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关系建构研究

2017-11-27 05:11刘彦哲黄文培尉莉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经典阅读经典

刘彦哲+黄文培+尉莉萍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吸引,阅读兴趣和注意力由纸质书本转移到以手机为主导的屏幕上。阅读时间减少,阅读能力退化,阻碍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本课题主要探讨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关系的建构,以此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 经典 经典阅读 人文素养 移动互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根本改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思维、理解及知识习得方式,进而迅速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趋向于娱乐化、碎片化、快餐化以及庸俗化的阅读方式为传统的纸质经典阅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由此进一步削弱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优势,引导并激励大学生阅读更多经典,是提升他们人文素养及社会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1现代技术下的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

1.1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概念

“经典”一词在《古今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典范的儒家著作。如《文心雕龙·序志》中提到的“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②宗教典籍;③指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本文中所指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超越具体时代价值观与美学观念,以及有根本性、典范性、权威性的文本。这也表现出了经典阅读不同于娱乐化、碎片化阅读的特点。

《易·贲》中说,“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起初指礼乐教化,后指人事,人力可以做到的事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西方的“人文”最早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是素质、教养的意思。在《古今汉语词典》中“素养”指“日常修养;日常的锻炼和修养”。以《汉书·李寻传》中有提到:“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素养强调的是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凭空而来,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获得,是通过实践或训练而得到的道德素质。

1.2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建构密不可分。文学经典传承着人类最深刻最美好最丰富的情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从古至今,那些大师、大家都拥有广博的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取离不开经典阅读。

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交融,推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作家刘墉就曾说“看山要看大山,看书要看大书。”这里的大书就是指集大成者的学者写成的经典之作。读完一本经典就等于读完了很多本书,这也是经典的魅力之一。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跨越时空与大师交流,由此提高自我修养,提升思想内涵。

1.3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方面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当代大学生更趋向于“读屏”而非纸质阅读。看手机,刷微博,聊微信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便阅读,大多也是各种考级考证书籍和用作消遣的娱乐的杂志报刊。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我们对不同年级的114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文科生占66%,理工科占25%,藝术类占9%。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经典的认知、阅读频率、习惯以及对经典阅读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2%的学生认为能被称上是经典的书必须是思想内容深刻,展现了人类最真实的人性、生存状况和理想的书。有31%的学生认为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书籍。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经典有一定的认识且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经典。关于了解名著的途径,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影视鉴赏而非通过书籍阅读了解名著,其较大的的原因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学生更愿意去接受图片和视频来代替白纸黑字的书籍。就近两个月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的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仅阅读过一本,并且每天课余时间花在阅读的时间62%的学生是少于1小时,甚至基本不读的学生占总数的11%。与之相比,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是500至800页。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经典文本阅读量上与国外大学生,特别是与国外名校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

大多数学生认为阅读经典可以提升自身修养,学习或借鉴经典文学思想以及开拓视野,丰富阅历。这些都表明大学生对阅读经典的认识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不少学生未尝到名著阅读的甜头,觉得阅读经典耗时费力,效益不高;认为经典文学没有杂志周刊通俗易懂,难度较大对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帮助不大等。

如今手机的高普及率,电子阅读兴起,但“读屏”与“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大学生的阅读具有“碎片化”、“功利化”、和“娱乐化”等特点。

2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1人文素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人文素养也可以理解为文化修养,这其中包括了个人精神层面和道德方面的素质。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也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有时我们会以偏概全的认为人文素养就是人文知识,但事实上人文知识并不等同于人文素质。人文知识涉及了文、史、哲三大类,而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就好比在二战期间许多纳粹军官也是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难道他们不具备文学知识吗,但他们仍会草菅人命。这还是强调了素养是要通过人的认知本体真正理解了知识,将其渗透到自己的身体、心灵以及融入到生活和行为之中。

大学生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希望,他们的人文素养关系到了一个国家的素养和精神。并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全面的人格。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才成长,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2.2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问题endprint

近年以来大学的连续多年扩招,除了少数名牌大学外,从前的精英教育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多,学生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这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进一步暴露并加深。并且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交融,都不可避免的对人们的人文精神产生巨大的震荡。

大学生在这大环境下也受到了极大冲击,其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人文素养的缺失。为此笔者也做了一份人文知识的测试题。试题内容包括地理历史题目以及物理化学基础题目等,共有116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参与。调查显示,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多为历史题和古诗词题,其中一题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陶渊明的哪首诗?有68.1%的学生选错为《归園田居》,而正确答案为《饮酒》。出自初中语文课本的题目却难倒了许多的大学生。

以及反映出类似《三十六计》、《左传》等古代文学名著的阅读的缺失,原因是一些学生是通过读缩写过的名著来代替原著,把快餐化,碎片化的书当做文学阅读。这些现象都暴露出了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缺乏人文基础常识,人文知识面较窄,文、史、哲等知识的缺失甚至缺少了基本的欣赏分析能力。

3利用移动互联,加强经典阅读,构建人文素养

3.1移动互联环境下经典阅读的特点和优势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直线上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越来越成为人们阅读的首选。阅读的载体从古时的竹简、纸书到现在的kindle,手机阅读APP,科技的发展使阅读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此外以手机、电脑为媒介的阅读一大特点就是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视觉图像。图像可以表达出语言所不能能表达出的世界,也可以传递语言所能暗示的丰富世界。图像凭借它的具象性、直观性从而使读屏或读图变得更直观、轻松和快速传播。

以微信为例,据CuriosityChina公司制作的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微信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这也说明了微时代下人们对手机、电脑的依赖以及以微信、微博等微传播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网络、手机等这些新的阅读载体以其高效便利的特点不光使其拥有巨大潜在的市场,也让人们的阅读变得更加有趣、方便,这促使更多的人去阅读以及为文学艺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

3.2用移动互联工具,鼓励经典阅读的措施

面对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远离经典阅读这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抓住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利用移动互联工具的优势来促进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就碎片化阅读来说,学校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号来推广经典书籍的书单或是推出“每日一点经典阅读”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经典阅读。

当然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如2016年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以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来征求续诗,引发了续诗的热潮和网友对古典诗词的热情。以经典文本为基础,互联网为媒介的微创作会促使读者对经典进行思考和深阅读。

教师在起到榜样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经典知识比赛”或“名著知多少”等活动。课下布置学生阅读名著并摘抄赏析优美的句子段落,在班级群里发起投票来评比谁赏析的最动人。外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将经典翻译成外语来与名家翻译的版本进行PK,将优秀的作品发布到网上或微信公众号上。

以及线上线下的紧密配合。图书馆可以线下举办读书会,名家阅读经典讲座以及类似于朗读者这样的活动。或是将文学经典进行演绎,例如话剧社可以出演《茶馆》、《雷雨》等文学经典,在线上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剧目和演员。这些方法可以极大的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发出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经典阅读和人文素养的意义和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和分析,为现今移动互联下大学生阅读时间减少、阅读功利化、娱乐化等现象,以及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诸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解决的办法。得出大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时期的结论,大学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加强经典阅读,了解人性、社会、历史,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担负责任,提升素养,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经典阅读。

参考文献

[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孙光辉.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经典阅读经典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