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好遗忘的角落
——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2017-11-16 00:20沈柳潘利天
剧影月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马修老师孩子

■沈柳 潘利天

被美好遗忘的角落
——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沈柳 潘利天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灰色调低饱和度下每一颗心都是纯洁美好的,人纯真的本性在不同的人面前不同的状态,环境的影响和群体的带动作用其实是巨大的,真诚的电影总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法国电影不同于美国电影,他们使用的煽情总是在平淡中积蓄,在淡淡的语言和行为中一点点的透露出来,在最末处让一切升华,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落幕后尚能令人气息不平,引人深思,令你久久回味影片的意义。

《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电影 马修

每当音乐响起,世界就安静了。白岩松的《白说》里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信仰的时候,音乐也是信仰”。在《Les choristes》这部电影中,音乐却成为一群为题少年的治愈良药,同时也是马修老师找回人生信仰的曙光。在法国乡村的“池塘畔底辅育院”,一群顽劣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几乎组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固定结构。

电影《Les choristes》是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由杰拉尔·朱诺、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影片在2004年上映,有意思的是Les choristes本应是合唱的意思,然而在中文的版本中此影片被译为《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意思就是初中的不升学班,专门给那些调皮捣蛋没有家人管教的差生开设。《放牛班的春天》这个名字是很耐人寻味的。影片以倒叙的手法一开始讲述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晚年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时见到儿时旧友佩皮诺送给他的一本马修老师的日记,从日记里的第一张大合影正式开始回忆儿时在池塘畔底辅育院时被遗忘的日子。

这是一所法国乡村破旧的学校,其实就是被父母亲人遗忘的孩子们集聚的地方,学校偏僻,环境极差,这里校领导只顾自己的升职加薪,对于这群叛逆的儿童采取的是棍棒教育的方法,关静闭、体罚是学校多年来的教育方式,这一方式不但没有起到引导孩子们变好,反而更是变本加厉的与任课老师开展恶作剧,整蛊老师,打残老师,来这所学校任教的老师没有一个是健全离开的,因为没有几个人敢留在这里,这所学校除校长以外就三个老师,都是身兼多职,除上课以外还是医护人员、创库管理、窗户修理工等。马修不知这所学校的现状,他只是带着自己人生的失意来到这里,这里的现状和他的人生一样暗淡,接近老年的他音乐梦想破灭,成为别人口中过气的音乐家,没有家庭和亲人,此时的他也是池塘里的一员,不过他是成年人,他虽然有失意惨淡的人生,但他身上的纯真本性为这暗淡的辅育院带来一丝曙光。

影片总体色调以淡灰色为主,饱和度极低的色彩,以一种朴素流畅的方式讲诉故事,黑、白、灰三色构成影片基调,人物极其朴素的着装,陈旧的学校环境,专政霸道的校长,影片开始,克莱蒙马修来到学校与校长在大厅的见面,从马修的视角一个仰拍的镜头,楼梯上下的距离,威严的哈善校长高高在上,这里的俯拍镜头和仰拍镜头的运用透露一种环境的威严,表明这里的氛围是一种圣神不可侵犯的,以及无法改变的这里的现状和惨淡,哈蒙校长俯视马修,并且斥责他迟到一个小时,这给初来乍到的马修狠狠一击。这也许是他初来乍到的第一天就带上一点点灰色,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还有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学生们在门下设了陷阱,老师在开门的时候眼睛差点被弄瞎,此时应该去医院给老师包扎治疗,让他惊讶的是校长说,幸好没有瞎,不去医院,医院贵。灰色的语言,灰色的环境,甚至此时的空气都有点灰色。他尽力与即将离开的老师询问学生的概况,而即将离开的老师却只字不提,他怕节外生枝错过公交。他只是提醒马修好好记住盖贺克还有莫翰奇这个名字,“他们话虽不多但要特别小心,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临走时回头告诉马修:“对待这些学生,只要一犯规,就处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懂乖乖的守规矩。最后祝你好运,我走啦”。

人有一个惯性就是不管自己走到哪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都会带着自己最重要和热爱的东西,马修也不例外,他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就是他深爱的乐谱。了不起的是这里的学生偷抢了他最重要的东西,当校长质问时他却说没事,为学生免去惩罚,看孩子们惊讶的表情,终于有一个人是爱他们的,不希望他们的调皮受到惩罚,马修庇护他们的行为让这些孩子吃惊,他与众不同幽默风趣。从这里开始这群孩子的春天来啦。此时影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修包容了孩子们犯下的错误,由原本的体罚改成引导。这是他到这里的第一堂课,他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最令人惊讶的是每一个人都写了,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顽固不化的问题儿童,在马修的教导下居然每一个人都认认真真的写下了。每一颗心都是纯洁美好的,人纯真的本性在不同的人面前不同的状态,环境的影响和群体的带动作用其实是巨大的,真诚的电影总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法国电影不同于美国电影,他们使用的煽情总是在平淡中积蓄,在淡淡的语言和行为中一点点的透露出来,在最未处让一切升华,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落幕后尚能令人气息不平,引人深思,令你久久回味影片的意义。

第一天就令马修精疲力竭,他不知自己为何而来,院长让他害怕,这里的建筑让他害怕,就连这里的孩子也让他害怕,感觉随时会取他性命的样子,他是生活里只剩下破旧的房间和头顶上那盏泛黄的灯光。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当然还有诗和远方。就像马修说的凡是不要只看到邪恶的一面。他曾经发誓从不作曲,看到这些孩子用唱歌的方式骂他秃老头,他们不会唱却又非常爱唱,他对自己说永远别说永远,凡是都有可能,这里被美好遗忘的角落迎来不在是以前的犯错,处罚,关禁闭三项内容。合唱团三项实验计划开始,这正是影片的重要内容,它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之光,他们反复唱的歌词“我们是池塘畔底辅育院的精英,正因如此我们才令人伤透脑筋,”这不算是伟大的艺术却能吸引同学,马修开始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伟大的项目总是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院长瞪大双眼告诉马修要是他能组合唱团,那他就是王八,不过此时孩子们已经会唱啦。这种幽默却没有笑的拍摄手法,稳稳的吸引观众眼球。然而每一部影片都将有一个确定的大主题和主要人物,《放牛班的春天》也不列外,合唱团的组建此时的莫翰奇正正在关紧闭受罚,他的内心对音乐有极大的渴望和天赐的音乐天赋。孩子的世界总是天真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时刻总得有点插曲或者捣乱搞破坏的人。孟丹是接近智障的人,被用于研究他融入这些孩子的氛围,他残暴爱说慌,自己的父母是混账就要告诉这里所有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混账,要报复用刀捅老师,孩子们虽然调皮但也不会和这样的人为伍。这一角色的介入给影片矛盾冲突,加深影片的可看性和戏剧效果。必要的矛盾冲突恰到好处,对比反映出辅育院孩子本性天真善良,可以救赎的纯真灵魂,就像马修说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无药可救,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当孟丹。

影片到一半正是高潮部分,一曲温暖的歌曲像海风一样轻轻吹在你的脸上,主人公莫翰奇清脆美妙的嗓音那样美好,此时影片有了天空的,有了蓝色,有了阳光,有了纸飞机和小降落伞,美好从此开始,欢声笑语,校长和孩子们一起踢足球,受伤的老师露出会声的微笑与孩子们拥抱。看这里,别乱动,微笑,拍下了影片故事开始的集体合影。马修说他有六十个小孩,但是他独居,可以想象到他对孩子的爱和他内心的孤独。每次在合唱团连唱时,作为指挥影片中给他打的光都是暖色的黄光,这种暖光打在他身上如此温暖,孩子们齐刷刷的听他指挥,他就像那一束暖暖的光,从一开始一点点照亮这群被美好遗忘的孩子们,这座破旧角落里的池塘底辅育院也开始有了阳光的色彩。这群被说成魔鬼一样的孩子会感谢老师,给老师献上鲜花,维护马修老师,他们深深的被感化。一个过气的音乐家,来到一个被人们遗忘的地方,这样的对比,马修和学生们就是相互给予爱与被爱,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爱得太多太纯洁是会被人羡慕嫉妒恨的,马修也不例外,他不刻意追求名利,他终究还是被校长开除,说他是一个过气的音乐家还妄想当一个教育家,当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实,这些激荡人心的东西却变得弥足珍贵。《放牛班的春天》是我喜欢的文艺片之一,我喜欢这种含蓄而美好的表达,戏不是做出来的,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与它刚好达到内心共鸣。

当这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实和物质的时候,心与心的沟通和关爱恰恰是被人们遗忘和舍弃的东西,马修老师在人生最惨淡的时期走进那个环境严酷被人们遗忘的池塘底,依然用爱心和宽容包容顽皮的儿童,依然用爱走进和行动走进孩子心里,他这一生是伟大的。因为心灵从来不是用来被征服的而是用来走进并温暖的。整部电影传达的是一种爱,就像你不需要懂法语,音乐就是共通的语言,就像歌词有灰暗,有美好,有期待,有生命的炽热。这是一部关于师生的电影,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良师,在你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引导你走向光明将你向上托起,马修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深深的将人吸引,色调的暖暖向人心。

此类音乐题材的电影还很多,《放牛班的春天》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它用爱暖人心,它是著名音乐家内心最宝贵的记忆写照,有真挚的情感,在法国乡村的角落他们没有被美好遗忘。很庆幸在人生宝贵的那些年遇到您,如果没有遇到,我会怎样?我想一定不会像现在这般美好。

(作者单位:江西服装学院时尚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马修老师孩子
生日谜语
马修曾迷上摄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马修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