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回族清真寺的建筑文化表征

2017-11-25 19:14王慧卿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清真寺回族

王慧卿

摘 要:本文将建筑置于文化背景下,从适应性、差异性和共融性三个方面阐释传统回族清真寺的独特文化属性和建筑形式语言。

关键词:回族;清真寺;伊斯兰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92-01

传统回族清真寺发轫于唐,成熟于明清时期,经千余年的风格嬗变,形成了兼具本土适应性、地域差异性和文化共融性的特殊形式语言。今天,这些承载丰厚文化内涵的清真寺在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洗礼后,仍在多数回民聚居区中完整地保留下来。深入研究其建筑形式上折射出的民族建筑传统,对于建筑从业者是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也是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必要借鉴。

一、本土适应性

我国早期清真寺由驻华经商的穆斯林商人修建,其建筑形式最初移植于同时期的阿拉伯礼拜寺;蒙元西征后穆斯林东迁,清真寺空前发展,在两种文化的交融渗透下,清真寺开始表现出向本土化过渡的特征;至元末明初回族成为统一的民族共同体,清真寺也逐步完成了建筑形式上的本土化历程,无论构造体系、布局形和装饰手法,均表现出与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相适应的典型特征。

1建筑布局。平面布局遵循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法则,沿纵向主轴线布置多进院落,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渐次展开,横轴两侧布置次要建筑和附属用房;礼拜大殿位于轴线中后部,层层递进构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严整对称的纵轴布局和建筑群体组合的丰富性皆表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组群特征。

2构造体系。主体建筑普遍采用传统木构梁柱体系,大木构架,起脊,有斗拱;明代以后阿拉伯礼拜寺的砖砌尖顶邦克楼也逐渐演变成为木构架楼阁式建筑单体,或与望月楼相结合成为象征性的建筑空间,从建筑形态到结构体系上都具有中国本土建筑的典型特点。

3.园林化的庭院。在庭院处理手法上受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清真寺在具备相应规模后往往在其院落内部置石、造池、植花木,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要素,通过借景、框景、对景、障景等造景手法,形成富有自然情趣的中国式庭院。

二、地域差异性

清真寺在建筑演变过程的本土化是文化适应现象的必然结果,同时这种本土化也是一个多义的范畴,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清真寺仍需恪守伊斯兰核心教义对建筑规范的约束性法则,这就使前者在建筑形式上呈现出不同于我国传统建筑的差异化特征。

1.礼拜正向。阿拉伯语稱朝拜方向为“吉布拉”,礼拜殿在吉布拉的墙面叫做正向墙,用来指示礼拜方向,这是伊斯兰教特有的宗教规范。伊斯兰教义规定全世界穆斯林的礼拜正向是麦加城的“克尔白”天房,因此中国穆斯林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义,清真寺大殿的正向墙朝向西方,则大殿一般为东西向。礼拜大殿在方向上的这种特殊性导致清真寺院落组群的纵轴线朝西,与我国一般建筑的朝向存在角度上的显著差异。

2.建筑形制。由于礼拜大殿需要承纳教民的聚礼和会礼,对场地面积提出了较高要求,为适应这种特殊需求,穆斯林在中国木构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勾连搭的建筑技术,将纵深方向上两个以上的建筑墙身组接,一个大殿通常由前殿、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纵向接建组成,这种方式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度的前提下有效拓展了室内空间的跨度,也使清真寺的天际线获得了富于变化的独特风貌。

3.装饰手法。清真寺在建筑装饰手法上具有鲜明的特征。伊斯兰艺术不喜空白审美,建筑纹饰崇尚繁缛、复杂,同时教义反对偶像崇拜,在建筑装饰中禁止出现动物纹样。回族清真寺秉承了上述特征,并结合我国传统彩绘和砖雕技术,形成一种富有伊斯兰精神的独特建筑装饰外观。另外,礼拜大殿在装饰题材上杜绝人兽,仅以花卉、几何形和阿拉伯经文作为装饰,以突出伊斯兰宗教的精神氛围。

三、文化共融性

回族清真寺在文化交互作用下呈现出多元共融的建筑特征,其实质上有赖于两种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某些共通性。比如空间格局,伊斯兰国家多处沙漠地带,所以采用柱廊围合的封闭式庭院成为调节微气候的必要条件,中国则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制约下发展了具有民族性格的、内向质朴的四合院文化,同属内向性的空间性格,为清真寺顺利适应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提供了内在条件。再比如庭园的处理手法上,伊斯兰在宗教经典中的“乐园”形象是其造园的蓝本,《古兰经》中描述的穆斯林乐园中“有水河,水质不腐;有乳河,乳味不变;有酒河,饮者称快;有蜜河,蜜质纯洁”,从而有了十字形四分水池的典型模式。无独有偶,我国古代的东海仙山之说同样造就了帝王宫苑“一池三山”的山池格局。尽管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和受西方理性美学影响下伊斯兰造园的几何化形态手法迥异,但在人们意识层面对于追求理想栖居地的态度上却有着显见的相似,因而清真寺庭院中出现园林化的倾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吴建伟.中国清真寺综览[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邱玉兰,于振生.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真寺回族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中共陕甘宁边区回族干部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回族汤瓶的设计审美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