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原则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2017-11-27 12:43李东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区别对待动机篮球

李东洋

(鲁东大学 山东烟台 264025)

运动训练原则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李东洋

(鲁东大学 山东烟台 264025)

针对运动训练原则中的区别对待原则、动机激励原则和直观教练原则这3种原则,结合对高校篮球选修课实践的认识,文中主要对这3种运动训练原则在高校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运动训练原则虽然是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体育运动员,但是它仍然能充实教学内容,指导篮球教学的实践,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两者有互通性即可以相互渗透又能相互启发,是提高篮球选修课的质量和学生们学习效率的一重要原则。

运动训练 原则 篮球选修课 运用分析

1 运动训练原则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根据篮球选修课的特点以及在明确篮球选修课教学目的的前提下,为了达到篮球教学的目的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体能和成绩的有力的基础[2]。

2 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以及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2.1 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训练条件、训练任务和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安排不同的训练的原则[4]。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区别对待篮球以外的其他运动项目,在训练内容方面不能都如出一辙,要体现出篮球的特点,比如:篮球运动中对抗性强、技巧性高、运动量大,根据篮球这一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特地的训练内容。同时区别对待原则也是对学生个体特异性的尊重,认真处理好篮球教学过程组织的集群性与个体性之间的关系,会非常有助于我们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区别对待原则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篮球专选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选择的首选课,由于人数多,学生的技术、素质、性格特征、理解能力等差别很大。一部分学生之前就有一定的篮球基础相对篮球技术能好一些,因此,在篮球教学中要多注意一下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练习。一部分学生的性格外向,乐于与老师和其他学生沟通,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注重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两种性格的学生对于篮球的学习有优有劣,外向的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过度表现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免影响篮球的规则性以及课堂的秩序,内向的学生要注重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因自身原因而影响到篮球的学习。理解能力主要包括记忆力和节奏感,每个同学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在对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老师应当有耐心地进行多次讲解示范。

由此可见,学生们的实际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按照一个教案进行教学,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学得轻松,另一部分学生学的会很吃力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单从教学角度而言,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起点适中的问题[4]。因此将区别对待原则应用到篮球教学中是有必要的,即教师在备课、选择教法时要因人而异,按照不同学生的技术、素质、性格特征和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来改善这种情况,使学生们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区别对待”地进行教学,对不同组别、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并使他们都能学好,而不同组别内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低层次的学生如果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可以到高层次的组别进行学习,而高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感到吃力、困难可以到低层次的组别进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交流,尤其在低层次组别的学生不要自卑,学生们相互鼓励共同学习进步,这样以来老师对学生分别进行指导,完善他们的不足之处,为完成以后的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了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3 动机激励原则的含义以及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3.1 动机激励原则的含义

动机激励原则指的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地控制的训练原则[3]。在篮球选修课中,动机激励是学生们上课认真训练的动力源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的激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教师更能把握好课堂的进程和各个训练环节,使课堂能够按照理想中的进程进行,保证课堂的任务的完成。

3.2 动机激励原则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在篮球选修课中存在着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篮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缺失是我国各科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篮球选修课的教学也不例外,甚至此种现象更为严重。大多数篮球教师都是在从小受过严厉和艰苦的训练,因此多数篮球老师把这种严厉、艰苦的教学模式带到了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中,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导致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受到抑制。篮球运动是竞技性运动,有些老师在篮球教学中过于注重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篮球技术的训练,忽视了篮球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篮球教学是一个特殊性的教学,学生即要学习篮球的理论知识,又要进行身体活动,因此在短时间内学生理解篮球理论知识来指导身体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这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针对篮球选修课中存在的这3种问题,将动机激励原则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是有必要的。动机激励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运用动机激励原则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被动学习篮球的知识变为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样即解决了篮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机激励原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原有的单纯示范与讲解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课堂不会差生抵触的心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激励原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动机激励原则能够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动作技术上的错误,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篮球技术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4 直观教练原则的含义以及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4.1 直观教练原则的含义

直观教练原则就是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运动员的想象,建立思维模式,形成正确的动作,提高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运动技能的重要原则,尤其对刚接触篮球的学生尤为重要。

4.2 直观教练原则在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分析

篮球选修课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篮球,对篮球相关的知识、技能都不了解,因此,在篮球教学中老师的讲解示范就很重要,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示范和自己的理解,建立自己的思维。篮球训练中,学生运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理解动作,进一步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动作和掌握运动技能。在加上,篮球选修课中人数较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可能一一指导,还是主要靠学生自己的体会,正确理解并掌握动作,由此直观教练原则就显的尤其重要。

5 结论

(1)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理论不仅适用于专业的运动队,也适用于高校的篮球教学活动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2)运动训练原则中的区别对待原则、动机激励原则和直观教练原则都能提高高校篮球转选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1]张春燕.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教学大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刘敏.区别对待原则在篮球专修课中的运用[D].体育科技,2003,24(3):63.

G841

A

2095-2813(2017)08(a)-005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54

猜你喜欢
区别对待动机篮球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动机比能力重要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差序式领导研究述评与展望
学校教育中区别对待的分析
“区别对待”学生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所谓“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