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在标准化方法上与国际接轨的探讨

2017-11-24 07:23胡涵景王志民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导则经济体制标准化

胡涵景 王志民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关于我国在标准化方法上与国际接轨的探讨

胡涵景 王志民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分析目前我国在标准化方法上与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标准化方法的区别,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一套标准化方法论。

标准化方法 综合标准化 ISO 9000

1 引言

198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获得通过并在1989年正式实施,从而确立了我国标准化的法律地位。1990年,我国发布实施了GB/T 12366.1~12366.5《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国家标准,从而确立了我国标准化的方法论。但是无论是《标准化法》还是《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国家标准都是建立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开始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承诺在15年内转型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至2016年底,我国加入WTO 15年周年,市场经济地位已经获得除了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外的绝大多数WTO成员国的承认。由于我国已经宣称转型成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标准化体制也应当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而且标准化方法论也应当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标准化理论相衔接,以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机构对于先进的标准化理念和方法的需求。为此,应当研究和分析我国现行标准化理论与世界先进国家标准化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在适当时完全与国际接轨。

2 目前我国使用的标准化方法

为了综合解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标准化专家提出了综合标准化理论,并将该理论传播到当时的东欧经互会国家。我国的综合标准化理论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90年~1991年,我国分别发布实施了5个《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国家标准,即:GB/T 12366.1《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原则与方法》、GB/T 12366.2《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工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GB/T 12366.3《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农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GB/T 12366.4《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综合体规划编制方法》、GB/T 12366.5《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确定超前指标的一般要求》。这些标准主要是等同或修改采用前苏联的综合标准化的理论。这些标准从发布后的20多年里几经修订,目前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标准,即:GB/T 12366—2009《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为了配合综合标准化工作开展,我国于1995年先后发布实施了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上述标准在我国的综合标准化工作中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综合标准化的特点。该标准化方法是设计一个标准化综合体,把一切标准化问题都用该综合体套用。这样做的最大问题是缺乏需求分析,导致了理论与实际的脱离。在应用中我们所得到的反馈意见是:按照上述标准为行业、企业、机关以及事业单位提供的标准化综合解决方案缺乏针对性,与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编写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罗列出的标准太多太复杂,无法实施。最终结果就是达不到期望的结果。

3 国际上发达国家使用的标准化方法

国际上发达国家使用的标准化方法主要是以ISO 9000系列标准为理论基础的方法。ISO 9000系列标准的理论基础是PDCA,核心思想是“过程控制,持续改进”。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种通用模型。PDCA是英语单词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改进)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ISO 9000系列标准以下述七项基本原则为基础:

·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领导作用;

· 全员积极参与;

· 过程方法;

· 改进;

· 循证决策;

· 关系管理。

目前,ISO 9000系列标准被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ISO 9000系列标准不仅适用于产品,而且适用于服务。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其他各个行业,当然也适用于标准化工作本身。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使用的标准化方法就是把ISO 9000系列标准理论应用于标准化领域。

该理论把标准化活动划分为以下5个过程,即:标准化活动的需求分析、标准化活动的策划、标准化活动的实施、标准化活动的检查、标准化活动改进。标准化活动的需求分析原本可以放在标准化活动的策划中。由于它是标准化活动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标准化活动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标准化活动的最大区别,因此在这里把它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标准化过程。该理论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国际上发达国家使用的标准化方法

其中的每个过程又都可以细分为PDCA进行循环。这套理论的最大优点是在标准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从而避免了盲目性。

4 对策与解决方案

综合标准化理论是前苏联时代计划经济的产物。目前,全世界除中国外没有国家再继续使用它。因此,尽早采用基于ISO 9000的标准化方法论取代综合标准化理论乃是顺应我国经济体制和外部趋势的发展之必然。实际上我国从1988年开始就已经等同采用ISO 9000系列标准,并且每次都按照最新版本的ISO 9000系列标准更新。经过20多年的应用,应该说ISO 9000系列标准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企业的管理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标准化领域,尤其是标准化方法论上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将ISO 9000系列标准应用到标准化方法上,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方法,真正使标准化工作结合实际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是目前急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按照ISO 9000的管理方法开展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标准化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标准化的方针和目标;

(3)确定实现标准化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标准化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问题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8)持续改进标准化的过程。

对于标准化的策划和实施提出如下要求:

(1)确定标准化的策划和实施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

(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3)确定所需要的准则和方法,确保过程的运行和有效;

(4)确保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支持过程的运行和监视;

(5)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6)实施必要的措施,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并持续改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Z].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Z].

[3]GB/T 12366.1 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原则与方法[S].

[4]GB/T 12366.2 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工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S].

[5]GB/T 12366.3 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农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S].

[6]GB/T 12366.4 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综合体规划编制方法[S].

[7]GB/T 12366.5 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确定超前指标的一般要求[S].

[8]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S].

[9]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S].

[10]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S].

Discussion in Our Standardization Methodology Acting 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Hu Hanjing, Wang Zhimin
(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

Based on experience in studying standardization theory, the authors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in standardization methodologies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Then the authors suggest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new standardization methodology consistent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standardization methodology,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ISO 9000

猜你喜欢
导则经济体制标准化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标准化简述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城市大型公园设计导则初探
关于征集《城市智慧卡二维码应用技术要求》导则 参编单位的通知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