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试卷讲评课落地生根:以物理学科为例

2017-11-15 15:44张俊
物理教学探讨 2017年10期
关键词:操作策略物理核心素养试卷讲评

张俊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物理教学复习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如何在试卷讲评课中落实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本文通过剖析当前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物理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原则,提出物理试卷讲评课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试卷讲评;物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051-3

试卷讲评课是教师在学生答卷中获取反馈信息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矫正、点评,以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教学活动。试卷讲评课是物理教学复习中最常见的课型之一,高效益的讲评课不仅从知识和能力上促进学生的提升,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反思,进行经验总结和策略调整,逐步形成物理核心素养所必需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1 当前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笔者所听的试卷讲评课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滞后型讲评。学生答卷后,相对间隔较长的时间再去讲评,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解题思路已经淡忘,这种讲评效率低下。

匆忙型讲评。这种讲评没有对学生的得分情况、典型错误进行认真的总结,因而在讲评时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缺乏针对性和条理性。

流水型讲评。即采用逐题分析的方法,不对试题进行分类,不利于学生系统性掌握相关知识和解题方法。

校正型讲评。教师在讲评过程中,不进行错因的分析和失分原因的分析,不进行变式处理和相似类比,不进行解题方法的总结,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或解题过程,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深刻理解。

讲座型讲评。许多教师认为,既然试题学生已经做过,讲评的时候也就不再关注学生的状态,大都采用灌输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内化和讨论互助。

任务型讲评。讲评结束后,有些老师对讲评的内容就不再予以关注。其实,督促并检查学生的订正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跟踪训练,验收学生的订正效果应该成为试卷讲评课的后续常规工作。

2 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激励性原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考试中或多或少都有遗憾,所以应把激励贯穿于整个讲评过程,起到减压激趣的效果。

计划性原则。备课活动中,要对练习及其讲评进行统筹安排,控制好讲评的时间节点,初步确定好讲评的方案,讲评时做到程序合理,针对性强。

反馈性原则。讲评前,教师应认真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统计学生的典型错误和创新解法,以便课上能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更正与反思,使讲评的效益最大化。

参与性原则。讲评课上,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来,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启发性原则。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设置启发性强、有思维力度的问题,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有效激活、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收益。

示范性原则。解题的规范化也是讲评课上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如何画图,列原始方程,用物理的书面语言规范表述等都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解答展示给学生以示范。

3 试卷讲评课的操作策略

把握好上述原则,上好物理试卷讲评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3.1 以学生为本,激发求知热情

讲评课上,教師根据预先的统计,要尽可能对各个同学予以鼓励。如讲评过程中可对实验探究题得分高的、某个解答题得满分的、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受力图及运动关系图等辅助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解法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表扬,并把这些试卷用投影仪集中展示,指导其他学生欣赏其优点并予以模仿;给部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设计有梯度、密台阶的小问题,引导他们解出原先有错的试题,给他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

讲评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的参与放在首位,可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个学生活动板块。活动一,对重点的基础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予以订正,对仍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向其他小组或老师提问;活动二,由学生对典型错误进行剖析,指出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展示给出正确的解答;活动三,先独立思考变式拓展训练,再小组讨论后踊跃展示思考的成果;活动四,共同分享学习过程中所总结归纳的解题方法和心得体会。

3.2 研设计方案,增强讲评效果

讲评试卷既不能采用一题不漏的“遍地开花”式的低效模式,也不能采用就题论题的“克隆答案”式的乏味模式,而要善于变化,认真设计讲评的流程与方案,提高订正的效率。

要更关注典型错误。在批阅与统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中的典型错误。如电磁问题中学生往往搞不清楚克服安培力做功与产生的电热之间的关系等。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通过对比、拓展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明晰规律的适用条件,指导学生怎样去避免类似的错误。

变归类讲评为专题评析。对需要重点讲解的题目,要适当打乱顺序,把以某个知识点为主线而具有多种物理思想方法的题目集中在一起,或把不同知识模块而具有相同的物理思想方法的题目集中在一起,通过一个个小专题的形式进行逐一突破,力求做到每次讲评都把提高某种能力或几种能力设为教学的目标。

为了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应用,对相应错题要做好拓展训练。如评讲试题:如图1所示,长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拉到图中A点,此时轻绳绷直,OA与水平方向成30°角。现将小球释放,求小球运动至最低点B时绳中的张力(不计空气阻力)。我们可以考虑进行以下变式:(变1)将小球拉至最高点(轻绳绷直),给小球一个水平初速度v0(v0=),求小球运动至最低点B时绳中的张力。(变2)将小球静置于B点,现使小球在最低点B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v0=2),求小球运动的最高点距B的高度。(变3)将小球静置在B点并使小球带上+q的电量,在整个空间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使小球在最低点B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欲使轻绳始终绷直,求v0。也可将原题的题设与问题交换、将试题所给的初始条件进行变换、将试题的模型进行变换等对问题进行变式。把这些相似的问题组合成一个习题群,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熟悉问题的联系区别。通过一题多解,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结构、认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endprint

为能加强错题的订正效果,需要做好错题跟踪。除了网上阅卷后下发标准答案让学生查答案订正外,教师或备课组要准备错题记录本,记载学生的常见错题、典型错题,并要定期对错题进行跟踪。教师可以利用晚自习、周练等时间,通过面批、小练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原有错题的认识是否到位,其知识缺陷是否得到弥补,及时发现依然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方案,落实相关补救措施。教师要善于把错误变成教学资源,及时抓住错误,还原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突破重点与难点。

3.3 炼科学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核心。

首先,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因为审题不慎而造成的失分是最可惜的,因而在讲评课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一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如“最、恰好、光滑、最大、最小、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及重力”等。二是稍微复杂一些的物理试题,中间可能包含若干临界状态,要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清晰地辨别研究对象、分析物理过程、表达出典型状态。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干扰因素的排除、临界状态的提取、物理情景的再现、隐含条件的挖掘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把思考留给学生,从而准确地选取物理规律列出对应的方程式。

其次,要突出物理模型的构建。模型是思维的产物,是物理核心素养之一。因此,要通过试卷课的讲评,提高学生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一是抽象出模型。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或过程都对应着一定的物理模型,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对此问题所展示的物理过程进行抽象简化和近似处理,力求把握模型的隐含条件,挖掘出合适的物理模型。二是明确与模型相联系的物理规律及定理。物理模型是物理规律和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定律或定理都是运用某一特定的模型,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来的。运用时必须明确研究对象是否符合定律所要求的模型条件,如库仑定律、匀变速运动、理想气体等。三是建设模型库。要通过不断地积累尽量健全相关的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分析总结模型的常用思路与解法;加强对经典模型的变式研究,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要关注滑块滑板等连接体、弹簧、传送带、圆周运动等经典模型。

再次,要善于歸类总结。试题做不完也讲不完,如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讲评过程中,可以就某一个物理概念的理解或物理规律的应用先请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再由教师进行提炼概括得出一般规律,起到“秀枝一株,嫁接成林”的功效。一是要引导学生多总结一些题型和方法。每一种题型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与技巧,即使条件改变了,方法也是不变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过的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提炼解题方法,如整体隔离法、微元法、类比转换、图像法、极值法、对称法等。二是要指导学生根据做题得到的经验教训,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规律,总结出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主要关注对应一类题的知识结构、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处理问题的角度等,做好归类、对比,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培养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

试卷讲评课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教学的诊断、纠偏、强化和示范功能,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的特殊规律和学生某一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的实际功效,让学科素养在试卷讲评中再次得到提升,以不断提高此类课型的质效。

参考文献:

[1]李欢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的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何玉平. 高效试卷评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38(11):6-9.

[3]袁梅. 从一堂公开课谈物理试卷评讲[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11):41.

[4]李德芳. 提高高三物理试卷评讲效率的实践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14(43):9-10.

(栏目编辑 陈 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操作策略物理核心素养试卷讲评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
基于践行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的操作策略
中职语文模块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操作策略和效果观察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大数据背景下高效试卷讲评课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
基于科学前概念的教学设计与操作策略研究
提高试卷讲评效率,打造“轻负高质”课堂
浅谈地理“生成性教与学”的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