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阈下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2017-11-28 00:31苏祝捷
体育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城乡体育农村

邱 团 苏祝捷



和谐社会视阈下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邱 团 苏祝捷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12)

文章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布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以及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三个方面对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当前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大对基础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建立规范的城乡体育协会组织以及加强对乡村体育工作专业的人员配置五个方面,旨在为政府部门开展城乡群众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建议与实践参考。

和谐社会;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来进行开展与落实。在国务院下发的《全面健身计划(2016-2020年)》[1]中,更是明确指出: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从当前我国政府的顶层设计上不难看出,统筹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均衡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及重点工作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以丰富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为其具体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1 当前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1 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布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发展及农村工作的开展连续出台了10余个相关文件,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开展的政策体系,指明了发展路线,构建了以工引农、以城带乡的整体框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列为首要工作,提出了包括“城乡统筹”发展的“五个统筹”。党的十七大报告延续十六大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些制度、文件以及政策的利好性,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1.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城乡群众体育提供了发展基础

2014年3月,国家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下,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农村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也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些社会经济方面的利好性,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

1.3 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率先在县(区)区域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这必然将城乡教育之间的经费投入、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投入比例逐渐缩小,而体育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器械的配置及文化信息等要素的共享方面,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完善,这对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与普及,对村民了解更多、更新的体育项目,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继而培养村民对体育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其参与其中,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由被动变主动,由个体到团体,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锻炼及比赛的氛围,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机遇。

2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工作分析

2.1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工作前提

规划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一切行动的开展向导,是政府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定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要体现出预见性、前瞻性及发展性,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实地出发。科学合理的制度适合地方区域特点的发展规划,是各地开展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工作的必要前提。各个地区应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布局要求,在建设城镇群众体育工作规划的基础上,将乡村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规划纳入其中。要充分尊重地方民俗特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广泛吸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使规范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符合群众对体育活动、健身锻炼的需求,其具体内容应符合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布局,需体现出整体性、地方性、先行性、权威性和民主性,不局限于一村一镇或城市与农村所固有的地理条件及空间格局,要正确处理短期建设与长远发展、整体利益同局部利益的关系。

2.2 基础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是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

在我国农村,由于村落重组合并,基础教育单位的拆迁及学校体育资源的不对外开放,导致体育场地和设施的闲置、流失及残损现象比比皆是,体育场地和设施等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是阻碍村民开展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锻炼需求的矛盾已成为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个问题不仅乡村如此,城市也亦然。因此,如何既关注公平又兼顾效益,科学建设新场地设施,合理利用旧场地设施,就需要实施者结合地方的人口规模、城乡特点及区域特性,根据地方的民族民俗特点、生产生活习性以及地方居民对体育的特定需求等因素综合配置体育资源要素,而不仅仅是统一性的、标准性的、无差别性的自上而下的调配。

加快改变农村基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滞后局面,加大农村基础体育场地的建设力度,扩大对基础教育单位体育资源支出的财政投入,是城乡群众体育工作协调开展的重点,是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锻炼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农村基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应在保持原有基础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加大经费的支持力度,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的种类及数量,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并因地制宜,多元化地开展适合地方特点的体育活动,推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易于上手、容易参与的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同时,要多渠道、多方面筹措体育活动资金,加大对社会资本的引进力度,将开展体育活动与提高地方社会经济水平相衔接,逐步建立稳定科学的资金投入与发展机制。对于一些边远偏穷、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要将学校体育同群众体育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在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紧密依托乡镇学校的体育资源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借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大对乡镇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学校场地设施对村民的开放程度,以缓解地方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紧张的情况。

2.3 规范的组织管理是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

在城乡群众体育工作的协调发展中,其组织管理的重点需面向农村,建立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组织,结合城乡间群众体育开展的不同特点与要求,组建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体育协会组织。同时,还应构建城乡间群众体育活动的互动机制,让城乡间不同人群共同参与同类活动,推进城乡人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当前我国基层农村的体育锻炼者几乎都是自发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很少有正规的体育组织参与其中,很多村民是独自锻炼或以家庭、街道为单位开展锻炼活动,即便是有一些业余的体育锻炼组织也大多是松散的、自发的、谈不上科学管理的。加强城乡之间的体育活动互动,可以有效增强基层农村的体育组织建设工作,为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加快城乡体育组织的融合共享,使其成为具有普及性、广泛性和科学性的群众体育组织,发挥其真正作用。

在发展体育协会组织时,各级地方政府及体育主管单位应主动举办常规性的体育赛事活动作为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开展的主要形式,将开展连续性的、周期性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容易身体力行的体育活动项目作为承载城乡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同时,要将这类活动安排在适合农村居民参与活动的最佳时期,避免农忙期、外出期等特殊时期,还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体育站、社会体育活动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普及推广健身锻炼技能的辅导工作,定期举办乡一级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还应与附近乡村开展联谊赛、对抗赛等相关赛事活动,提升群众对体育活动参与的凝聚力与参与程度。

2.4 专业的人员配置是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关键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开展的关键在于专业人员的必要配置,需要打破城市人才资源过剩、乡村人才资源匮乏的格局,要优化城乡之间体育专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开通城乡体育人才的互通渠道,并建立长期的培训、服务、指导工作机制。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农村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各级乡村单位,各级各类的体育专门人才依然十分匮乏,很大一部分乡村仍没有配置专门的体育干事,而在城市地区,相当一部分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则找不到与其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因此,在政策上应鼓励和支持城市体育人才下基层、进农村,为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帮扶,还应选派农村体育骨干到专门的体育院校去进修学习,促进农村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 结论及建议

3.1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打破城乡发展的体制障碍,打破群众体育工作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体育管理格局,将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当中,并作为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规划开展,将体育职能工作真正落实到农村,实施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管理,协调城乡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的统筹配置,建立健全城乡互通的群众体育协会组织,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推动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3.2 深度挖掘民间力量参与到城乡群众体育的建设发展中,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城乡群众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根据地域特点、地方资源特点合理开展适合的投资项目。同时,体育部门要与文化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广各级各类的城乡群众性体育赛事、体育活动。此外,还应重视对体育专业人才资源的吸引与使用,当前很多高校都愿意将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安排在地方乡村中开展,应合理发挥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作用,积极组织其参加地方的群众体育活动,并通过其自身体悟、网络传播等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大学生村官与高校的社会实践生均是年轻群体,有较为相近的语言,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带头作用,合理利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其形成合力,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

3.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也越发凸显,尤其是与民生工作息息相关的群众体育工作,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公平正义的实现,对于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的保持,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特别的作用,在推进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工作中,需要把握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方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采取政府干预引导,民间积极参与,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教育资源等举措,构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Z].2016-6-15.

[2]朱晓东,谭翰哲,祁丽.社会变迁中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3):106-110.

Path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Mass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Society

QIU Tuan, etal.

(Guangxi Institute of Sports and PE, Nanning 530012 ,Guangxi, China)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桂教科研[2015]2号,基于和谐社会的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Y2015YB355。

邱团(1966-),湖北恩施人,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苏祝捷(1970-),广西横县人,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猜你喜欢
城乡体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我们的“体育梦”
新农村 新一辈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