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2017-11-27 01:30杨晓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服饰艺术文化

杨晓密

摘 要 我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蕴。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我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的积累和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融合不同时期人们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系统。

关键词 服饰艺术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服饰艺术在本质上看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事项,没有多元的视角,就不可能全面地把握服饰艺术。换句话说,服饰艺术的文化性质,决定了它势必是由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组成:其一是物质的、器具的、操作的层面;其二是精神的、观念的、交流的层面;其三是制度的、秩序的、传统的层面。这三个层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1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誉,这显然有溢美之意。其实,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所具有的地域上的、人口上的、民族上的、历史上的尤其是文化上的特殊性,在很大意义上成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最富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如今,人们只要用心考察人类的历史文化,就断然少不了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作深入的考察,否则,任何有关人类文明的描述都有可能是不全面的。而要考察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两个方面的日常生活是不应忽略的,其一是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在中国的发达程度,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望其项背;其二就是中国服饰艺术,这是中国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人文性及审美性的日常文明。

中国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传统,服饰艺术构成了这个人文传统的一个极 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凝聚和浓缩到了服饰一书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服饰艺术是记录中国传统文化许多重要信息的“活化石”,要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就绝对不能不对这一组“活化石”作综合细密的考察。也正因此,我们考察中国服饰艺术,没有理由只停留在物质技术操作的层面上,而应当尝试用一种全方位的、综合的、审美的眼光来考察,而且必须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其中包括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原则、空间性与时间性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2历史演变

人类的服饰艺术是在时间中存在的,它是有历史的,中国的服饰艺术也不能例外。因此,这里是对服饰艺术的发展历程所作的时间性的观照,它以客观反映中国服饰艺术不同时期的形质状态为目的,揭示出代与代之间的服饰艺术差异,勾画出一条贯通古今的服饰艺术的发展线索,力求以客观描述的方式来恢复中国服饰艺术在历史上的外在本相。总之,突出时间性或说历史性是这一考察视角可以展开和完成的主要任务。从对服饰艺术的历史观照中,人们很容易看到,尽管服饰艺术在起源上或许是“服”在前“饰”在后,或许是“饰”在前“服”在后,或许是“服”与“饰”同步,但及至服饰艺术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期,受人们审美追求的影响,“饰”实际上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自我独立性的纯审美系统。

3经济表现

服饰艺术首先是物质存在,它有质量、有色泽、有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创造的结果,因此服饰艺术实际上和人类社会经济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日常服饰行为。不同阶段不同民族的经济活动,大多要以一种具象概括的方式反映在具体服饰的质料、色彩、形制及纹饰中。中国服饰艺术,历经人类社会的各个不同的积极发展阶段,标识出不同的物质材料、工艺技术、消费水平。对个人来说,大多数人的人生基本奋斗目标,是落实在经济地位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上,而经济地位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吃和穿的由差变好。同样,由于受经济的制约,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服饰穿着的审美境界就是所谓的穿着贵重的、崭新的服饰。

4政伦规约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存在着差别,因而,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的社会角色既体现为人和人的社会分工不同,又体现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其他角色的社会表征。其中表征之一就是社会其用不同的服饰将人和人区分了开来。比如在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中,服饰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品到九品的官僚所穿着的服饰是彼此有一定区别的,人们辨识官僚等级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就是这个官僚的服饰。对国家而言,服饰不仅能够使社会人员的行业、等级、职责等实现明晰化、秩序化,而且还有助于统治机器的系统化、分类化管理。在许多特殊的重要时间、场合中,服饰承担着表演性、目的性的任务。除了政治对服饰的制约之外,伦理对服饰也有一定的制约。穿衣戴帽在古代中国并不像今天这样随意自由,服饰的伦理影响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古代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格外发达,儒家纲要礼教思想对人的束缚和限制特别严格,在许多情况下,服饰的伦理制约完全同服饰的政治影响纠缠到了一起,从而让人很难分辨。中国古代政治及伦理的同步发达性及二者的相融性,决定了中国人穿什么衣服既是政治的设定,也是伦理的选择。中国服饰艺术的郑伦规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饰艺术在审美方面的进步,这实际上导致了服饰艺术过多地沿用旧制、重复自己。

5观念统摄

对世界而言,服饰艺术是只为人类而存在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是一个品类纷繁、尺码齐全的生活资料系统,也是一个寓意丰富、境界有别的生活审美系统。每个人都有选择穿着何种服饰的权利,只不过这种权利的使用被众多的因素制约着。

首先,经济地位可以决定一个人到底是穿乞丐服,还是穿帝王装。朱元璋起先是个不名一文的贫苦农民,但后来却终成为帝王大业,黄袍加身,完成了服饰消费水准的重大转变。

其次,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联系密切的各种信念,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人们的服饰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佛教及伊斯兰教等是影响人们服饰行为的多种观念统摄。“天人合一”、“依礼而动”、奢华铺张、中庸节俭等特定的服饰追求,都和反映不同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儒、道、释等有密切的关系。道教、佛教及伊斯兰教作为宗教,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服饰规制体系,一旦某个人皈依其中的任何一种宗教,他就必须依照教义教规的训诫和要求,或穿道袍,或者僧衣,或戴回帽。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宗教服饰即成一种辨识信徒身份的外在标志,也成了一种不断给信徒以宗教信念暗示的宗教象征物。服饰审美在此时具有了明显的宗教意味。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主流文化是一种始终不可超脱的服饰氛围,人们所有服饰行为必定是按照主流文化设定的信念来进行的,这种信念无疑是同国家的意识形态追求相一致的。然而,在社会中必然还存在着一些属于非主流文化的东西,它给少数的不同凡响者带来了一些别出心裁、不同流俗的服饰信念引导。这些处于非主流中的人们,一般要么在服饰上充当最超前的先锋,要么返回传统,戏弄流行。

6现实表达

本来,服饰艺术是一种现实化、感性化、日常化的存在,它必须以活生生的人为载体,必须诉诸具体的物质形态。然而在现实中,服饰艺术实际上往往也会超出日常生活的限制,以一种文化、娱乐化、鉴赏化及演示化的方式反映和表达出来。像服饰艺术在小说、散文、诗歌中的出现,在戏剧、舞蹈、雕塑、壁画、国画中的出现等,就完全属于这种情况。与此同时,服饰艺术作为传统的一部分,它也会以指导现实服饰生活的实用理念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实用化的表达,可以体现为对服饰生活实际有借鉴指导作用的思想,从而见之于衣规服制或文献典籍,也可以直接表达为在时下服饰生活中应用。首先,由于传统服饰是伴随着这些文艺及娱乐中的主角而出现的,所以其中所展示的服饰既出于现实生活又超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理想化、虚构化、浪漫化色彩,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实中的人对理想服饰的想象、对反面服饰的厌恶。其次,由于某些传统服饰又是以现实指导和现实应用的方式出现的,所以它们既可能表现为同现实的有机结合,也可能表现为同现实时尚的格格不入。我们从过去的小说及戏剧等文艺作品中可以发现,主人公的服饰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它们对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一般總是先在人物服饰扮相上要动些脑筋,而读者或观众也总是先从服饰扮相上去认识主人公。总之,文艺中的服饰是服务于审美,是体现了人的服饰艺术观念的。同样,传统服饰的现实实用表达由于受时代因素的作用,它既要承担对服饰艺术发展气脉的延续和传播,又要经历与服饰艺术新潮的相互磨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饰艺术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