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对民族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2017-11-27 03:15
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陀螺竹竿体育项目

陈 兵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对民族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陈 兵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真正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功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民族体育项目;心理健康;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健身体育一样,是我国体育事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伟大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体育活动方式[1],其主要的表现和流传形式为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或多个民族内部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我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院校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实现民族大团结这一伟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2]。民族院校的学生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优秀高尚的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心,在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系统科学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

民族院校的在校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尚未真正走进社会,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综合化和复合化的大环境下承受着来自生活、学习、就业、感情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因而心理负担很大。

近些年来发生在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等等的悲剧足以说明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健康疾病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健康强大的心理素质已成为衡量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我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1 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

作为民族院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民族体育项目在我国民族院校体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这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除田径、球类等基础体育项目外,在民族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民族体育项目锻炼学生参与运动能力,改善和缓解学生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在学校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普及程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 学生“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指人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周边环境,具有良好完善的个性特征,并在认知方面、情绪反应方面以及个人意志方面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3]。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估自己且很好地控制自己各方面的欲望。面对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时能够保证个人心理不会过度出现上下波动起伏从而达到协调平衡的状态。我们还可以把心理健康视作人们表现出来的一种持续的积极地发展状态,其具体标准主要有:有较强的安全感和自尊心;能够做到适度自我批评,正确认识到自身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在生活中能够有主见,不轻易因为外在因素改变自己的决定;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能够理智现实的看待问题,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非分幻想;具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具备适度满足个体需要的基本能力;具备完整和谐的人格素质;具有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具备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等。

3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

3.1 跷旱船

跷旱船是土家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土家儿女在劳动之余或丰收之时的一项重要健身娱乐运动项目。其运动形式为两人一组,互相握住对方的手臂,面对面的坐于对方脚背,形成船体。以手拉脚跷,屈伸腰臂,使船体不断起伏前进,犹如在水中摇船。

在学校可以组织跷旱船竞技比赛来增加学生们参与该项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比赛可分男女组,也可男女混合组队参赛。比赛时需要在一定距离上标识出比赛航道,在“船体”向前移动时不得越线到其他航道中,以免阻挡和干扰对手比赛。出现这一犯规现象则立即取消比赛资格,被干扰的一方可重新参加比赛。各组同时出发,如果出现船体不稳、翻船、散架等情况,则必须在原地重新组装船体后继续加入到比赛中去。先到终点者即为胜利的一方。

跷旱船运动不需要过多的器材,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具有简便易行,趣味性浓,竞技性强,健身性好等几大特点。非常适合在民族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通过学习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身体肌肉力量尤其是针对腰腹肌的锻炼,还能够通过开展比赛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得到充分的放松和缓解。

3.2 竹竿舞

竹竿舞起源于海南岛的黎族、苗族以及广西北部湾的“京族三岛”上。起初主要是在海边以打鱼为主的京族人民闲暇时在海滩上、丛林中以及空地上进行的一项娱乐活动。其活动的形式是村中的老者拿起渔网上的竹竿在地上敲打,年轻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们跟着竹竿敲打的节奏,在若干根竹竿交错形成的间隙中跳出跳进。后来这项活动在体育和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后,发展成为一项具有极高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竹竿舞。节奏铿锵有力、欢乐奔放,舞者用轻盈的步伐在竹竿间跳来跳去,表演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有的脚穿木鞋、手持红绸、头戴草帽,有的踩着高跷展示着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具有较高的煽动性,让许多观看者都跃跃欲试。

竹竿舞以舒展的动作,优美的旋律以及动感的节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且不受年龄、性别、场地条件等限制,该项目十分适合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我国民族院校广泛普及和开展。竹竿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乐感、灵巧性、敏捷性、协调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开展竹竿舞比赛和表演来丰富在校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竹竿舞的比赛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表演赛、友谊赛、选拔赛以及教学比赛等。比赛的形式以集体协作为基础,分为单人、双人、三人、六人以上的集体表演,不管哪种形式的表演,参赛和参加表演的队员分为打竿者和跳竿者,在实践中各司其职,打竿者尽全力把竹竿敲打出动人的旋律和节奏,跳竿者也极力舞动身躯,手舞足蹈,给观赏者以最大的视觉享受。

3.3 板鞋竞技

板鞋是广西河池地区壮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相传在明代抗倭期间,瓦氏夫人领旨欲率兵赴沿海一带与倭寇决战,在战前军事训练中,领兵将领为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及协同作战能力,让士兵步调一致,遂下令让三名士兵同穿一副长板鞋并保持高速前进状态。长期的训练后,将领们发现士兵们各项作战能力和配合能力越来越强,斗志高涨。在随后的抗倭大战中所向披靡,大败倭寇。后来这项军事训练技能从校场搬到了人民的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逐渐演变成劳动人民农忙之余一项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流传至今。

板鞋竞技历史悠久,器材简单,是一项集群众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同时也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健身娱乐活动,参与者不受年龄和性别等条件的限制,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所以非常适合在民族院校开展。

3.4 打陀螺

打陀螺又名“打格罗”、“赶地牛”,其活动形式就是用鞭子抽打一圆锥形物体,使之在地面旋转的体育游戏,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十分广泛。从器材看,传统的陀螺有木制、竹制、石制和陶制等。随着时代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的陀螺也在发生新变化,陀螺的下方以彩塑为壳,上方用有机玻璃做罩,里面还安装有电池和灯珠,外面留有小孔,当陀螺旋转时会产生大小不一的光环,煞是好看。陀螺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较大的陀螺直径在10厘米以上,小的直径不过几厘米,配有鞭绳。 从活动形式来看,各个地区的玩法都不一样,有比时间的,即在同等条件下,看谁击打的陀螺旋转的时间长。有攻防的,即守方将陀螺发出,攻方在一定距离以外用鞭绳抽旋陀螺抛击靶陀,以将之击出场外而得分。从参与该项运动益处来看,经常打陀螺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增进友谊,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另外,打陀螺还能够促进人体各个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4 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民族院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需在大一和大二年级参与《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学习。该课程设置的初衷是通过两学年的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式与方法,促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健身习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对现有教学内容没有太大兴趣且缺乏学习的动力,常以各种理由和借口逃课。另外,在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各项心理素质与心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过多重视体育技能的教授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例如,当有些学生由于先天身体条件影响确实无法完成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时,有些教师就忽略了学生个人感受,给予学生考试不合格的处理办法,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究其原因,我们的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匮乏也是当前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没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做支撑,教师就无法帮助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5 民族体育项目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急速发展的社会对广大在校大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人才标准的界定也越来越综合化,大学生们要想适应社会需要,寻求一份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就要比之前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民族体育项目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办事,切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不然就会适得其反。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异常等各种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详尽的分析存在问题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

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往往具备优秀品质的人再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因此在民族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学生意志品质、优秀品德以及个性特征的培养,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使之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各项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4]。另外,还要加强相关教师的师资培训力度,强化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的专题培训,使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生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6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学生自闭、过度悲观和心情抑郁等。这些学生大都喜欢独来独往,不与人交流,缺乏与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民族体育项目教学中尝试诱导和迫使他们为通过和完成课程的学习必须增进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5],久而久之,可让他们改变孤僻的性格,改掉不与人交流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通过民族体育项目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影响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手段和方法要适时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干预对象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及干预对象的性别和家庭等不同情况进行辩证地处理,切实做到一切为学生良好健康的成长服务。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石光宇.体育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4).

[3]林志超. 影响学生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干预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8).

[4]陈秋珠. 谈高等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王义武. 论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作用及实施[J]. 大众商务,2009(12).

On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HEN Bing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Enshi 445000, Hubei, China)

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Y031)。

陈兵(1985-),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陀螺竹竿体育项目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做个纸陀螺
成语魔方
玩陀螺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益智类体育项目在银川市中小学普及和推广的研究①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NO.6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