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2017-11-27 20:08周文霞杨彬吴志琼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一体化实施课程体系

周文霞+杨彬+吴志琼

摘 要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设计出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该中本贯通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明确了该中本贯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前提,分析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两校软硬件实力。具体阐述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不同类型课程的实施方案。探讨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方案中对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中本贯通 轨道通号 课程体系 一体化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指出:“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加快轨道交通、民航、公共交通等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充分学习并领会通知精神的前提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选择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作为双方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试点专业实施中本贯通,由双方专家领导、企业专家、项目组核心成员讨论确定方案,申报通过后实施。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应然路向,即树立"整体性衔接"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人发展取向"的衔接目标、形成“动态联结”的衔接内容、转向“能力积累”的衔接模式以及建立具有“制度化显性效力”的衔接机制。完成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方案及课程评价体系成为项目组要攻克的难题。本文从三方面来论述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1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实施的现实基础

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维护和管理的一线应用型工程师。因此,通信工程(轨道通號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目标是“培养轨道通信信号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即既具备扎实的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理论基础,又对轨道交通通信设备性能和工作过程非常熟悉,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能解决一些实际运作中的日常维护保养或者故障维修问题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在中职阶段提前让学生认知了解轨道交通通号方面的设备、基本框架组成,有助于学生在本科阶段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更深入掌握其核心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前提是中职的专业和应用本科专业之间有存在较好的专业衔接性。这一点从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和应用本科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两个专业的课程内容可以看出这两个专业之间关联性很强,不管是从英语、数学、物理这些公共基础课程或是电工、电子技术这些专业基础课程还是轨道交通网络、信号基础设备这样的专业必修课程中都有较多可以实施一贯制的课程。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内容作为本科阶段的铺垫,很好的实现一贯制。

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是建立在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两校深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实验实训环境以及良好的企业合作经验和资源基础上的一次优势叠加,能更好的发挥两校优秀师资和实训力量的功能。两校都不仅有物理、电工电子、单片机、微机原理等通用基础实验实训室,更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训练实训室,如轨道信号基础设备实训室、城轨ATC仿真实训室、通信线路施工与检测实训室、列车调度和控制实训室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名,兼职教师8名。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拥用3名副高、3名讲师、1名高级实验师、3名高级工程师以及相应的专业实训教师队伍,还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兼职教师15余人,同时,该专业作为轨道交通系的特色专业,具备做学一体、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的能力。另外两校都跟上海申通地铁维保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等单位有着良好的校企合作经验。

2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实施的具体方案

在参考中高职贯通课程设计经验和借鉴经典案例基础上,我们制定出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方案,其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在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时,我们做到公共基础课程中五类课程一体化衔接,专业基础课中三门课程具体内部衔接,专业必修课程中三门课程难易高深不同层次的衔接,具体衔接课程见表1所列。

(1)公共基础课程的衔接,其中中职阶段以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是基于高中阶段知识点的学习为主,尤其如数学、物理这些理工科课程,学习必要的知识点为专业课程做好铺垫,也为后续本科阶段学习打好基础。而本科阶段则与普通本科一致,以获取证书如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为目的进行提高学习或者作为专业课程的前端课程开展学习,以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2)专业基础课程中比如电工技术基础与应用,在中职阶段让学生认知基本电路结构、掌握基本的电路参数及其测量方法,会用替代方法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计算,而在本科阶段则要求学生掌握电路高阶分析、瞬态分析等建立在高等数学基础上的侧重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

(3)专业必修课程中如轨道信号基础设备,在中职阶段让学生了解认知轨道交通中的常用基础设备如信号继电器、信号机、轨道电路、计轴设备、道岔转辙机等,了解其结构和基本组成,基本工作状态,本科阶段则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各基础设备控制电路的原理,为维护保养及故障定位维修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3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下课程的评价方法

课程的评价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决定着课程体系实施的效果。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课程应采用不一样的评价方法。同时课程评价方法受阶段性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本专业阶段培养目标按照:掌握“学什么”→掌握“做什么”→掌握“怎么做”→掌握“为什么”→掌握“如何运用”→掌握“如何优化”→掌握“上岗能力”七个阶段来实施。依据阶段性培养目标,将课程分成三类实施不同评价方法。endprint

(1)公共基础课程,中职阶段主要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这些涉及基础理论的课程,适合以闭卷考试的方式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行为。对于平时的出勤、课堂纪律和作业表现需加以记录,按照比例记入总评,以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物理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有部分实验实训的内容,教师需对学生的实验环节也加以记录和考核,记入总分,但比例可控制在20%以下。本科阶段实行分级教学,如英语课以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作为标准,通过考试的同学进行较高级别的英语阅读欣赏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以提交英文报告或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写作能力。未通过考试的学生正常教学以闭卷形式考试为主,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借以衡量通过四级考试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程,是一些通识类的课程,中职阶段大部分课程需要结合实验测试来加以观察和理解,实践实验课时的比例一般在30-50%。如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侧重学习电路基本结构组成、典型参数测量、替代法简单电路分析计算。对于这样的课程,需分别对于理论和实践加以考核,实践考核的结果记入总评,理论部分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平时表现、出勤、作业等也需记录并按比例记入总评。本科阶段侧重点在于学习基于高等数学基础的电路瞬态和高阶参数分析计算等理论知识,有部分实验内容,主要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将实验的内容纳入理论考试范畴。

(3)专业必修课程,是轨道交通通号相关的专业课程,如信号基础设备、城轨ATC系统维护等。中职阶段侧重认知了解,以认知实验实践为主,实践课时占比在50%以上,对于学生的考核重点在动手实践方面,课程评价采用实践考核+开卷问答形式。本科阶段侧重学习典型设备的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其原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电路识读分析能力,考核评价方式采用闭卷考试,要求学生背默典型电路图,为后续考技师证书做好准备。

4结语

本文论述了项目中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方案、依据、课程评价方法,旨在抛砖引玉为后续中本贯通专业申报提供一些参考。文中涉及的方案仅在讨论评估阶段,尚未实施。在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出现一些难以实施的情况,需要我们依据基本原则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善。

作者简介:周文霞(1981-),女,江苏宜兴人,硕士,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信号、职业教育;杨彬(1977-),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通信网络、职业教育;吴志琼,(1980-),女,上海人,硕士,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通信、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

[2] 戴汉冬.职业教育“中本贯通”课程衔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 孙露,杨若凡,石伟平.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实然与应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27-31.

[4] 张秀霞.中高职贯通课程衔接的现状、策略与保障[J].教育与职业,2016(24).

[5] 徐国庆.中本贯通的合理性[J].职教论坛,2015(09):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体化实施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