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民族电影产业研究

2017-11-16 06:10李占喜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电影文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美学广西民族

李占喜(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一、先引进再走出,修于内美

(一)广西民族电影裹足不前的现状和问题

从早期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如郭宝昌的《雾界》、李小珑的《神女梦》和《鼓楼情话》来看,民族电影数量不多,特色不鲜明,创作时间较为久远。此外,广西电影的数量也不多,如《一个和八个》《黄土地》《血战台儿庄》《百色起义》《周恩来》《长征》《碧罗雪山》和《夜莺》。这其中,走中外合拍道路,也许最成功的只有《夜莺》。张艺谋早年离开广西电影制片厂去北京发展的经历也说明了我们的环境里缺少的是人才,以及创作与制作团队。

一带一路背景下,思考广西民族电影如何走出去是必然的时代趋势。但是鉴于我们身处西南边陲,不是因为财力问题,而是因为人才的短缺和不内流,导致我们的电影产业发展一直裹足不前,发展缓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的电影走出去是比较艰难的,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如文化差异、国家关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审美认知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另外,不得不承认,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广西仍然存在着很多低素质公民,也是阻碍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因此,唯有提升自身的品位和修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二)先引进后走出就是主动出击

笔者认为,我们的电影与其先走出去,还不如先引进来。首先,通过宽松的政策和较为优厚的待遇,吸引一批有志青年或退休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通过他们的个人经验和人际关系,吸引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前来广西发展。其次,广西发展民族电影产业的硬件设施齐全,IMAX民族影城的建立,广西电影集团的中外电影合拍,庞大的高素质消费群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活动等,对于发展民族影视产业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力。最后,自治区政府对于发展电影产业的政策较为开明,城市开发和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以上这些对于发展民族电影可谓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二、建立电影美学课堂的重要性

“电影艺术对于其他艺术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电影艺术是群众思想的产物,提高群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实质上意味着提高世界各民族的智力。”[1]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要求我们对于美的追求总是合乎人的规律而发展。电影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程和提升国民的综合素养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们急需培养群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对这种最足以左右群众趣味的艺术发生影响和作用。”[1]建立电影美学课堂,逐步形成良性互动、交流、展示、倾诉、表达的个人平台,让他们感受到个人价值和精神力量,完成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评判标准,既区别于虚拟网络,又有别于电影院的单线灌输。在培训课程中,借助电影美学、电影艺术发展史、电影影视摄影与制作等多专业特色培养社会电影爱好者,以少带多,以点带面,培养广西人对于电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进而为下一阶段发展广西的民族电影打下基础。民族电影崛起之后,对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势必会引起政府的广泛关注,进而为建立电影产业园提供良好的资源。

“为什么不指导群众去欣赏影片呢?第一所设有电影艺术理论课程的艺术学院是1947年在布拉格创立的。群众经常听到别人谈到各种艺术,但这些知识对他们说来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他们平时既不读文学作品也不看画。然而这一批经常看电影的群众却得不到任何指导,谁也不去指导他们如何欣赏电影艺术。”[1]巴拉兹·贝拉前卫的早期电影美学意识,无意为本文建立电影美学课堂给予更多的启示意义。

大众通过对电影美学课程的鉴赏,实现对广西城市市民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进而培养电影相关方面的受众和能够正确理解和衡量真善美的心灵,实现电影对人的审美教育的功能。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重新振兴广西的民族电影,实现广西民族电影在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双赢。

电影艺术是一种视觉文化,通过自身独特的视听元素完成人类话语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美是客观现实带给人类意识的一种主观经验,美有它自己的规律,也是人类意识的一般规律,不是纯主观的。”“主体(艺术文化的承担者)的感受能力不仅在艺术的影响之下有所发展,而且很可能正是影响的产物。”“电影艺术的丰富内容促进了人类欣赏和理解影片的能力。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语言、新的感受能力、新的理解能力和新的文化在群众中发展。”[2]巴拉兹·贝拉早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就已经深入地认识到电影作为声画艺术独特的传播属性和意识形态的价值意义。经历了历史和岁月的洗礼之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影像到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在艺术的大花园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影视视听元素的紧密衔接为当代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感知。首先,声音在影视艺术中包含着人声(独白、对白、旁白、画外音和同期声)、音乐(不同的音乐类型对于不同题材的电影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抒发导演个人情感、渲染画面氛围、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彰显着一种内在的合乎人类审美意识的美的张力)和音响(包括自然音响、背景音响和动作音响,不同的音响和音乐一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不同的景别对于刻画主人公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以中近景较多,特写作为作品的主线对于彰显主题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再次,镜头按照动静包括固定镜头(长镜头、短镜头和空镜头)和运动镜头(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和晃镜头);按照时间划分,长镜头(10s~10min)和短镜头(0~10s)。镜头是电影的最基本单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对于叙事和蒙太奇的剪接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多领域的深入交流和学习,电影3D特效越来越生动逼真,造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审美的外界刺激,从而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对于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和修养,电影无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被称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巴赞的现实主义电影观是对“蒙太奇至上论”的挑战。他提出对蒙太奇用法的种种限制:“想像的内容又必须在银幕上有真实的空间密度。在这里,蒙太奇只能用于确定的限度之内,否则就会破坏电影神话的本体论。”“若一个事件的主要内容要求两个或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应当被禁用。”[2]存在与消解、建构与解构,没有了Montage和Long shot任何一个,现代电影都是无法顺利发展的,而不是为了建构长镜头理论偏颇地对蒙太奇进行全面否定。

广西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落后。通过电影美学对社会人士进行审美教育,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对于美的评判标准,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市民。“真水无香代表的这种境界,是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种境界。应当看透一切功名利禄,远离一切世事纷繁,杜绝一切尔虞我诈,甘食粗粝,不染纷华,修美于内,探求天道。中国人的文化,正如滋养生命的水,视之无色,嗅之无香,然而却源远流长,蕴含生命的真意。”[3]我们身处喧闹的市井之中,唯有修于内美,方可显示出生命的真谛。唯有提升自身的内涵,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建立电影美学课堂,让艺术创意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让文化带动产业的发展,让美深入大众的内心,着力对广西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良好的保障和前提,进一步建设美丽南宁和建立国内整体文化素养和审美标准较好的现代城市。

三、电影美学课堂建立的步伐

利用广西的现有地域文化资源,让广西城市市民借助电影特殊的手段在电影美学课堂中学习美的事物和个人分享,让生活在快节奏城市里、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淡的人们有一个展示自我、分享自我的平台,给予他们倾诉内心对于美的事物的真实看法和理解的机会。笔者建议,首先要培养广西市民的鉴赏能力,培养电影广泛的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广西本土的市民自我表达,还要充分带动国内外来广西学习的学生的话语诠释;其次要通过政府行为加大对广西电影集团的支持,通过一带一路大背景拉动广西民族电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公关和文化交流,电影美学课堂就是这一交流最有效的方式。通过民间的参与逐步扩大为国家层面的交流,继续加大中外电影合拍的步伐,通过合拍,展现我们国内最先进的电影观念、电影市场和电影价值。最后扩大规模进行国内或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商业招商和广告投放,对各行业进行广泛合作,无形之中促进广西电影产业的良好发展。

完善内部科学的管理与运作机制,设置电影美学鉴赏课堂,邀请国内外电影专家授课与社会市民自我表达,完成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按照市民的文化程度划分不同层次的群体,长期开展电影美学的鉴赏课程。加之商业化的操作手段和社会公益性的系列活动,从本质上提升广西市民的整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从而为实现建设美丽南宁的伟大目标起到助推的作用。

四、广西民族电影发展的几点建议

首先,通过深入公关,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合拍步伐,通过深入的合作,取长补短,增进了解和文化认同,消除文化隔阂,展现我们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强国的雄厚实力。其次,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电影美学课堂的建立,逐步完善自身,吸引外来人才,完成对民族电影产业的发展。再次,我们的民族电影也要创新题材,融入现代广西发展的城市文化符号,融入现代人的观念和社会现象,展现现代广西少数民族的现代文化观念和先进文明,打破大众受到的民族电影旧的传统、老电影品牌的束缚和消解大众审美上的疲劳。最后,电影节、电影周等活动,要延长活动周期,发动民间团体的参与力量,逐步完成一种不是以政府行为主导的,而是民间自发完成的、积极参与的活动。

为什么电影技术最早诞生于法国,电影却流行完善于美国呢?“电影是唯一在资本主义时代产生的艺术。美国的思想意识并不受古老的美学传统和文化传统的束缚,保守的法国资产阶级把其他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产物奉为一切艺术的绝对标准和唯一典范,这种观点不利于欧洲电影艺术发展的环境。”[3]看来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打破空间规则,突发奇想,创造出广阔的视觉空间,与中国画早期对其的影响密切相关。考证美术史料,明清之际,中西绘画之争端这一思想造就了20世纪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艺术,如今成为世界顶尖的好莱坞电影产业城。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思想意识一定不能被传统文化所束缚,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更高的视野去洞察新的时代变迁,用新的姿态来拥抱新的社会机遇。

五、结 语

“人类意识的社会普遍性内容与精神个体性形式,艺术是能动把握人类现实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4]电影是传达意识形态的最有效的工具。当下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孤独,更多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电影美学课堂给予大众一定的个人展示的平台和有效沟通、倾听内心的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留学生、专家、政府首脑和国内传媒人的互动交流,将逐步演绎成长期的一带一路各个国家的发展课程,势必对于发展广西的民族电影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美学广西民族
仝仺美学馆
我们的民族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多元民族
纯白美学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妆”饰美学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