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对韵母发音的处理原则

2017-11-16 00:42崔佳玲
戏剧之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咽腔字音韵母

崔佳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歌唱中对韵母发音的处理原则

崔佳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在韵母的发音中,有的发音较“橫”;有的发音较“竖”;有的发音“靠前”;有的发音“靠后”;有的声音较“宽”;有的声音则较“窄”,这就不利于形成柔美、流畅且音色统一的歌声。因而,我们需依照汉字的发音规律,再结合歌唱发声的科学原理,在歌唱中将这些韵母采用“横韵母竖唱”“竖韵母横唱”“宽韵母窄唱”“窄韵母宽唱”“前韵母后唱”“后韵母前唱”等办法进行艺术处理。

歌唱;发音;处理

一、横韵母竖唱

“横韵母竖唱”主要是针对构成字腹的韵母或复韵母发音形态偏横的情况而言的。这一类型的韵母有i、e等元音以及个别由它们作介母而组成的复韵母。在歌唱中,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改造,那么它们口型的那种展唇的特点,必将随着字音的延长而使声音形态的横向趋势愈演愈烈,很容易造成“挤”与“卡”的发声弊病。

如果我们将横韵母的字音竖唱,即在不改变韵母性质的前提下,将口腔内的有关发音部位从橫向用力改变为沿上下垂直方向用力,充分发挥后咽壁挺立后使声波快速反射的效能,并建立发声管道,使发出的声音横竖得当、上下通畅、音色柔美,整个音域内的所有声音听来都有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二、竖韵母横唱

韵母中的三个圆唇元音ü、o、u,虽然它们的声音走向比较“竖”与“立”,焦点明确,能构成高位置声波共鸣,但声音比较靠后,容易造成声音暗淡、空虚。采用竖韵母横唱的办法,正好与横字竖唱的方法相反,即在不改变原来韵母性质的前提下,利用横韵母声音较结实的特点,以横带竖,使歌声发出时“有点有面”,富有立体共鸣的效果。

三、宽韵母窄唱

汉语元音中最为典型的宽韵母是单韵母a。元音a舌位低,口腔开度大,声音较宽较响,凡是由a作韵腹或韵尾构成的韵母,都属于宽韵母一类。这种韵母发声时,声波容易从口咽腔传送出来,声音也比较开朗。但这种声音很容易产生横、散、共鸣部位偏低等现象,在髙音声区如果不经改造演唱此韵母,声波几乎很难传送到头腔上部形成髙泛音共鸣。为此,我们提出“宽韵母窄唱”的方法,将口咽腔发声形状进行一番改造,使原来比较横、宽的口咽腔适当变圆些、变窄些,这样,声音形成时的部位就会相对靠后、靠上一点,所形成的声音既保留该韵母开阔明亮的特征,又具有圆润集中、共鸣部位高等特点。

利用混合发声法,也能达到“宽韵母窄唱”的目的。如在演唱宽韵母时,随着音的升高,逐渐加入o和u,使母音变暗变圆,声波便容易送上头腔了。

四、窄韵母宽唱

元音i与ü既是前元音也是窄元音;e是半低元音,由于ě元音经常与窄元音i、ü组合成韵,所以发声时口腔开度也比较小。故此,凡是与i、ü、ě组合成韵的韵母都被称为窄韵母。窄韵母发声时舌位较髙,口腔开度较小,在这种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很容易产生挤压感,影响到嗓音的正常发声,使音质细窄而浅薄,艺术表现力差。

窄韵母宽唱,是指在不改变该韵母基本性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口咽腔前后部的开度,以扩大该腔体的空间。这样,当声波从喉头声带发出以后,在扩大了的口咽腔内能获得较多的共鸣,使原本薄而窄的声音得到美化与加强。换句话说,在保持该韵母原有的口咽腔呈圆、立、竖、窄等自然形态的基础之上,再将口腔适当张大一些,发声通道就变得较为开阔,发出的歌声自然会开朗、通畅。

五、前韵母后唱

根据发声共鸣的一般规律,发音部位靠前的元音,其发声时所获得的声音色调会比较明朗,而发音部位靠后的元音色调就相对暗淡一些。要使韵母发音时的色调统一,使整个歌声产生一种既明朗又和谐的美,就要采用前韵母往后唱的特殊处理方法。

所谓前韵母后唱是指在不影响咬字、吐词准确清晰的前提下,将这些元音(由元音i、e、ü作韵腹所构成的韵母)在口咽腔中发声时的着力点往后调整一点,而字音在口咽腔内的形态基本不变的情形下演唱该韵母。同样,运用在元音i中混入少量的u元音成分的混合发声法亦可达到前韵母后唱的效果。

六、后韵母前唱

由于自然的o、e、u元音,其发音部位太靠近口咽腔后部的软口盖与咽壁肌肉一带,这不利于字音的传送。后韵母前唱,就是将软腭与后咽壁的自然发音形态改变一下,使它们从无意识的用力变为有意识的用力,软腭应比自然发音时提起得更髙些,后咽壁更加坚挺一些。这样一来,元音在口咽腔形成时的部位就会靠前,同时声音也会明亮。另外,当软腭提起后,从软腭到硬腭所形成的空间更利于声波向前集中运送,能增加歌声中的泛音色彩。在后元音o、e、u中我们还有这样的体会:以上这些后韵母,由于其舌位高、音位靠后、声音易向后倒,所以造成音色空、字音不清楚等现象。如果将后韵母在口咽腔内的着力点向前推进,就能使声音穿过鼻腔进入头腔,从“面罩”透出来,获得良好的发声效果。

以上所述的几种协调韵母与发音关系的方法,只是针对各个元音在发音上的不足而言。显然,各个元音均有其发音之所长,歌唱中对具体字音要进行全面、灵活、辩证地分析,应扬长避短地掌握正确规范的咬字、吐字方法,才能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效果。

J616.2

A

1007-0125(2017)09-0094-01

猜你喜欢
咽腔字音韵母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声母韵母
浅谈歌唱中的气息与声音的高位置
单韵母扛声调
浅析声乐演唱技巧中喉咽部的放松方法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发声中要求咽腔打开的重要性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泊船瓜洲》一诗中“间”的字音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