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困境

2017-11-21 05:18王永友潘昱州
社会观察 2017年10期
关键词:重构传统文化

文/王永友 潘昱州

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困境

文/王永友 潘昱州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是文化自信之基,对形成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化自信首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自信离不开在当代社会的成功重构。传统文化重构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而是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加工再创造,促进传统文化结构重组和功能创新,实现创新性继承和适应性发展,这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自信的根本。但是,当前传统文化重构面临准确定位难、结构确定难、内容甄选难的困境。只有厘清这三重困境,才能正确认知传统文化,跨越文化自信的深层障碍,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推动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体发展与有机融合,以全面的文化自信凝聚中国自信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重构准确定位难

传统文化重构的准确定位,是要明确重构之后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在整个国家文化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与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什么关系,同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有何联系,这是文化重构的前提。对传统文化重构的准确定位,既不能离开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谈重构,也不能离开近代以来科学的蓬勃发展谈重构,更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谈重构。

(一)五千年文明史导致的“文化自负”心理难除

“文化自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唯我独尊、唯我独优、唯我独大的态度和心理,认为传统文化什么都好,是对传统文化的过度自信和盲目自信,对传统文化重构的准确定位形成严峻挑战。一是无论何种境遇下,中华文明前进的步伐从未中断,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历史与超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成为国民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本,导致人们形成了中华文化“唯我独尊”的自负心理。二是中华文化有超强的包容能力与同化能力,能够将各种外来文化融入自身,导致人们产生了中华文明优于西方文明的价值预设,进而形成中华文化“唯我独优”的自负心理。三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文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面对现代文明总想从中华文化库存中找到证据以证明古已有之,导致人们形成了“唯我独大”的自负心理。

(二)近代科学发展引发的“文化自卑”心理难破

“文化自卑”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蔑视、怀疑与否定的态度和心理,认为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度不自信与妄自菲薄,严重妨碍文化重构的准确定位。一是中国的发展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而非中国的事实,使人们不得不反思: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为什么却一次次败给夷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华文明,为什么没能促使近代科学的产生?近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落后”的夷人文明?这样的反思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自我怀疑,从文化自负滑入文化自卑,认为传统文化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面对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招致挨打的事实,人们在反思中将原因归于传统文化的保守,希望借用西方文明,引进“德先生”“赛先生”来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自我蔑视”,滋生了文化自卑心理。三是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科学技术与西方差距大的事实,人们将原因归于传统文化重思辨轻实证、重技术轻理论、科学精神不足、创新文化缺失等,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否定”,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妄自菲薄,滋生了文化自卑心理。

(三)当代价值多元催生的“文化自迷”心理难移

“文化自迷”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选择困惑、文化功能的认知迷茫、价值判断的标准迷失等态度与心理,在传统文化面前迷了方向,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认知的不确定性反应,使得传统文化重构的标准、方向难以确定。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宪政民主、公民社会、普世价值等西方价值观念大举入侵,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和煽动性,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表现出选择困惑,不知道究竟应该选择什么以及应该如何选择,进而陷入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自我迷茫状态。二是改革开放后,西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等多元社会思潮,以不同向度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社会传统价值观,导致人们长期坚守的传统价值体系瓦解,是非观念越来越模糊、价值判断标准越来越失范,不知道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标准,人们在价值多元中渐渐迷失自我。三是当代中国一些封建文化残余思想死灰复燃,专制糟粕、迷信风俗、流氓习性、厚黑人际卷土重来、沉渣泛起,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凝聚民心、教育引领、促进和谐等功能的认知感到迷茫,不知道传统文化究竟是推动了社会进步还是阻碍了社会发展,陷入传统文化的自迷困境。

传统文化重构结构确定难

传统文化重构结构的确定,是要明确重构之后的传统文化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结构的“破”“立”关系以及在今天的中国文化结构中应处于何种地位,这是文化重构的关键。确定传统文化重构的结构,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破”“立”关系以及在中国文化中所处地位、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关系等的正确认识。

(一)“破”“立”分离导致重构过程中解构与建构统一难

解构与建构都是传统文化重构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环节。解构需要打破传统文化原有结构,剔除过时的、错误的文化要素;建构则需要对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各类文化要素进行重组。可见,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伴随着传统文化的“破”与“立”,而重构过程中的“破”“立”分离导致解构与建构难以统一。一是只“破”不“立”导致重构偏于解构。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成为文化发展的主线。这种“批判型”文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对传统文化体系的拆解,只偏于解构根本无法实现传统文化重构。二是不“破”不“立”导致重构疏于解构与建构。改革开放后,文化发展以学习和借鉴西方为主,传统文化处于边缘化。这种“引进型”文化发展路径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既疏于解构又无建构使重构无从谈起。三是只“立”不“破”导致传统文化重构偏于固守。新世纪以来,“国学热”兴起,人们迫不及待要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传统文化好”的认知使人们不去对传统文化及其深层结构进行系统反思和全面剖析。这种“盲目型”文化发展路径眼里全是传统文化的优点,只有固守而无解构使重构任重道远。

(二)传承传统与学习先进的矛盾导致稳定与开放协调难

传承传统与学习先进同样是传统文化重构的重要任务与重要环节。传承传统的重要特征就是追求稳定,学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就要求必须开放。传统文化重构的过程是一个传承传统与学习先进的矛盾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稳定与开放的协调过程,而重构过程中传承传统与学习先进的矛盾导致稳定与开放协调难。一是传统文化超稳定的文化结构既缺乏弹性又易于扼杀新生事物,导致人们形成了保守求稳的文化心态,而改革开放又要求人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以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现实,这就造成追求稳定的传统心态与快速多变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以关系代替契约,以人情代替竞争,而改革开放要求人们打破熟人社会的限制,迎接以规则与秩序、法律与制度、自由与平等为主的法治社会,这就产生了熟人社会的实际运作与法治社会的有效运转之间的差异。三是伦理本位的传统文化重义轻利,是人们的行动哲学和伦理导向,有效维护了农业社会的稳定,而改革开放要求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效益至上理念、对待义利关系准则,打破传统文化潜意识里对“义”偏执的遵循,这就造成了重义轻利的理想与效益至上的理念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差异、冲突,使得传统文化重构过程中结构的稳定与开放协调难。

(三)守护传统与追求理想的差距导致主补结构融合难

坚守优良传统与追求远大理想也是传统文化重构的重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追求远大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理应成为今天文化结构的主结构;坚守优良传统,弘扬传统文化,便成为今天中国文化结构的补结构。传统文化重构必须在主补结构的基本框架之下,力图使补结构对主结构形成支撑、完善和补充,促进主补结构的深度融合,而重构过程中守护传统与追求理想的差距导致主补结构融合难。一是坚守传统是希望恢复传统文化的辉煌,但对现代化的追求必然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结构与主导文化,传统文化只能作为补结构成为国家主导文化的重要补充。这一坚守传统的执着与追求现代化理想的差距,使人们难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二是坚守传统是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保护,是增进民族认同、保持文化特色、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手段,而融入全球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相遇”,文化的民族性与文明的现代性屡屡碰撞。这一坚守传统的情怀与融入全球化理想的差距,使人们难以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三是坚守传统是对众多濒临灭绝的技艺文化与原生态文化进行保护、发掘、传承和弘扬,而现实中一些非遗传承人等普遍清贫,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相去甚远。这一坚守传统的清贫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差距,使人们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立起来,导致主补结构融合难。

传统文化重构内容甄选难

传统文化重构的内容甄选,是要明确重构之后的传统文化应该有哪些内容,应该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选择,这些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关系,这是文化重构的重点。甄选传统文化重构的内容,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完整解读、现代性挖掘以及对传统文化误读的客观纠正。

(一)保持文化完整与现代转型诉求的错位导致内容取舍难

对传统文化的完整解读与适应现代转型诉求,都是传统文化重构内容甄选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重构既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不能脱离时代需要进行现代性转换,必须在把握完整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和现代转换,而保持文化完整与现代转型诉求的错位导致内容取舍难。一是以保护文化的完整性为由拒绝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中,片面性理解、泛娱乐化表达等使得人们认为现代转换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便以保护完整性为由,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诉求束之高阁,导致转换者对重构内容的取舍困难重重。二是以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为由否定传统文化。文化的现代转型需要从“外源性”向“内源性”发展,但人们却以不适应现代化需要为由,只见其反现代性要素,忽视其非现代性因素与类现代性因素,否定现代转换,倡导以西方文化替代传统文化。三是以错误的现代转换替代传统文化。人们以为融入现代元素就是现代转换,将西方某些所谓的现代性概念、理念或思想强加于传统文化,生搬硬套进行强制嫁接,既没有对引进的西方现代性思想观念进行消化吸收,也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进行系统研究和科学考量,这种错误的转换思想导致根本无法完成对传统文化重构内容的正确取舍。

(二)文化需求增长与存在文化真空的现实导致内容挖掘难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填补存在的文化真空,都是传统文化重构内容甄选的客观要求。传统文化重构既要满足人们客观上存在的文化需求,也要填补客观上存在的文化真空,以此为准则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挖掘,而重构过程中文化需求增长与存在文化真空的现实导致内容挖掘难。一是文化需求增长与站位不高的冲突。人们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追求,要求传统文化必须能够引领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而重构中站位不高、需求分析不够,不能站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立场认识传统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高层次、高品位文化需求。二是填补文化真空与内容优选的冲突。文化发展中出现了文化缺失的地区、人群与时段等真空现象,填补这一真空需要对文化缺失地区、人群、时段进行需求考量,对填补的思想文化内容同当前中国社会的适应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符合度进行详细论证,才能做出最优选择,而重构中因对需求缺乏准确把握,不能做到对填补内容的优选。三是理想文化与实存文化之间的冲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要求马克思主义主文化与传统文化补文化深度融合,建立起引领社会发展、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理想文化,而社会实存文化出现的信仰迷茫、道德滑坡等现象,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功能与作用产生怀疑,无法有效发掘和发挥其当代价值,导致重构的内容挖掘难。

(三)传统文化误读与正本清源要求的差距导致内容开新难

“文化误读”是指因偏离发展轨道、非理性否定、独立性丧失等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歪曲理解。“正本清源”就是要从文化根源上对误读进行清理和矫正,而重构过程中传统文化误读与正本清源要求的差距导致内容开新难。一是误读文化的确定难。中国历史是一部文化发展史,由于社会条件改变、政治暴力删改、外来思想冲击、文化独立地位丧失、文化学派斗争等,使得文化误读经常发生,重构过程中难以站在客观的立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二是对已被误读的文化正本清源难。由于被误读文化所处的时代不同,人们对误读文化的理解不同,误读产生的思想根源不同,发生误读的过程不同,找出误读文化的原始基因并进行矫正十分艰难,重构过程中就很难确保史实资料、思想观点的历史准确性,确保文化创新历史依据来源的可靠性。三是对误读文化正本清源结果预料难。用“还原”的思想去改变已被误读文化影响的人们,所需耗费的时间和改变被误读文化影响的思想,其难度实在太大,结果能否改变却不得而知。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突决定了对误读文化的正本清源必须经过现代转换,转换的难度同样存在。正是由于存在以上原因,使得“能否开新”“应该开出什么样的新”“实际能开出什么样的新”“用什么样的方式开新”“怎样把握开新的度”等成为传统文化重构内容甄选的难题。

(王永友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潘昱州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原题为《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

猜你喜欢
重构传统文化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年味里的“虎文化”
长城叙事的重构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