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配合工作姿势与工间休息干预对颈椎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2017-11-23 05:47关福源黄红星张小红杨欢野
海南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伏案颈椎病颈椎

关福源,黄红星,张小红,杨欢野

(1.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防保科,广东 东莞 523000;2.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保科,广东 东莞 523000;3.东莞市茶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广东 东莞 523005)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配合工作姿势与工间休息干预对颈椎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关福源1,黄红星2,张小红2,杨欢野3

(1.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防保科,广东 东莞 523000;2.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保科,广东 东莞 523000;3.东莞市茶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广东 东莞 523005)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配合工作姿势与工间休息干预措施对慢性颈痛的伏案工作人员颈椎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防保科随访的237例慢性颈痛的伏案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与整群分组结合的方法分组,其中干预1组82例,干预2组70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1组予定期健康教育配合纠正工作坐姿行为干预,干预2组予定期健康教育配合工间休息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10个月进行疼痛量化评分(VAS),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颈痛缓解程度,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1组和干预2组研究对象干预后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2±6)分、(21±8)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43±14)分、(4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干预1组、干预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组与干预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配合工作姿势干预,推行工间休息,对于缓解颈部疼痛,预防颈椎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颈椎病;健康教育;干预;工间休息;效果

颈椎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僵硬、眩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出现愈来愈低龄化的趋势[2],并且低头伏案人员更易患颈椎病,伏案时间与颈椎患病密切相关[3-4]。在医疗保健工作中,临床上发现很大部分伏案人员有持续多个月颈痛的颈椎病症状,但检查未达到颈椎病诊断标准。颈部疼痛若不及时治疗或进行干预,就容易导致颈椎关节损伤,加速椎间盘退变,发生小节关节紊乱,最后形成颈椎病。仲卫红等[5]研究显示,伏案时间长、工作姿势不当、生活姿势不当为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因此,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健康教育配合工作姿势行为习惯干预对颈椎病的预防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防保科随访的8个镇街237例慢性颈痛的伏案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22~45岁,连续从事伏案工作3年以上;②主诉颈痛、僵硬不适感反复发作(伴或不伴肩痛、上肢痛),③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④同意纳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病;②颈椎先天畸形、椎骨破坏、颈椎或颈部严重外伤者;③由颈部肿瘤、颈部感染等其他原因造成的颈痛;④患有严重心、脑、肺等系统内科疾病者及严重骨质疏松者;⑤不能完成随访者。本研究釆用随机与整群分组方法,以镇街为单位进行随机分为干预1组(n=82,健康教育配合纠正坐姿行为)、干预2组(n=70,健康教育配合工间休息)和对照组(n=85)。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评价研究对象的疼痛程度。评分量表为一条100 mm的线条,标注0 mm代表无痛,标注100 mm代表剧痛,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和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分别在基线调查时、干预10个月后各评分1次。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法在疼痛分级量化评价上灵敏度最高,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的评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用于评价慢性下背痛时,重测信度系数为0.60~0.79,相关系数为0.76~084[6]。如在干预期间进行了康复治疗则终止观察,纳入失访对象。本研究取得市及相关镇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配合和支持,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义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控制质量。

1.3 干预措施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1组予以健康教育配合纠正坐姿行为的干预措施,干预2组予以健康教育配合工间休息和锻炼的干预措施。方法:①健康教育,采用派发颈椎病预防宣传材料、发送宣讲课件给研究对象的方式,共3次,内容主要包括颈椎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过程、预防和治疗方法、疾病转归,常用的自我防护措施及不同的颈椎保健操;②纠正坐姿行为干预,针对久坐的职业特点,指导其在工作中尽量确保姿势正确,调整头部与工作面的最佳距离与角度,确保视线与显示器垂直,肩自然下垂放松并有座椅扶手支撑手臂,鼠标高度与手臂平衡。③工间休息干预。指导工间休息,每连续工作2 h应休息至少10 min,休息时可自行进行颈椎保健锻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干预10个月后,共有7例退出,共计230例完成所有的干预及随访,其中干预1组79例,其中干预2组69例,对照组82例。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2.2 干预前后研究对象VAS评分比较 三组研究对象VAS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个月后,两个干预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组与干预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s)

表2 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干预时间 对照组(n=82)干预1组(n=79)干预2组(n=79)F值P值干预前干预10个月后t值P值42±13 39±11 0.191>0.05 43±14 22±6a 5.382<0.05 44±12 21±8a 6.231<0.05 0.059 40.220>0.05<0.05

2.3 颈椎保健锻炼情况 干预2组工间休息期间进行颈椎保健操、工间操煅炼率为5.8%,不做工间操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因素(27.5%)和单位因素(72.5%)。

3 讨论

颈椎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颈部僵硬和疼痛,以及四肢无力、握力减退、视觉和听觉异常等症状,并且具有反复发作及进行性发展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8]。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颈椎退变、畸形合并外伤、慢性劳损、生物力学失衡所致颈椎节段性不稳、咽喉颈部感染等[9]。随着近年来社会职业分工逐渐细化,职业因素在颈椎病的发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0]。

健康教育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宣教活动,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进而减轻或消除引起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促使其建立正确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本研究对颈椎病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颈椎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加强对这类人群工作姿势与行为习惯的干预,使其主动进行工间休息及锻炼,纠正错误的工作姿势,确保坐姿舒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实施干预后疼痛评疼痛评分(VAS)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在各干预时间点疼痛评分(VAS)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健康教育配合工作姿势或推行工间休息干预对慢性颈痛的缓解具有确切的效果。

1954年,国家规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中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然而改革开放后,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工间操反而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下被渐渐的淡化下来。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工间休息受到人群的普遍欢迎,但是工间操、颈椎保健操行为形成率却很低,这与李合昌等[11]调查的单位工间操的开展现状相一致。对于工间休息的规定,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2012年曾出台《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在保障正常生产运营的情况下,日工作时间超过4 h,应当保证劳动者享受不少于20 min的工间休息时间,但至今该条例还没正式发布。假如国家能出台有关工间休息的条例,势必可以给予工间操推广提供更好的时间保障。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配合工作姿势干预,推行工间休息,对于缓解颈部疼痛,预防颈椎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1]郝娜,李莉.颈椎病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22):2095-2097.

[2]黄泽浩,孙震,席薇.山西省大学生颈椎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516-518.

[3]吴德升,芮永,等.陆家嘴地区金融从业人员颈椎病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对策的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06,4(3):150-154.

[4]杨欢野,关福源,黄小凤,等.办公室人群颈椎病的影响因素及康复疗法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12):1947-1949.

[5]仲卫红,冯居平,陈水金,等.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2):50-51.

[6]Boonstra AM,Schiphorst Preuper HR,Reneman MF,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for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2008,31(2):165-169.

[7]邓北强,牟杨,赵义刚,等.颈椎病中疼痛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3,24(22):3334-3335.

[8]黄春兰,陆青梅,黄连欣,等.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相关性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109-110,113.

[9]刘洪涛,申宝忠,卜丽红,等.青少年颈椎病X线征象分析及病因与防治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3):6466-6469.

[10]章建霞.办公室文职员工颈椎病的影响因素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4):35-36.

[11]李合昌.西安市企事业单位工间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R681.5+5

C

1003—6350(2017)21—3590—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1.048

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31051010211)

关福源。E-mail:13713176720@139.com

2017-04-05)

猜你喜欢
伏案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你还是那个青涩的少年
白小安
苏幕遮·幽怨层层君莫数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桌 子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