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花脸表演艺术

2017-11-16 00:26韦小兵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旦角花脸行当

韦小兵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团 宁夏 银川 750000)

秦腔花脸表演艺术

韦小兵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团 宁夏 银川 750000)

秦腔花脸是我国重要的表演艺术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范围广阔,艺术形式成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秦腔花脸是秦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表演艺术是秦腔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从秦腔花脸表演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人们更加了解秦腔花脸表演艺术。

秦腔;花脸;表演;艺术

秦腔角色行当的划分,是以中国戏曲传统结合秦腔特点为依据,总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并按照剧中人的年龄、性格、身份、家境等又分为若干具体角色。净角也称“花脸”。因妆扮时采用不同脸谱来塑造人物而得名。净行分大花脸(也称黑头、大净),二花脸(也称毛净),把把花脸(包括娃娃花脸)。秦腔花脸是秦腔的重要行当之一。

一、秦腔花脸演出形式的自由灵活

秦腔表演艺术形式的自由灵活,各种表现手段的综合发展,也给各个行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不像昆曲那样,偏重于生旦两角,而是生旦净丑并列,各个行当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从而使各个行当的表演技巧得以提高。最早秦腔似乎是以旦角为主,旦角在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乾隆年间,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记载陕西秦腔演员绝大多数是旦角,特别是著名的“曲部三绝”,即以艺擅的祥麟,以声擅的小惠,以色擅的琐儿,都是旦角演员。到了清代后期,秦腔则以须生、青衣、花脸为主,丑角的戏也明显增多。秦腔各个行当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各自的剧目中。花脸戏如《杀船》、《苟家滩》、《五台会兄》、《打銮驾》、《赤桑镇》;须生、花脸并重的戏,如《草坡面礼》、《墩台挡将》、《二启箭》;须生、青衣、花脸并重的戏,如《黑叮本》、《二进宫》等。

由于秦腔表演形式的极大自由,各种表现手段的充分展示,因此既能各有偏重,更有综合发展,以便充分发挥各种表演手段的整体效果。在综合发展方面,由于唱、念、做、打的充分发挥,集中表现在秦腔的许多群戏中。以《大回荆州》为例,这个戏京剧叫《龙凤呈祥》,写的是孙权与周瑜定下美人计,骗刘备过江招亲以讨回荆州,结果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在这个戏中,有花脸孙权,二花脸张飞,张飞虽然在最后出场,但他在“芦花荡”一场,既有难度很大的念白,还有表现威武加妩媚的表演。这场戏与赵云的“闯新府”,还经常作为折子戏演出,这在京剧以至其他剧种是没有的。与京剧不同的是,乔国老不是老生扮演,而是由大净(即铜锤花脸)应工,他的几段铮铮作响的道白,使这个人物成为“甘露寺”的主要角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类似《大回荆州》这种群戏,充分体现了秦腔花脸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效果。

二、秦腔花脸表演艺术风格

秦腔花脸表演艺术的慷慨激昂风格,应当说形成是比较早的。据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都门纪略》记载,时有北京皮黄戏班,有同一故事的两种不同演法,一个名叫《庆顶珠》,萧恩由花脸扮演;一个名叫《打渔杀家》,萧恩由老生扮演。其实,前一种演法直接来自秦腔梆子戏,后一种演法是皮黄戏改的。秦腔的萧恩,勾粉红老脸,挂白满,戴草帽圈,一副渔民打扮。用花脸来演萧恩,表现这位江湖老英雄的反抗性格,较之于皮黄的老生扮演显然要强烈得多。秦腔的这种演法,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不叫《庆顶珠》,也不叫《打渔杀家》,而叫《杀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演法,不只是一出《杀船》的萧恩,还有其他角色,似乎成了一种规矩。比如《甘露寺》的乔国老,吴国太相女婿,戏中刘备主唱,表明身世;而乔国老为了成全这门亲事,就在国太面前极力渲染性地介绍刘备以及他手下的将相。因为乔国老介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插在刘备唱段中间,所以剧中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段又一段道白。这几段道白,不仅曲调铿锵,节奏性强,极富渲染性和感染力。这个戏也就成了以乔国老为主的道白戏。

《抱琵琶》(京剧叫《琵琶词》)的王延龄,还有三国戏中的老将黄忠等,秦腔由花脸扮演,而京剧由老生扮演。秦腔的这种不勾脸而由花脸扮的演法,大概与乔国老、王延龄乐于成人之美的性格分不开,也和秦腔花脸更能发挥其慷慨激昂的风格不无关系吧!秦腔花脸戏更显粗犷,如《火焰驹》的艾谦,《绝龙岭》的闻太师,《黄河阵》的赵公明等,仅其登场亮相时,或执马鞭,或执双鞭,或执钢鞭,台步威武,动作雄健,再配以大锣大鼓、大号嘶鸣的音响,一把彩火从上至下或从两腿间飘然喷出,既烘托出人物的豪迈气概,也将整个舞台气氛渲染得极其热烈火爆。

三、结语

任何艺术门类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秦腔花脸艺术也不例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里,历经风雨,终究迎来了它新的一面,并且在时代的要求中,发挥着它所承载的艺术性。

[1]赵家瑞.从西府秦腔源探古“西秦腔”[J].当代戏剧,2007(02).

[2]王保易.漫话秦腔脸谱[J].当代戏剧,2007(03).

[3]张晋元.秦腔丑角与顺口溜[J].当代戏剧,2007(04).

[4]张利峰.浅议秦腔花脸的继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6(24).

[5]文丽娟.秦腔演唱的气、字、声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J812.1

A

1007-0125(2017)15-0037-01

猜你喜欢
旦角花脸行当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有猫如弟
“花衫”行当考辨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花脸一朵朵
当了一回“花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