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思考

2017-11-17 08:56常丽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高等教育经济发展

常丽

【摘 要】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需求,势必对地方本科高校提出了转型的要求。地方高校转型不仅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教育系统的一种分化。因此推进高校转型是目前各地方高校必须面对并且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校转型;经济发展

自从2014年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人们有了一个新的关注点,那就是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划和部署,采取试点推动和示范引领等方式,1999年后新成立的六百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院校转型,将办学重心逐步转为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进入新的时代以来,高等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入了大批人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见,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还主要停留在专科阶段,高技术技能人才比较匮乏,不能满足我国产业转型与发展对之提出的要求,同时现在高校在读学生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学术型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必然要走向多样化的发展之路,加大本科层次职业技能培养的力度,重点培养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推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1 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校转型的要求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为其输入各类人才的高等教育必然进入这种转型发展阶段。因此经济社会的转型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不再是以往单一的学术型人才。现代的产业结构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性综合素质高,集成化能力强的人才,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相应发生调整,

使之融入各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并且使高等教育真正得能做到支撑起各地方的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重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性的技术技能人才,是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方向。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研究,产业结构在转化过程之中,在本质上是对劳动力,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配整合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在克拉克提到的所有要素之中,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必然是人力资本,同时人力资本也是产业结构转化的重要基础。它在结构,数量和类型上与产业结构是否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转化的效率,也是社会失业率日益增加,经济波动和造成收入差距逐渐变大的重要原因。地方高校转型是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办学模式的改变。简单说就是从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化到培养技术性人才,并且这种转变要符合社会与自身发展的需求,遵循企业生产发展规律,行业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地方高校的转型是在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去适应社会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由学校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型,解决大学生毕业之后结构性的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2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1999年后新成立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上相对来说会弱于“211”高校和”985”高校,与此同时在处理专业服务与就业压力等问题上又不如高职院校有优势,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因此对于转型发展有比较强烈的诉求。

目前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学术上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比例在2:8。这种比例相对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来说是科学的。欧洲许多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例如,在荷兰,芬兰,德国,瑞士等国家,此类应用技术型的学校相对较多,这些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也处于世界前列,同时失业率也较低。在国内,人们传统的思想普遍是“重学轻术”,并且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待遇总体不高,有些工作岗位的环境不善,因此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的总体社会地位不高,由于人们对这类教育的认可度不高,造成家长和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一般不会考虑此类学校,以至于影响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招生和它的发展。但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發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整个社会也逐渐认识到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与学术型高等教育体系应属于同一教育层次,没有高低之分,二者没有层次之分只是教育类型不同而已。

如何去划分高等教育体系,不应该是简单的去划分高等院校的类型,而应该是准确的描述高等教育的性质。使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必然应势而生。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困境的解决

现代职业教育现在存在着断层的问题,没有开设专业硕士或是专业博士。在传统意义的职业教育框架内,学生的学历到了高职和专科之后就无法往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方向发展了,这个就被人们称之为“断头教育”。因此,就会给人们带来这样一种误解:高考失败,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专或者是高职。因此在大家传统的观念里面,人们都会去用学历的标准来评价人才的规格。势必极大的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求大量的实践操作能力强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从而产生了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它没有了层次的限制,而是将教育类型化了,也就是说,在目前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基础之上,还会出现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这个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类型而不会是层次。这一体系的搭建为职专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职专的学生也有机会读硕士考博士,能够去培养更高端的技术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在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会具备科研理论能力,能够创新。

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去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困境的迫切要求。如何去实现教育现代化,最基本的是要去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特别是要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办学封闭化,重规模轻特色,重数量轻质量,办学封闭化的问题。打破了原来职业教育的“断头路,终结性”的格局,使普通的一线工作者具有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地方高校转型即是一大契机。通过这种转型发展,推动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伴随劳动者职业发展的教育——就业——再教育顺畅的终身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晓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3).

[2]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3).

[3]应用型本科等同于本科高职吗?[N].中国教育报,2014—03—31. [4]张应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两个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5]焦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访《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孟庆国[N].中国教育报,2014(4).

[6]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 Macmillan,194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高等教育经济发展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