为常态。我国照明企业并购国际知名照明公司的动作频频,这充分说明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照明企业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实力,特别是半导体照明的发展,在应用领域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更是为中国的照明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动力。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如火如荼,珈伟照明并购品上;万润科技并购日上、参股欧曼;飞乐音响并购申安;广晟收购国星、参股佛山照明;中节能收购晶能、晶和;川能投收购四川新力;利亚德并购深圳金达、上海中天、西安万科、四川普瑞、湖南君泽;奥拓电子收购千百辉;清华同方收购鹤山银雨;碧水源收购良业照明;洲明收购爱佳、柏年、清华康利等等,几年间的并购、收购不胜枚举。这些并购、收购或参股等可以说还只是刚刚开始,更多的上市公司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扩大业务范围,采用资本手段介入各细分领域,强强合作,做大做强,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未来几年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通过资本手段并购、整合产业资源将是照明行业的主旋律。照明行业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中。笔者建议:产业整合过程中不论是生产企业、工程公司、经销商、设计公司等都应该充分挖掘自身公司的价值,在产业及市场的链条中寻找到自身企业的位置,要么寻找到有价值的公司收购,要么使自身具备价值被收购,或在细分专业领域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得以发展。总之,定位及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是关键,否则将会在产业的整合过程中被淘汰出局。

2.4城市景观照明地位确定,作用更加突出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转型是国家提出的新战略,2017年我国政府又将发展旅游业作为重点内容推进。半导体照明产业被定义为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同时城市景观照明在旅游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两个特点正契合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的政策。现阶段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的政策为我国照明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受技术的限制,传统照明时代实施的是单体建筑的景观亮化,而进入LED照明时代,利用半导体照明产品易控、体积小、多彩等特点,通过控制系统可将数十上百幢建筑联动起来。根据建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照明手法,结合周边的环境,可以打造出美轮美奂的夜景照明。特别是采用媒体建筑的表现手法,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应时应景地进行灯光演绎,可以给广大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群体的消费主要在晚上,包括住宿、门票、餐饮及其它消费,要想让旅游者留下来,灯光是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四川绵阳的“一江一岸”、南昌的“一江两岸”、武汉的“两江四岸”、浙江宁波的“三江六岸”等城市景观项目,杭州G20峰会的灯光演绎、陕西延安的灯光表演、福建厦门的金砖峰会、各地区的印象等,灯光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使常住居民有了获得感,提高了幸福指数。打造城市景观照明的另一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全市的市民都能感受到,美化城市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安全性,同时媒体建筑的灯光演绎还能起到宣传精神文明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城市景观照明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许多城市景观照明项目成为该城市的重点项目,城市景观照明已成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

LED照明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等优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万亿元产值的目标,将在公共机构、城市照明、工业领域、居民家庭等大力推动半导体照明的应用。这就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半导体照明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将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我国照明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LED照明产业向纵深发展,跨界融合成亮点

LED照明的第一阶段——替换阶段已全面展开。伴随半导体照明上游技术的发展、光源品质的提升、灯具产品关键技术的解决及相关应用经验的积累,半导体照明将进入第二阶段,即符合半导体发光特性的照明产品将被更多地开发出来,一体化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将成为主流。利用半导体产品发光体积小的特点,将照明产品与建筑材料融为一体,成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可以实现见光不见灯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利用半导体芯片的易控特点,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调亮度、调色温、调色彩,实现按需照明、智能照明,可以更进一步地实现智慧照明。

照明灯具在各类环境中无处不在且带电的特点使其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中成为物联网的绝佳载体。近来照明界研发推出的多功能灯杆,除保证照明的基本功能外,将交通监控、安全监控、污染物监控、Wifi、气象、医疗救助、广播、信息屏、充电装置、互动等集合在一起,许多功能是城市的管理职能,还有的功能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城市中必备的设备——灯杆为载体,将城市中各管理职能集成在灯杆上,这为构建智慧城市平台提供了关键节点。多功能灯杆类似智能手机,只是将各类设备集成在一起,技术方面不存在障碍。目前这类产品推广不尽如人意,遇到了瓶颈,其主要原因是受制于管理体系。我国城市的管理职能划分明确,将各管理职能集合在一起自然会出现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利益的再分配问题。目前我国住建部提出在城市管理体系中实行建、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结合国家发改委推动的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交由第三方机构来运营和维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只负责管理。若该管理体系调整到位,多功能灯杆将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而当前,笔者建议相关企业可选择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推广,诸如开发区、产业园、小区、公园,或在城市的小范围区域试验,通过使用对多功能灯杆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同时为其未来在城市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LED照明色温、色彩的可调、波长的相对精准可控,使LED照明在医疗、健康、农业、养殖、环保、军事等领域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需要照明行业的科研人员、生产企业的研发人员与相关领域的专家紧密合作,加强基础研究,共同推动LED照明在非视觉领域的应用。跨界、融合,扩展LED照明产品的应用范围,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有可为。但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以“我”为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将被他人融合,失去主导地位,不利于行业发展。

3.2照明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LED照明的率先推动,为中国照明产业在现阶段争得了世界领先的有利地位,中国生产的半导体照明灯具无论是在标准、设计、技术、工艺、配光、结构、外观等方面都具备了与国际著名照明公司一较高下的实力,积累了大量的应用经验。半导体照明的发展,为把我国建成世界照明强国提供了机遇。但要想成为世界照明的强国,只将产品做到世界先进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升环境照明的设计水平。一个好的照明产品由于在应用环节设计不到位、使用不当,同样达不到使用效果。要想创造一个世界级的照明公司,不仅要将产品做好,还要具备高水平的产品使用设计水平,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欠缺。中国照明学会经过近10年来开展的照明设计师培训,培养了四千多位专业照明设计师,虽然专业照明设计师有了基础队伍、照明设计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国际同行相比远远不够。未来照明设计师与照明产品生产企业的合作还需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发、生产与应用紧密的结合,真正培育出世界级照明企业,创造出世界级的照明企业品牌。

3.3应用复杂化,服务体系建立正当时

与传统照明相比,LED照明在应用方面技术含量提高,电源、芯片模组、散热结构、控光装置、控制程序、系统集成等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问题,作为用户单位已经无法判断故障所在,更谈不上维修,而这些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解决,以前单纯的换灯泡已经被复杂的故障判断及专业的维修所替代。

以当前热火朝天的城市景观照明建设为例,传统照明时期,城市景观亮化以单体建筑为多,业主为建设主体,建设规模小,同时维护由业主承担。进入LED照明时代,城市景观照明为区域化照明,数十或上百幢建筑联动,政府成为建设主体,建设规模大,后续维护任务重,特别是许多项目具有表演性质,需要运营和维护,而目前建设主体还不具备这样的项目运维队伍,这就为照明企业发展业务提供了机会。当前城市景观照明建设正处于高峰期,“有高峰就有低谷”,照明企业要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制定建设高峰期后的战略。在城市景观照明的管理中主动承担运营、维护的管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这将是照明企业特别是工程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高峰期之后,城市景观照明将面临着大量的维护,国家发改委推出的PPP模式为照明企业未来承担城市景观照明的运营、维护提供了机遇。一个照明工程公司一旦成为一个城市的照明运营维护商,该城市就将成为其长期的服务对象,若能拥有几十个这样的城市,那将为企业带来稳定而可观的收入。这种体系的建立需要与照明产品生产企业紧密配合,因为运营维护的最大成本来自产品质量。紧密配合的结果将推动中国照明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减少无序竞争,从而促进中国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我国照明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LED照明时代。虽然我们因为率先启动LED照明工程,在照明应用领域暂时领先于世界,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中国照明行业的短板,即研发投入少和相关的科技人员、专业照明设计师短缺。这些问题不解决,暂时的领先还可能会被别人超越。未来的照明产业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需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领先地位继续保持下去。当然,中国的照明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与国际照明大公司较量的实力,资本市场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重要手段。改变固有的“只有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才是国际品牌”的思维,通过收购国际品牌使其变为中国的品牌,利用其原有的销售渠道,占领国际市场,最终使我国成为世界照明强国。

[1] 半导体照明中国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 窦林平.国内LED照明应用探讨[J].照明工程学报,2011,22(6):51-58.

[3] 窦林平.中国照明产业发展回顾[J].照明工程学报,2012,23(增刊):111-116.

[4] 窦林平.2016中国LED照明行业趋势展望[J].照明工程学报,2016,27(1):1-3

[5] 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7-10].http://www.ndrc.gov.cn/gzdt/201707/t20170728_856262.html.

[6] 海关照明产品出口数据量值表: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LightingIndustryEnterstheEraofLEDLighting

DOU Linping
(ChinaIlluminatingEngineeringSociety,Beijing100022,China)

The influence of promoting LED lighting on Chinese lighting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lighting industry was introduced,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lighting industry was analyzed. Then I put forward my own view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lighting industry. It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related enterprises of lighting industry.

LED lighting; industry overview;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trend

TM923

A

10.3969j.issn.1004-440X.2017.05.019

猜你喜欢
半导体产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两岸青年半导体创新基地落地南京
半导体行业吹响国产替代进军号
“十三五”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展望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安森美半导体最新矩阵式全LED前照灯方案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