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中二传组织快攻配合浅析

2017-11-26 11:15马伟濠于倩倩
运动精品 2017年5期
关键词:排球比赛快攻男排

马伟濠 于倩倩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排球比赛中二传组织快攻配合浅析

马伟濠 于倩倩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快球进攻是现代排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方式,二传是整个进攻战术的核心,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对国际男排比赛中快球运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二传在快攻中的重要性展开探析。

快球;二传;战术

快攻是指二传队员将球传出之前,扣球队员已经跳在空中等球,是“先跳后传”的时间节奏,当球传到合适的击球点时,扣球队员以极快的速度挥臂击球的一种进攻方式。快球是排球进攻战术组织的先置条件,是现代排球比赛中重要的进攻得分方式。由于快球时间短,速度快,所以拦网人必须同时或先于扣球队员起跳,一旦判断失误则拦网无效,且会因来不及移动而无法参与下一次拦网。在快球佯攻时,要突出动作逼真,若牵制了对方的拦网,则有利于争取时间、空间和组织快变战术,为本方的进攻提供有利的条件。利用快球实攻时,要突出进攻配合的“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发制人,在对手没来得及拦防的情况下,攻其不备,达到突然袭击致胜的目的。

快球进攻是否能够奏效,先决条件在于二传,二传队员在传快球时,必须根据扣球队员的技术特点来决定传球时机与方式,投其所好,主动地把球“喂”给扣球队员,在一场比赛中要想组织好一个快球进攻考验的不仅仅是二传或攻手技术的好坏,更多的是攻手与二传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这种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快攻的奏效,稍稍有一丁点的节奏卡壳,都会影响快攻的效果,甚至导致快球失配。中国男排在1981年世界杯七场比赛中赛中,快攻的扣死率比强攻高14.3%。鼎盛时期的中国男排“飘动进攻”,前飞,背飞,拉三,拉四,在比赛中经常使用,像前“网前飞人”汪嘉伟进攻时,他的“后飞”和“前飞”扣球的成功率分别高达70%和63%[2]以上实证足以表明快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就二传如何在比赛中通过借助快球,并与攻手在快球进攻战术中如何取得默契配合进行探究,旨在在快攻基础上探索排球发展新出路。

1 国际男排快球现状分析

1.1 快球发展历程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男排创新排球新技术——快球进攻,就以其快速多变的打法攻克过不少世界劲敌,单从身体素质及技术上中国男排是远远不及欧美强队的,但却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排坛占有一席之地。在1956年中国男排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广泛地采用中国队的传统打法——快球及其掩护战术,打出了“快慢掩护”“重叠”“前交叉”“后交叉”等多种多样的进攻配合。

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日本男排先后发明创造了“前飞”、“背飞”、“近体快”等多项快球技、战术,形成速度派风格,引领世界男子排坛发展趋势,不仅推动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而且还冲进了世界先进行列。

80年代中期开始快球进攻被各国广泛应用。欧美强队借鉴了亚洲男排快速多变的快攻特点,加上自身身体素质的优势,高快结合,大胆创新,立体化后排攻增加,迅速崛起。亚洲男排接发球体系受到了冲击,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体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且原有技术上并没有继续创新没有借鉴,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排球技战术理念也明显落后。

进入现代排球时代,快球与快球掩护的快攻战术体系,由原来简单的短平快、背溜、前飞又扩展到纵深复杂的充分利用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的立体快攻战术体系。

1.2 世界排坛快球特点

现代世界男排的格局下快球已经成为战术进攻的关键,典型的欧洲风格的澳大利亚男排,以打法简单使用、进攻点高、远网为主要特征,传统的亚洲风格的中国与伊朗男排,突出快速多变,强调传扣配合精确[4]。巴西,美国实力持续强劲,欧美依旧占据世界排坛竞争的主流地位,而亚洲派的两极分化格局日益加剧[2]。综合排球运功的发展趋势来看欧美强队呈现出对高度,空间利用上的追求,亚洲球队更强调对节奏,时间利用上的配合,即前者的快球进攻技术呈现出攻手动作幅度大、范围大、高点和拉开空间的特点,而后者在技打法上术呈现出动作幅度小、快速、突然和隐蔽性的特点。

1.3 快球战术呈现出“简单化”趋势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排球比赛中的一项重要的进攻性技术,在高水平比赛中随着发球攻击性的加强,一传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加大了对快球战术的抑制作用。在当今传统的排球理念下,一传不到位的情况下,二传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快变进攻组合,很多情况下只能被迫打强攻,而失去快球掩护下的强攻,很容易被对手布防,扣球得分率降低。一传到位的情况下,主要以2、3号位的快球进攻为主,运用的快球进攻战术主要有短平快、前快、背快等,以中间打快,两边甩开的快球掩护进攻战术为主,进攻的位置概念也较为模糊,2.3.4号位进攻,,3米一个位置概念,从排球进攻战术发展趋势上说不够细致化,易被对手摸清套路。因此从总体上看,快球战术正朝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

2 快球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传、防反不到位的情况下二传不敢组织

在传统理念下,想要形成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前提是必须要有高到位率的一传和高到位率的防起球。但一传和防起球不到位,并不代表不可以打快球,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组织进攻中二传与攻手之间的配合缺乏快攻的思维意识,高水准的“快速多变”不能因球不到位就不敢大胆组织,如果不去积极组织的话就会失去许多快球进攻的机会。

不敢组织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战术理念作为指导,尽管这个过程中对二传、攻手的要求比较高,但二传注意调整好传球的方向、弧度等,攻手调整好上前的方向与节奏等,平时加强训练,多多磨合,技战术组织再更细致化,充分利用网长,高质量的“快速多变”打法是完全可以完成的。

在进攻点上,当快攻手轮转到后排时,大多由自由人换下,少了一个进攻点,后排没有快球就没有后排的战术掩护,所以从战术跑动掩护上来说应该利用好后排副攻这个点。快速多变就要充分利用网长,利用网上空间,积极跑动,拉动对方拦网人,将对方拦网人集中到某一区域,从而为其他队员的进攻做掩护,当这些都没有执行的话,那么快攻战术也就无法奏效。

2.2 盲目组织导致快球失配

快攻本身技术难度较大,二传要根据攻手的特点及场上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传何种快球,攻手要注意助跑起跳路线的跑动及扣球动作细节的处理,在一些排球大赛中,我们也不乏看到快球失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二传与攻手之间没能达成默契的配合。正因为缺乏信息化的沟通,在比赛中二传盲目组织快速多变的战术,其战术运用利用率就会降低。

信息化的沟通,是排球比赛中无声与有声的“细节”表现,通过这些巧妙的细节来传递战术意图、进攻打法等战术实施过程中的策略。排球进攻战术的配合具有多样性,每个伦次的固定打法具有局限性易被对手摸清探路,二传手要想巧妙组织快攻战术以不变应万变,必须要有信息化的沟通。

3 二传在快攻中的重要性

3.1 快攻战术的组织。想打好快攻战术除了教练员指挥安排得当,全队队员密切配合外,主要还取决于二传传球技术、战术意识、战术组织能力的大小。随着拦网高度及拦网技巧的日益加强,这对二传传球技巧,战术意识,组织才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二传如何借助传球来牵制对方拦网,达到本方进攻战术的目的是快攻战术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3.2 快攻节奏的把握。优秀的二传手通过其个人能力及智慧,来稳定场上局面,用第二次传球来调整整个进攻战术的节奏。赛场上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就是在一传或防起球时,如果二传通过第二次传球来借助快球,调整节奏,并与攻手之间默契配合牵制对方拦网,一方面弥补了一传或防起球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也都是对快攻战术节奏上的把握。

3.3 球队的灵魂。一个成熟且具有高素养的二传手,不仅要有解读比赛分析对手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能随机应变解决问题,合理组织战术的魄力。在快攻战术中,二传是一个球队的灵魂人物,要具有团结球队,齐心协力、自信、敢拼的的精神,带头鼓舞士气、不放弃、不抛弃,努力拼搏的执着与信仰。

4 结论与建议

现代排球比赛中快球与快球掩护的快攻战术体系在排球比赛中被广泛采用,快球由原来的前快、背快、平拉开快发展到短平快、高快、飞、溜、错位,又扩展到充分利用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纵深复杂的远快、后快以及围绕它们的系列立体快攻战术体系。随着发球攻击性的加强,一传及防起球到到位率逐渐降低,快攻组织也越来越困难,快球进攻组织呈简单化发展趋势。在一传及防反不到位的情况下二传组织快球进攻失配的原因在于与攻手之间缺乏信息化的衔接。

在现代排球训练中应加强二传与攻手之间的战术信息化沟通、加强二传的个人技术,尤其是二传的跳传技术。在排球实战比赛中应加强二传临场应变的能力。

[1] 高宝龙.影响中国男排“快速多变”打法的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2:55-56.

[1] 王幼华.亚洲男排同欧美男排综合实力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9:136-138.

[2] 韩静.世界排坛实力格局及其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6:73-75+93.

[3] 何仲恺.男排“后排近体快攻”新技术实验及其运动学分析[J].体育科学,1995.

[4] 陈华伟.高水平男排快球进攻起跳点、击球点与进攻效果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 03:117-121.

[5] 吴杰.我国女排三号位个人快球技术应用新打法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3:63-64.

[6] 张欢.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快攻战术运用效果[J].中国体育科技,2004,04:67-69.

[7] 杨江明,柯育平.排球快攻节奏研究[J].运动,2012,21:30-31.

[8] 王冉.2012~2013年排球联赛上海男排快攻战术运用与效果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3,05:61-62.

[9] 马金凤.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快攻战术分析[J].体育学刊,2005,05:115-117.

[10]张玉红.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09):56-59.

[11]黄汉升.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Analysis of the Second Setter Organizing the Quick Attack in Volleyball Match

MA Weihao,etal.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

马伟濠(1991-),山东淄博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排球比赛快攻男排
10年后,中国男排重夺亚洲杯冠军
中国男排不敌意大利
VNL恩加佩斯发球立功 法国男排逆转胜俄罗斯男排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与分析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2017年男篮亚洲杯快攻战术运用特征研究
论排球比赛中的节奏控制
排球比赛中技术动作易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分析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
试析影响排球比赛水平发挥因素的心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