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运动在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中运用方法研究

2017-11-27 23:23陆娅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耐力跳绳羽毛球

陆娅平

(安化羽毛球学校 湖南益阳 413500)

跳绳运动在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中运用方法研究

陆娅平

(安化羽毛球学校 湖南益阳 413500)

运动项目虽有千百种不同,不过但凡运动都有其相似之处,同时能够互为补充,作为相互提升之用。运动项目中跳绳运动与羽毛球运动之间就存在着某些联系,恰当的配合训练,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提升,羽毛球运动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项大众全民运动,然而要真正能够达到专业水准,还需要加之以专业的、科学的训练。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都表示,跳绳运动对于提升羽毛球运动素质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该文将针对跳绳运动对于提升羽毛球训练素质的作用以及如何使跳绳运动在训练中产生更高的效果做出探究。

跳绳运动 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 运用方法

跳绳运动本身优势显著,操作方便且效率显著,通过简易的训练达到理想的目标是运动员所追求的训练方式,跳绳运动在提升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以及全身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上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跳绳运动分为单摇跳绳和双摇跳绳,而对于一些高素质的运动员来说,三要跳绳都不在话下。因此,能够看出这对运动员的腕力、爆发力和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度的要求之高,而不间断的训练更是能够锻炼运动员的耐力。因此,这一训练方式在诸多高效训练基地都有实施,并且效果显著。

1 就跳绳运动在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更加充分证明跳绳运动在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该文将通过实验数据进行说明。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跳绳运动之于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手段

为了使数据更具说服力,此次实验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手段,多方的数据搜集,科学的分析论证加以说明。

1.2.1 查阅资料法

在展开实践研究之间,理论的建立十分重要,前人的研究数据也能够为此次研究作为参考,因此,我们采取了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粗略统计了各界人士、不同身份职业人士对于这一假设的看法,同时借鉴了一些已有的研究数据作为参考。资料来源主要是图书馆、相关学术期刊以及网上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仔细阅读、研究、分析,为此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参照模板。对于其中一些重要数据,也将采取实践论证的方法得出结论。

1.2.2 数理分析法

所谓数理分析就是对在实验中得出的一些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得出相对比值,从而论证假设,得出结论,实验分阶段进行,对于每一阶段的实验数据都要进行清楚的跟踪记录,便于最后的分析总结。

1.2.3 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访谈对象的面对面交流和跟踪训练过程,在现实训练中得出数据,这与实验的不同就是数据更加自然,比实验得来的数据更加接近于日常训练情况,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可行。通常,我们走访的对象都是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老师、教练以及接受训练的运动员,其中,对于运动员训练数据的统计要能够形成对比,因此,我们要多采取两种不同训练方法的训动员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一种是通过跳绳运动来提升训练素质;另一种是通过常规训练方法进行的。而对于老师和教练的访问,在访问结束后我们对于访问信息加以整理,再与搜集的文献资料信息进行对照,综合出我们所认可的结论以及新数据。

1.2.4 实验法

实验法是最直观的论证方法。

(1)实验对象:业余体院10~12岁的20名学生,这些学生均为初学者。并将2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个位小组,力求运动素质达到均衡,男女性别比例达到均衡,增加数据的可信度。第一组为常规组;第二组为实验组。

(2)实验时间:2016年11月1日到2017年1月1日,为期3个月的训练时间,每周两课时。

(3)实验方法:在第一次上课时对全体同学的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以及每分钟完成的跳绳次数进行记录,以备日后参考对照。每周羽毛球教学技术、教学时常两组均相同,知运动技能培养方式不同,常规组采用以往的训练方法,而实验组次采用跳绳提高法,并对实验组同学的跳绳指数进行跟踪记录,规定时常内跳绳个数、连续跳绳时常、身体素质变化三项指标重点记录。

2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2.1 教学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从3个月来的数据显示,由于训练时间较短,最新数据与初始数据的差距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实验组和常规组组的最新数据确存在一定差距。数据显示,实验组组最终羽毛球不动点接球率为80%,产地移动距离为40∶3,立定跳远平均值为2.37 m,跳绳个数平均值为152个。与初始数据相比较,有一定差异,这说明跳绳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提高和促进作用。此外单摇跳绳和双摇跳绳的训练结果也有差异,双摇跳绳的各项数据均在单摇跳绳之上,并且与初始数据差异明显,这说明双摇跳神方法更加优于传统练习方法,由此可以推辞,三摇跳绳的训练结果应该更好,但是在兼顾所有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下, 选择双摇跳绳是最佳的训练方式。

2.2 双摇跳绳之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原因简析

双摇跳绳对运动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十分高,以及身体的协调度,长期的双摇跳绳训练在提升运动整体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增加身体的反应灵敏度和协调性,并且形成运动配合惯性,在进行羽毛球实战操练中,能够将这些潜在因素迸发出来,刺激运动神经,提升运动效率。双摇跳绳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主要是从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的影响来提升综合素质。这正是羽毛球运动员所需要的运动素质。

2.2.1 双摇跳绳对力量素质的影响

力量素质作为人体运动的基础,良好的力量素质不仅能帮助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更能有效提高运动成绩。羽毛球作为一门以技术为主导的隔网对抗型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技能占主导地位,据统计表明,一场羽毛球比赛,运动员需要在场上反复地做出蹬地、跳跃、跨步、扣杀等需要爆发力的动作,这样一来,对于选手的爆发力和下肢力量则有了一定的要求,才能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羽毛球队也十分注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近年来的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为了找到更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方式。跳绳运动则是一个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升腿部肌肉的运动,结实全身肌肉,增强爆发力的运动,它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使血液获得更多的氧气,保持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2.2.2 双摇跳绳对速度素质的影响

如果说力量素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那么速度素质则是羽毛球运动的核心基础。对于一个羽毛球运动原来说,速度意味着进攻、突击、胜利等基础。一个运动员如果没有足够的速度,那么他绝对完不成一场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对对手打回的球做出一系列的击球还击反应,身体也需要迅速移动,都是一瞬间的反应。这也就意味着,羽毛球运动员在拥有力量素质的基础上,需要提升自己的速度素质去配合,去运用自身的力量素质,去完成身体的转动、跳跃、旋转等一系列动作,更快速地移动身体。而双摇跳绳运用正好具备这一训练针对性,需要运动员在绳子落地时做出一瞬间的头脑分析和身体反应,而且多变化的跳绳训练组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综合提升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2.2.3 双摇跳绳对耐力素质的影响

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人的集体对于抗疲劳的能力。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它对这一素质也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运动员在一定的比赛时间内表现出良好的耐力素质。而一般人体代谢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而运动员的代谢能力特点表现为两者相间,相互转换。有氧代谢则是保证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物质保障,即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这一素质需要坚持较为长的持续性时间的训练,还需要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多样化地去达到训练目的。而跳绳运动也可以采用多组、多变化的持续性组合训练模式,能够达到进行短时间但又高效的训练效果,对于耐力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2.2.4 双摇跳绳对灵敏素质的影响

当然一个运动员具备力量、耐力、速度这些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具备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指运动员在球场上对球做出的迅速反应,快速回球的能力,也可以说是运动员运动技能以及自生的身体素质的一个综合表现,也是较为复杂的一个人体素质。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变化。羽毛球运动是一个灵动性很强的运动,它需要运动员有着突出的反射神经,一个灵敏度高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将更具有优势,他能更好地对对手回击的球做出判断,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处理球的能力也就更为出色。而双摇跳绳在训练过程中对于运动员在灵敏素质这一方面能够达到很大的练习,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提升自己的素质,无论从身体还是思维上都能得到训练,对运动员有着很大帮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合理的跳绳训练对于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和耐力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以及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羽毛球运动员的各项素质都有很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技能和素质。从该文的实验结果分析,双摇跳绳的训练效果比单摇跳绳更为突出,双摇跳绳训练方法不仅在数量上优于单摇跳绳更在时间上节约了。这也就意味着对运动员在训练时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随着训练的加深,练习的效果也会越明显。

3.2 建议

既然跳绳对于羽毛球训练有着很大的作用,该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做出参考。第一,在采用跳绳训练时需要注重训练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结合的研究,通过在不断练习过程中找到更简便易行的方法,提出更好的训练方案,更好为运动员的能力提升做服务。第二,重视双摇跳绳在采取过程中的变通性,以及正确把握双摇跳绳在运动员素质联系中的地位,对于能力突出的运动员可以提升训练难度,甚至采用三摇跳绳进行训练,训练的方式应以运动员的特点为依据,进行调试,找到适合每个人的一套训练方式。第三,在应用的同时,也不能停滞科研,需要多关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采纳别人优秀的科研结果,为自己做服务。这样才能将跳绳运动更好地加入到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当中去,有利于专项训练的积极开展。

[1]刘刚.跳绳运动在高校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2013(16):37-38.

[2]张羽,郭亮晶.心率与超量回复的关系[J].湘南学院学报,2005 (2):101-104.

[3]刘志英.跳绳在高校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98-100.

[4]张翼.跳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28(1):232.

G8

A

2095-2813(2017)04(c)-00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037

猜你喜欢
耐力跳绳羽毛球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羽毛球
跳绳的起源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NO.10 跳绳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