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写作手法

2017-11-25 09:08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白牙呼兰呼兰河传

白 玉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呼兰河传》的写作手法

白 玉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许多作家,大量小说、诗歌、散文等至今流传,堪称经典,萧红就是那个时期典型的小说巨作家,她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写作手法创新,思维独特,分析在《呼兰河传》中作者运用地写作手法,欣赏小说地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对文章人物地性格进行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萧红;《呼兰河传》;写作手法

1 绪论

萧红于1940年12月在香港完成《呼兰河传》[1]。《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同时又具有散文的特点。萧红打破传统小说的写作手法,用空间的手法叙述那些关于呼兰小城发生的事件,就像一幅幅画在画板上的画一样,带有空间想象,阅读时那些景象不由自主浮现在脑海中。《呼兰河传》中的主人公,毫无疑问是萧红本人,但她并不是以回忆的第三人称叙述事情的发展,而是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活在小说中,以小女孩的角度描写人物,回忆小城,有幽默,有伤感,有讽刺,也有快乐的回忆。

2 《呼兰河传》的写作手法

小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发展,典型的人物性格,历史背景,以及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是语文课本对小说的概括。萧红的小说分为许多部分,每一个片段都叙述一件事,从进入呼兰小城早晨、中午、晚上,那些忙忙碌碌的商人、小贩,一道道街条理清楚;跳大神,盂兰会放花灯;童年在后花园玩耍;小团圆媳妇的不公平待遇;冯歪嘴子的媳妇和两个儿子…“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么凄凉的夜”[2]。

文学创作不等同于工业生产,文学创作可以创新,不可能精确而忠实地复制既有模式又有目标。萧红认为,大多数人觉得小说就要按照小说的模式创作,按照一定的模板、规模,但是她却不想被小说模板束缚,她创作出了属于她自己的文体,一种新的小说样式。就是这么有个性的萧红找到自己的小说体。

2.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回忆

《呼兰河传》是萧红为了回忆呼兰小城所写的回忆录,回忆呼兰小城的点点滴滴……文章的开头,呼兰河“传”,“传”通常是作者本身的自传,而呼兰河“传”,是呼兰城,景物描写,从“传”就已经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是以回忆开始叙述的。这个题目并不是常规的小说题材,需要地方志来处理。以统一的空间结构展开叙述,从时间顺序记载地理地貌,风俗习惯,人物性格,以及物产资源等方面。而现代小说习惯以线性时间意识为依据,将空间结构包含在时间内,在某些观察的过程性时刻展现艺术形式。[3]

小说共分七章描写,不是按照一般的描写顺序,而是按照结构先描述。第一章开篇有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小胡同,冬天的呼兰寒冷而又热闹。这些景物描写不是随意乱写,而是按照空间结构描写,将呼兰地外貌,从俯瞰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第二章高度概括总结,阐释了旧社会劳动人民对鬼神的崇敬。第一章实写,写人,第二章写虚,写神。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描绘出呼兰的立体风貌。第三章讲家里的事情,“呼兰河这个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3]后花园是最快乐的地方,每当祖母骂祖父,就领祖父去后花园,承载着慢慢的回忆。有研究学者表明这段描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耀眼的强光。第四章写到“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但实际上院子里有好几家租户,分别做着不同的小生意,有赶车地,有漏粉的,也有拉磨地,还有养猪的,实际上看起来并不那么荒凉,“荒凉”引出下面五、六章的故事情节,真正荒凉的不是院子,而是院子里发生的事,以及人心是荒凉的。第五章将老胡家地小团圆媳妇进行详细描写,不公平的待遇,小团圆媳妇地悲惨命运,原由是婆婆对媳妇的虐待。这一对比,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阴暗的漩涡。第三章和第五章做出鲜明对比,一明一暗。第六章最像小说的一章,灰色人物有二伯,又讨厌又可怜,没老婆,文章的最后,因为没有后代,有二伯悲伤难过的哭了。第七章写冯歪嘴子一家,担忧冯歪嘴子家两个孩子的未来的命运,“微微咧嘴一笑,小白牙就漏出来了。”

2.2 《呼兰河传》以小女孩的视角回忆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以小女孩的童年视角进行叙述方式,这显现出萧红用儿童视角体验生活和再现生活的态度。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采用的是正常叙述,第三篇的开头是,“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就采用小女孩的视角,作为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是个叙述者,是儿童视角的标志。

通过小女孩描述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第三章和第四章,以小女孩的视角在后花园玩闹的景象以及家中租户们的生活。第五章到第七章对租户中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和他的两个儿子等进行具体叙述,揭示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感觉意犹未尽时,七章写完了,《呼兰河传》也结束了。作者的心里是充满阳光,希望未来是好的,冯歪嘴子小儿子的“小白牙”就是希望地寄托,“小白牙”写完后,作者迫不及待的扔下笔。“小白牙”也成为了整部小说的点睛之笔。

这颗“小白牙”,开始于小团圆媳妇的悲剧,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阴暗的黑洞里挣扎,突围成功。第五章小团圆媳妇,第六章有二伯做过度,第七章冯歪嘴子的小儿子,联系紧凑。第一章实写,第二章虚写。第三章写后花园,第四章写院子里面的租户;第五章的小团圆媳妇,第七章冯歪嘴子的儿子的小白牙,不只是对比关系,也是希望的寄托。这种儿童视角的写作手法,大胆创新,使《呼兰河传》更加内容上丰富多彩,架构上复杂巧妙。

3 结论

《呼兰河传》是散文小说,从两个角度对《呼兰河传》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第一,回忆的手法进行创作;第二,以小女孩的视角回忆。这两种写作手法不仅为《呼兰河传》提升了阅读高度,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加深了读者印象,让增添了丰富的想象。

[1] 卢云峰.理论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 赵念.遗漏的明珠[J].宜春学院学报,2012.

[3] 段从学.呼兰河传的“写法”与“主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

白玉(1992-),女,黑龙江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

G633

A

1672-5832(2017)11-0032-01

猜你喜欢
白牙呼兰呼兰河传
守凌犬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聚力新阶段 奋进新征程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自我小,天地大
我以为你知道
我以为你知道
守凌犬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