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高考』

2017-11-25 13:05★文/艺
喜剧世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李唐徽宗古寺

★文/艺 名

北宋的『高考』

★文/艺 名

宋徽宗赵佶这个皇帝绝对“不务正业”,不去想如何去治理国家,倒对书法和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他重视提倡绘画,成立了专门的世界上最早的美术专业学校——画院。他放着皇帝不当,兢兢业业地当起美术教授,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培养美术人才。为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画院,徽宗不仅建立考试制度,还亲自主持考试,亲自出题批卷。考试内容以文人诗句来命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的意境,构思巧妙,不落俗套,做到笔意俱全。

看看当时出现过什么样的“高考”满分答案。

考题一: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其中一考生的答案得到了徽宗的赞赏,他在船尾画出了一个站立的水鸟。没有人的干扰,鸟悠闲地站在船上,其意境更突出“无人”。而满分答案是这样的:画家画了一个卧于船头的船夫,寂寞失落,百无聊赖,既突出无乘客,又突出无人“渡”,紧扣诗句。

考题二:踏花归来马蹄香。如何表现“踏花归来马蹄香”中的“香”?考生们抓耳挠腮,煞费苦心:“香”是抽象的,只能用鼻子闻到,不能用眼睛看到,怎么画出来?有的人在马蹄上画一些花瓣,有的人画了一批马匹走在花丛中。但一考生的别出心裁,让徽宗也拍案叫绝:一匹飞奔的骏马,马蹄的周围有几只蝴蝶翻飞,看到蝴蝶,让人立刻联想到了马蹄“香”味。涵义巧妙,含蓄而有意境。这位考生当然脱颖而出,以榜首的位置入选画院。

考题三:竹锁桥边卖酒家。多数考生用写实的方式描绘了小桥、竹林、流水等素材。突出酒店,以小桥、流水、竹林作为陪衬,没有表现出“锁”字的意境。李唐的画作另辟蹊径:一泓溪水,小桥横卧,竹林郁郁葱葱,竹林中间一幅随风招展的酒帘,画面让人浮想联翩。画面上不见酒店,却使人感到竹林后面的酒店,形象体现出一个“锁”的意境。宋徽宗钦定李唐为第一名。李唐因此进入画院,后来成为北宋的著名画家。

考题四: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好刁钻!画中的古寺要“藏”起来,而且还要让人觉得它是存在的。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半遮半露,总算有“藏”的意思。有些只能让古寺露出小角,也算是“藏”了起来。但满分答案是,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和尚在挑水:有和尚挑水,就说明附近一定就有他住的寺庙。但寺庙在哪里,却找不到,真把这个“藏”刻画得淋漓尽致。构思巧妙,满分!

考题五:嫩绿枝头红一点。中规中矩的答案就是众多绿叶配点红花。而满分答案则是绿树丛中一亭阁,一仕女倚栏而立,樱桃小红唇在一片绿色中,显得醒目,人物形象明艳照人。

考题六:蝴蝶梦中家万里。以为北宋的画家个个都是“风花雪月”,纯粹的文艺范,那就错了。像“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考题的满分答案很有先见之明。诗句出现“蝴蝶”“子规(杜鹃)”“树枝”“明月”,表达了游子孤眠异乡的空虚寥落心情。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梦回故乡的情景。苏武在异国的冰天雪地中,正在打瞌睡,睡梦中一定是千万里远的家乡,一幅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这幅画好像也预言了徽宗本人的命运。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将徽、钦二帝押送北方,汴京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被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这一句算是真正体会这幅画的真正境界了。

如此说来,今天的高考,虽然残酷,至少给了考生一个选择。如果宋朝也有高考,面临“皇帝”和“艺术家”两场考试,赵佶又会走进哪个考场呢?

(摘自《世界华人周刊》)

猜你喜欢
李唐徽宗古寺
《热带》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庭院中的童年
金马传说
爱心义诊
徽宗父子的唱和词
傅宇博??《秋山古寺》
北宋官瓷的传承和影响
古寺“建”在纸上
深山藏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