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①

2017-11-27 12:43汪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芜湖市课外体育

汪涛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芜湖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①

汪涛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该文运用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对芜湖市五大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芜湖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挺高,但是参加的频率不高,持续的时间不长,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对于学校不重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将会在本文给出相关建议,能够推进芜湖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更好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生 芜湖市 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指院校在课外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1]。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不仅可以弥补体育课上的缺失与不足,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奠定基础。通过对芜湖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能够在找出芜湖市高校现有体育活动开展的不足和优势,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芜湖市五大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芜湖市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各投放4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问卷。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照文献法,在中国知网查阅2005~2016年间的与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阅读、评判及引用。

1.2.2 问卷调查法

笔者在芜湖市五大高校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200份,有效的为187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3.5%。问卷主要侧重于芜湖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形式,频率与时间,时间与空间,参加动机以及主要的运动项目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的时间与场所

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指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教育部文件[2]中明确指出,要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确保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等学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计划中,是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三次有组织,辅导的课外体育活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芜湖市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长最多是30min~1 h,15~30min的学生25.74%,15min以内的7.92%,1 h以上的只有8.91%。其中男生每次运动30min以上的达到了60%,女生每次运动30min时以上的达69.01%。

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包括校内体育场馆、室外运动场、健身房、室内私人场所和公共场所等。《高等院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3]要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芜湖市高校对学生开放度比较高。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上,79.21%的大学生选择在校内体育场(男生76.67%,女生80.28%),选择在寝室开展有10.89%,其中男生26.67%,女生25.35%。

3.2 参加动机

宗军[4]较全面的指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外部的因素是活动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以及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虽然全国各省都有相关的研究文献,但是这些研究侧重于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对大学生的参与动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芜湖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还是挺高的,只有7.92%的表示不参加,但是每周的参与次数不是很多,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只有29.7%,每次的锻炼时间也不是很长,1 h以上的只有8.91%。

结合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在参加动机上基本相同,总体上看52.48%的大学生觉得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27.78%的大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减肥塑造好身形。除了以上两个选择,男生侧重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女生更多的是为了应对体育测试。在参与形式上男女生并没有多大差异,选项最高的是和两三好友一起锻炼,活动内容上也很一致,票数最高的是散步跑步,运动场地也大多选择校内。

3.3 主要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作为进行身体锻炼的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丰富,调查中出现的运动项目几乎囊括了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项目。在大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上,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都需要场地和器械,体操、舞蹈、游泳、跆拳道、武术类不仅需要专业的场地还需要有一定的专项基础,跑步散步、远足登山类对于场地要求少,没有特殊的身体和运动技术要求,开展比较简单。

调查显示,总体而言最受芜湖市大学生青睐的三项课外体育活动是跑步散步58.42%,篮球32.67%,乒乓24.75%。但是男女生的选择有些偏差,男生前三名分别是篮球56.67%,跑步散步50%,乒乓33.33%;女生前三项分别是跑步散步61%,舞蹈23%,篮球22%。

3.4 阻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

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个人意愿,时间分配,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环境因素包括设施,场地开放制度,学校的重视程度等。调查结果显示:36.6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时间使得他们没法参加,17.82%的直接表示不想参加,8.91%的认为学校的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近几年高校扩招势头不减,场馆设施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体育器材损毁较大,浪费严重。而在学校设施的完善程度调查中,74.26%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的体育设施完善程度一般,18.81%认为很完善,1.98%表示体育设施不好,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4.95%的学生表示对该校的体育设施完善程度不清楚。在对所在的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或进行体育活动辅导的调查中,11.88%选择经常进行,74.26%认为偶尔进行,18.81%表示几乎没有,只有4.95%表示不清楚。

4 建议

(1)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或进行体育活动辅导前期的宣传工作和后期的反馈工作都应落实,让活动开展更有系统性,让更多的体育活动爱好者能够知晓并从中受益。

(2)各高校对体育类社团的发展更加重视,鼓励其在保障社员正常上课的前提下多开展活动,多参加校际间的活动,促进各高校间的交流。

(3)对于大学生反映的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希望芜湖市各大高校能够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4)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加多元化,趣味化,大众化。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与技巧延伸到课外,自主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5)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刻不容缓, 在良好的体育氛围下更加有利于体育观的形成,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皆有重要意义。

[1]邓树勋.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建议[Z].教体艺[2014]4号.

[3]教育部.高等院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Z].教体艺[2014]4号.

[4]宗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98.

[5]桂源海.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4(3):106-107.

[6]王小琴.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73-172.

G80-32

A

2095-2813(2017)08(a)-022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227

汪涛(1992—),现于安徽师范大学攻读体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等。

猜你喜欢
芜湖市课外体育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芜湖市第一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开赛
我们的“体育梦”
胡亚楠、张国英作品选
取经之路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