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撒娇女人最好命》看彭浩翔创作模式

2017-11-16 06:10湖南工业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电影文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张慧志强文化

罗 莉(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彭浩翔的电影是现代都市文化的结晶体,用独特的视角反映着现代社会文化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彭浩翔常被人称作“鬼才”,是因为他的电影里充满了看似不可能共同存在的各种元素,像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却又意外地得到了平衡。彭浩翔的电影中既有情感的温暖,也有人性的丑陋;既有爱情的美好,也有恐怖元素的惊悚;既有现实社会的真实,也有理想世界的梦幻,所有这些都能同时存在于他的电影当中。如果我们将“志明与春娇”系列看作是彭浩翔最成功的个人代表作,那么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则可看作是彭浩翔北上内地拍片的代表作,地域的变化也改变了其电影的文化特质,不再是关于香港的“浮世绘”,而是探讨了内地文化的某个层面。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也反映出彭浩翔电影创作是有着固定的创作模式的。

一、大众文化与社会现象是彭浩翔电影的核心

彭浩翔的电影创作是一种彻底的都市文化创作,他通过对大众文化的感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来描绘展现现代都市人的工作生活、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彭浩翔的电影因此具有浓厚的都市风情,拥有丰富的文化符号,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林立的香港城市景观,逼仄幽深、色彩斑驳的澳门老城区街道小巷,现代北京的水泥森林都市景观,等等。这些都成为彭浩翔指代都市文化环境与底蕴的城市景观,他用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表现着人们的一切选择、生活方式、精神世界都与文化环境有关,人类并不是脱离环境和文化而存在的个体。

正如电影《志明与春娇》描述的是2007年香港政府颁布“公共禁烟令”之后,对“烟民”生活激起的层层波澜。彭浩翔将“吸烟”当作一个文化现象来看待,从中更是提取出了浪漫唯美的诗意,经由吸烟这样一件对于普通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彭浩翔将社会与人建立了一个微妙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任何的社会变化都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于是,我们进一步可以看到,彭浩翔多年来编写的剧本、执导的电影都围绕着现代香港社会现象与大众文化展开的,彭浩翔对于香港社会形态、香港大众文化、香港人的社会心理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徐克和陈可辛等导演纷纷北上内地拍片的大环境之中,导演彭浩翔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北上的“拍片迁徙”大潮,于是一部极其“香港”、极其“彭浩翔”的《志明与春娇》衍生出了续集作品《春娇与志明》——这样一部“内地化”的电影。但是,《春娇与志明》依然有着“港式味道”,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增加了春娇与志明对彼此的怀念,周遭依旧是熟悉的高楼大厦和KTV。

直到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彭浩翔才完整地表现出基于内地文化的创作特征,这部电影里的爱情模式不再是“港式”的,而是从内地社会问题和婚恋现象着手,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内地文化特征。简单来说,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是一部关于“女汉子”的爱情奋斗史。性格豪爽的“女汉子”张慧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暗恋呆萌宅男龚志强,二人从大学时期开始就以朋友的身份相伴左右,直到二人毕业工作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这种暧昧不清的关系就在龚志强结交了新女友的时候遇到了危机。张慧在闺蜜团的助威下,决心重新夺回龚志强,然而“女汉子”张慧与台湾“软妹子”蓓蓓的“交锋”必定是一场不堪的“战争”。

张慧、龚志强、蓓蓓都是现代都市人的代表,张慧身为一名女性却拥有男性的性格,龚志强虽然是男性却比女性更为优柔寡断,蓓蓓作为台湾“软妹子”深知“撒娇”是女人的必杀武器。如同张慧一样的女汉子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女性在工作的过程中与男性有同样的生活压力和职业困扰;而台湾软妹子蓓蓓则是近年来人们愈加关注台湾文化的映射,温柔可人的台湾女孩与“女汉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台湾文化近几年在内地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内地谋出路,这种与内地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龚志强对这两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的选择,也表现出中国男性对女性的普遍审美心理。

二、居高临下的男性主义叙事视角

彭浩翔的电影始终是从一个极为男性主义的角度叙事的,从故事内容到表述形式,都极为男性化,即便是塑造了多个成功的女性角色形象,男性依然是他电影的中心。女性始终是作为男性的陪衬出现在电影中,抑或是无论这名男性人品有多差都会有女性对其一往情深,彭浩翔始终以男性主义的视角探索这种心理。

在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当中,张慧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暗恋龚志强,有着男孩性格的张慧和内向宅男龚志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在大学时期几乎都相伴在彼此左右,虽然不是男女朋友关系,但是更胜于男女关系。龚志强始终在享受这段暧昧不明的两性关系带来的安全感之中,越是知道张慧对自己好,越是对她需索无度,任性地享受着张慧的爱意。直到二人大学毕业,又进了同一家公司成了同事,二人依然维持着这种关系,张慧默默地守候着龚志强,而龚志强越来越开朗,事业也走向成功,张慧面对依旧单身的龚志强,天真地以为这种关系也并没有什么不合适。

直到有一天,龚志强跟张慧说自己交了女朋友,对方是个说话酥软、身材火辣的台湾女孩,这让女汉子张慧乱了手脚,有如晴天霹雳一般。面对自己守护多年的龚志强,轻易地就被一个台湾“软妹子”抢走了,张慧十分不甘心,于是在闺蜜团的协助下,企图转变自己的女汉子形象,成为一名会放电的真正的女人,将龚志强重新抢回。于是,女汉子张慧以成为一名会撒娇的女人为努力方向,以最终让龚志强爱上自己为目标,展开了这场“求爱大作战”。

从彭浩翔的经典作品《志明与春娇》中,他的男性主义思想就可见一斑。余春娇和张志明在街角一起吸烟时认识,当时春娇有一个交往了五年的男友,只是感情早已由浓转淡,二人不谈婚姻,只有每天的猜忌、抱怨和争吵。片中的余春娇要比张志明勇敢,她主动与张志明接触,为了他与交往了五年的男朋友分手,明知道张志明可能是个“花心大萝卜”却依然勇敢踏出了第一步。然而,张志明称自己从高中开始就没长大过,意味着他的心智仍然不成熟,不能像一名成年男性一样有担当、肯负责,他不希望感情和生活有太大的压力,有着“游戏人间”的生活态度。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外表帅气、内心幼稚、缺乏担当的男性,却令余春娇为之疯狂,在不断试探、碰壁、再试探之后,依然想要尝试和他在一起。

彭浩翔在《志明与春娇》中的男性主义思想在《撒娇女人最好命》中依然如此,不想负责、享受暧昧的龚志强何尝不是另一个极端版本的张志明。龚志强面对台湾女孩儿蓓蓓的撒娇攻势无力抗拒,轻易地跟她同居,但是他依然想要和张慧维持好朋友关系,希望张慧能够接受他和蓓蓓交往的事实。直到最后,龚志强受够了蓓蓓的娇弱、甜腻,意识到张慧能够给予自己更多,与蓓蓓分手,终于对张慧告白,张慧欣然接受。彭浩翔在此也是以绝对的男性主义思想,消解了张慧代表的女强人的女性主义,兜兜转转之后,无论自己清楚真正的龚志强是怎样的“渣男”,却依然愿意“飞蛾扑火”。

三、冷静剖析两性关系真相的叙事内容

从《买凶拍人》开始,彭浩翔就在探讨都市男女的两性关系,从精神到肉体,从肉体到精神,鞭辟入里地探索、描绘着一段段男女关系。在彭浩翔看来,对于爱情这个命题而言,男性与女性有着截然不同的出发点,男性首先想到的是性,且害怕承担责任,不想有任何压力;女性则先想到的是爱情,且要稳定、长久的恋爱关系,对未来也有一个粗略的想法。都市男女的爱情都是充满谎言的,也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彭浩翔早期的香港电影中,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更是如此,充满了扭曲而疯狂的想法。

《撒娇女人最好命》是彭浩翔根据罗曼夫的情感书《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改编成的电影,借“张慧倒追龚志强的故事”探讨了“会撒娇的女人是否真的最好命”这一命题——很显然不是。蓓蓓是一名彻彻底底的台湾女孩,有着温柔的性格、嗲嗲的声音、性感的身体、柔美的容貌,撒娇是她的撒手锏,是内地男性心中标准的台湾女孩形象。身穿热裤的蓓蓓与龚志强在车上邂逅,映入龚志强眼睛的首先是一双超长的美腿,接下来是令人浑身酥软的嗲声嗲气,龚志强对蓓蓓的一见钟情其实是性冲动导致的结果,这依旧是彭浩翔既定思想中的男性以性为先的观点。龚志强对蓓蓓宠爱有加、言听计从,甚至满足了蓓蓓的要求,与龚志强口中的“最好的朋友”张慧一起吃饭,最终却由于“怎么可以吃兔兔”三人闹得不欢而散。龚志强与蓓蓓关系进展迅速,相识不久就已经同居在一起,龚志强虽然一直是个书呆子的形象,却依然是“先性后爱”,仍然符合彭浩翔头脑中的既定男性形象。

张慧则符合彭浩翔头脑中既定女性形象,她们勇敢、善良、渴望长久的爱情,性很重要,但绝对不是爱情的全部。因此,张慧才可以在大学四年时间里一直与龚志强厮守在一起,能够不交男朋友,始终将龚志强当作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外表强势的张慧实则内心脆弱,促使她始终沉浸在这段虚幻的男女关系中的是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害怕失去龚志强,担心一旦将二人的关系戳破就会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张慧宁愿沉浸在这种虚幻的关系中不能自拔。她天真地以为自己会和龚志强就这样一直相互扶持走下去,过完这一生。台湾女孩蓓蓓的出现无疑粉碎了张慧的美梦。

张慧宁愿牺牲自己的理想,也不曾想要改变过自己的性格,“女汉子”是保护她柔弱内心的坚硬的盔甲。在闺蜜团的怂恿下,张慧想要放手一搏,成为像蓓蓓一样会撒娇的女人,希望龚志强能够看到自己作为女性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但是,她的心思早就被情场老手蓓蓓看在眼里,蓓蓓借二人独处的机会彻底卸下了柔弱的面具,冷冰冰地告诉她根本就是在玩弄龚志强,在她眼中张慧在龚志强心里有一个不可取代的位置,这如同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面对不愿意承担责任、始终无视自己的龚志强,张慧辞去了工作,想要回到杭州读研究生,重拾自己成为雕塑家的梦想。此时的龚志强面对张慧离开的现实,才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来是如此依赖她,自己能拥有今天的一切都是张慧的成全,他真正明白自己需要的是张慧,而不是只会撒娇的蓓蓓。彭浩翔将张慧和龚志强的两性关系最终落在了价值的取舍上,龚志强无疑成了现实主义者,做出了一个基于现实的选择,张慧最终也没能成为龚志强心中的完美女性,而是一个无法取代的“家人”。龚志强在影片结尾对张慧表白时的一句“我认识到我自己的需要了,我其实就是个gay,我喜欢的就是你”,令人哭笑不得之余,也让人看到了彭浩翔冷静剖开的两性关系的内部——利益的权衡。“会撒娇的女人会不会真的好命”,彭浩翔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会撒娇只会让女人的生活过得顺利一些,人生少走冤枉路,不浪费时间,但是真正实现男女关系平衡的决定权在男性手中,女性的价值才是决定两性关系的主导因素。彭浩翔既表现出对于这种近乎冷酷的男女关系的冷静审视,也潜藏着对这种充满价值取舍的两性关系的批判,这种冷酷批判的方式始终存在于他的电影创作中。

猜你喜欢
张慧志强文化
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进行时”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习“集合”,学什么
谁远谁近?
Analysis of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ies Using ERA-Interim Data for the Period 1979-2013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y Estimated by Three Analytical Models over a Subtropical Coniferous Plant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Thrombelast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fter closed lower limb fracture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