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力资源优化管理

2017-11-25 18:18陈艺玲
就业与保障 2017年16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

陈艺玲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力资源优化管理

陈艺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大大增加,这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力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单位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建筑工程施工 人力资源 存在问题 优化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就是施工材料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更是首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优化管理,保证各项施工措施都能够落到实处。

一、建筑工程施工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力资源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结构不合理,知识技能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其主要表现为:单一型技能、普通型人员数量比较多,而一专多能、拔尖技能操作、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数量较少;辅助管理岗位和一般管理岗位人员数量较多,而一线技术人才和中层管理人才数量较少。这样一来,整个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就比较差,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没有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有效作用,造成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损失。

(二)人力资源培养和选拔机制不合理

建筑施工单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引进市场机制。但是,在实际选拔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常常还是以“经验”为主。这样一来,不仅难以综合评估人才的技能、知识、个性以及能力,同时也难以将人力资源与岗位之间进行合理的匹配,导致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等人才闲置问题。由于人力资源选拔缺少创新和应变能力,进而导致人才缺少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由于制度建设滞后,造成人力资源配置严重的内耗。比如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工作交接不彻底,相互排斥,整体的凝聚力较差,进而对工程施工产生严重影响。如果各部门之间各自有不同的做法或打算,在具体工作中缺少沟通与交流,必定会造成施工混乱现象,导致整体工程失去控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展。

(四)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再加上建筑施工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工程施工中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情况中,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设备以及人才等方面都难以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就人力资源方面来说,不仅仅需要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足够的经验。而对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单位中的从业人员来说,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甚至部分人员没有进行岗前培训就直接投入到施工中,从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的理念

由于整个社会逐渐向知识经济的方向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知识型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引进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的理念,实现人力资源与工程项目之间的共进双赢、目标兼容;同时,在管理行为中,也需要做好柔性管理、自主管理、参与管理、关心管理、尊重管理。建筑施工单位通过改进和优化管理理念,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前提。

(二)制定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为了制定出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人力资源职责和角色分配。明确人力资源的职责、角色、岗位数量,并编制相应的岗位标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充分地激发出每一位员工的潜能。

二是制定人力资源配置管理计划。通过资源平衡的方式来分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有效作用;同时,在设计工程施工方案阶段,同步做好人力资源编码工作,适当调整工作次序,维持人员需求平衡,进而有效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是加强人才预测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就是综合分析未来环境,只有这样,建筑施工单位才能够明确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合理配置。

四是建筑施工单位还需要制定配套的竞争机制和奖惩措施,充分激发出人力资源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是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合理分配各类专业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

(三)多渠道招聘人力资源

当工程项目需要的人力资源标准和数量确定之后,建筑施工单位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来获得相应的人才,这也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仍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招聘。另一方面,创新招聘方式,比如利用组织谈判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短缺的人力资源来说,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人力资源。

(四)根据岗位要求合理调整和配置人力资源

通过委派、选拔、考试、招聘等手段招聘的人力资源,虽然能够很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但为了将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根据工程施工需求以及人力资源自身的特点和特长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其技能与岗位的一致性,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同时,在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还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适当调整,通过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来实现优化配置。

(五)加强团队建设

加强团队建设,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简单来说:优化人力资源,实质上就是构建工程项目团队,是根据工程团队的具体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整、配置。另外,工程团队的形成,也是人力资源配置的理论状态,是配置优化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动态管理,不断进行调整,保证团队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保证所有人员的潜能都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

(六)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首先,构建相应的培训机制,并保证培训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务实性及科学性,逐步提高和增强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其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项目经理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管理的方向推进,大力培养出一批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的合同管理专员、财务经理、施工经理、采购经理、设计经理、项目经理等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以适应项目发展需求。

再次,还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只有在物质或精神刺激下,人力资源的潜能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出一套以业绩、能力、责任为导向的,以有效、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动态、多维的留人、用人机制,并在激励机制中充分应用文化环境激励、情感激励、尊重激励等手段,合理评估人力资源的价值,使所有人员都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最后,构建相应的竞争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人力资源的惰性,充分发挥出员工的潜能和才气;并且,通过竞争,也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配置,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有效作用,进而有效落实各项施工措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这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1]张琛山.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现场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12).

[2]朱海燕.论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机制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7(1).

[3]常新.论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机制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

[4]刘祥贵.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6(29).

[5]郭梅英.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现场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19).

[6]张加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现场的人力资源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14).

[7]郭立德,郭奇峰.谈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J].建筑与预算,2012(2).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