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生和谐交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①

2017-11-28 02:32权学园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师生新课改

权学园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 江苏徐州 221116)

论师生和谐交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①

权学园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 江苏徐州 221116)

“师严而道尊”一直被传统的师生关系所提倡,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附属地位。长期以来,学生慑于老师的权威,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以致于埋没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师生交往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有了新的“颠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师生和谐交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全面了解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不断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方法,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师生和谐 小学体育教学 作用

1 正确认识新课程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

对于交往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多都是强调两个以上的人在交流有关事项的过程中而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而“人的交往不仅展开与实现着社会关系,而且它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1],而教学交往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就要把它放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和教学这一特殊的情景中去理解,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别的交往形式,是“学校中师生生活与学习的基本方式。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共享着在交往中形成的丰富资源,改造自己的生活,学习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占有人的本质,不断使自己成为人”[1]。20世纪50年代,西方哲学家开始深入关注和研究交往理论,慢慢的,这一哲学理论成为当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交往这一主题逐步变化并理所当然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成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新课程下小学体育教学中,作为主导方的教师和作为被引领方的学生应该是相互平等、和谐对话、相互尊重、共享知识、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把新课程下小学体育课堂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交往,一种不仅仅是形式特殊更是内容特殊的交往。在这样的交往中,体育教师应该主动转变教风,紧跟形势,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2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交往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交往是一种交往双方互为主体、相互尊重的主体间关系,而师生交往也属于交往的范畴,也就是说,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交往机会上应该是均等的,在地位上也应该是平等的。然而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中,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体育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和谐、一主一副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形式化”的交往

小学体育教学中,这种方式的交往普遍存在,多表现在教师问题设置的僵硬化、动作教学的形式化,教学过程中缺少互动环节。这种形式上的交往分为两种,最常见的一种是问答“无需思考”的交往。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提问,面对所有的问题,学生可能仅仅需要回答的只有“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简单且不具有启发性,比如体育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问题就是“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讲述了……动作的要领对不对?”“这节课呢,我们要学习一下另一各动作的要领,你们是不是很想学啊?”,面对这样的问题,小学生也只有脱口而出的答案:“对”和“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死板教授动作的课堂交往。教师拿来一课教学内容,不通过讲解,直接做动作让学生模仿,学生只记住了动作,而并非理解。没有让学生通过前期思考来自主学习,学生要做的只能是死记硬背,严重缺乏创新。由此可见,教学中形式上的交往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2.2 “造作化”的交往

小学体育教学中所谓“造作”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人为包装的交往,是一种生搬硬套的交往。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不实用的教学元素,胡乱套用公式,使得教学成为“画蛇添足”的牺牲品。比如,现在提出的三案六环节,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但是,不是每节课都必须使用三案六环节的,这套教学模式用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没问题。但是,有些体育教师不仅在理论课上用,在实践课上也做出了三案六环节的体育术科教学设计,这种不科学的设计要么就是从来不实施,要么就是使课堂一团糟。这类交往带有明显的“造作”成分,这种“造作”的交往,犯的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不切实际,不注重实际教学内容,最后导致的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无法实现教与学的价值,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甚至是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生理发育。

2.3 “垄断化”的交往

这种交往,从字面可以看出,其特征是交往为少数人所独享。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每个学生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比较外向,有的比较内敛,有的喜欢主动与老师打交道,有的羞于和老师打交道,有的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也有的不敢在教师面前表现,等等。这都是教学中存在的正常现象,也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整个班级灿烂多彩,百花争艳,但现实中的很多体育教师就不能使所有孩子“百花齐放”,相反,使师生交往成为“垄断”的交往。

教学交往的垄断性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交往机会上。体育教师一般交往的要么是学生干部,要么是特别调皮的孩子或者自信的孩子,每次课都是如此,长此以往,那些大多数的学生就将被老师所忽略,这就是典型的交往的垄断性。此外,善于表现的同学在教师面前不自觉地就有了表现的优势,一开始往往是他们在教师面前主动要求表现,不管效果怎么样总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再加上其他大多数同学没有得到老师的鼓励,不善于表现自己,下次上课时老师还会让这样的学生出来做示范,慢慢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只要做示范就是这些固定的人。这种固化的模式还会延续到课堂的其他环节,比如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这几个同学往往就“垄断”了游戏中的“老鹰”和“母鸡”,其他同学也只有做“小鸡”的份,失去了锻炼自我的机会,使得教学没办法达到预期效果。

2.4 “独裁化”的交往

“独裁”的交往就是老师在交往过程中的“专断”。教师在教学中,会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是主人,整个课堂都要跟随自己的节奏走,不让学生的表现盖过自己,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亦是如此。他们认为教师就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命令,从而打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而然对体育教学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由于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缺少了平等对话,缺少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让教学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这便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背道而驰。

3 改进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不和谐交往的措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应该说,体育教学的过程固然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和谐交往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要积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是体育教师,也是全体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但现实离新课改的要求还很远,严重阻碍了新课改的健康发展。所以,建构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交往有效化是现在体育新课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新课程下体育教学改革得以实现的前提。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与要求,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改善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3.1 相互尊重,平等对话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当然由于老师天生的心理优势,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更多的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的思考空间,给学生一定的对话空间,老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科学设计问题,不能是提问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要启迪学生加以思考。老师要照顾到班级的每一位孩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来践行“教育公平”,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任由学生发展,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自信心强、表现欲强的孩子要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帮助其他孩子,带动其他孩子一起加入到教学环节中来。对于那些不太自信,羞于表达自己的孩子,老师要积极鼓励,循循善诱,不能忽略他们的存在。

3.2 相互评价,共同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其实不仅仅是体育教学中,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判,而缺少学生对教师的评判,也就是说评价是单向的,缺少互动和交流,这样只能给教学带来不利后果。师生间的相互评价不是降低了老师的地位,而是为了交流思想,更好地评价课堂效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教法,从而达成师生的共识,达到塑造自己和发展别人的目的,最终达到共同发展。所以,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学生那得到反馈,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才能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3.3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文化的创造者,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学生这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上真正的师生共享。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当然要通过老师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动作要领,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从而实现自我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想学生学习,这个学习不是知识上的学习,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学习和心态的学习,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孩子们简单快乐的心态,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当作调节自我的心灵鸡汤,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总之,师生和谐交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和教育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并结合实际探讨改进这一关系的有效举措。只有和谐的师生交往才能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良好效果,只有和谐的师生交往才能真正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和谐的师生交往才能办好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1]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2):53-57.

[2]皇甫科杰,张旭.“新基础教育”视野下师生交往新理解[J].现代教育科学,2017(3):30-33.

[3]刘文俊.浅谈课堂上师生交往的特点[J].武钢职工大学学报,2003(1):79-80.

[4]刘兼,孙晓天.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G807

A

2095-2813(2017)09(c)-012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121

权学园(1983,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师生新课改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