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精神病院怎么证明自己没疯

2017-11-28 08:01
新传奇 2017年41期
关键词:肖某精神病院大夫

被困精神病院怎么证明自己没疯

真人版《飞越疯人院》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每次看到这种桥段,人们不禁又要提出那个老问题:被关进精神病院后,怎么证明自己没病呢?就在40年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罗森汉做了这样的实验——

伪装病情住进去,诊治住院难回来

让我们回到1972年。罗森汉发现伪装精神病的症状好像很容易,因此他想看看精神病医生到底能不能区分出来装病的正常人。为了完成这一行为艺术式的壮举,参与者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他找到了8位志愿参加的友人,连同他自己,为问诊和住院的生活做了十足的准备。

言多必失,也为了控制变量,让几组研究具有可比性,他们约定只对医生诉说一种症状——“听到有人一直在耳边发出‘砰、砰、砰’的声音”。除此之外不假装有任何其他的症状,除了姓名职业以外的其他情况也都实话实说。如果医生诊断他们需要住院治疗,只要一住进病房,他们就要表示幻听症状消失,感觉很好。罗森汉还教他的同伴练习不吃药:先把药丸藏在舌头底下,等到四下无人,再去厕所吐掉。

万事俱备,只欠外形。为了迎合人们对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他们继续练习了几天,到了体臭发散,头发胡须乱长,嘴中吐出酸腐味时,怀揣吐掉药丸的绝技,9个人在秋高气爽的一天各自前往全国各地选定的医院,到精神科挂号就诊。问诊的过程很简单,当9个人诉说了他们听到砰砰声的虚构幻听症状后,8人因此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还有1位被诊断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同样是一种重性精神病,如今被称作“双向情感障碍”)。他们被收入院,定时吃药,还要接受辅助的心理治疗。

有意思的是,试验中在3个假病人所住的医院,近1/3的精神病人认为这些装病的人没病:“你们不是疯子,你们是记者或者编辑,你们是来检查医院的!”图为罗森汉

顺利入院,怎么出来呢?罗森汉开始对医生说,再也没有听到那个声音了。但医生对他的出院诉求笑而不语。而他勤写研究笔记,则被医护人员称为“书写行为”——精神分裂症导致的偏执行为。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9个人纷纷因“病情改善”而出院。

他们平均住院治疗19天,最长的52天,最短的7天。

当罗森汉将整个过程整理并发表在1973年的《Science》杂志上时,文章被一些医生视为一封来踢精神医学馆子的挑战书,对精神医学有效性的质疑和辩护大战随即展开。有一所精神病院的医生宣称,在接下来3个月,任由罗森汉派来假病人,他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于是,罗森汉的第二个实验就此启动,他表示会在3个月内指派若干假病人去就诊,医护人员必须诊断这些病人其实精神正常。

3个月过去了,医院极有信心地表示,这期间他们发现了41名派来的假病人。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罗森汉表示,他一个人也没有派。

精神病院接纳病人有条件

证明自己不是神经病的例子在中国也发生过。

46岁的重庆市大渡口区居民胡正旺利2004年4月与肖某离婚。那年夏天,他被肖某强行塞进了医院救护车,打了一针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时,他已躺在医院的床上,被绑成一个“大”字。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家精神病医院。他反复告诉医生护士自己没有精神病,也从未看过精神病门诊,但没有人听他的。胡正旺利的儿子小胡还出具了一份委托书:因胡正旺利有病需要治疗,小胡尚未成年且正在读书,无力照顾,委托母亲将父亲送入医院治疗并代为照顾。这张委托书成为医院收治胡正旺利的依据。

胡正旺利在医院“治疗”了40多天后被肖某接出来。在医院的这些天,胡正旺利每天被喊去接药,一次几十颗药,一天三次,还被做了一次手术,“什么时候上的手术台也不知道,下来的时候都站不起来了”,只会冲着人傻笑。

胡正旺利说,2004年以前,自己除了体检外很少进医院,被强行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并服用了大量药物后,他的记忆力大不如前,且常有手脚发麻的感觉。

2006年4月,为了证明自己并非精神病人,他委托律师申请了司法鉴定。诊断胡正旺利为偏执人格,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胡正旺利没有精神病。

就如同上面的实验所揭示的,当精神病学尚未发展出更具说服力的检测指标时,诊断总是难以完全地逃脱标签等主观性的影响。

据了解,精神病医院接诊病人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家属送;第二种是公安机关送;第三种是病人自己来。第一种情况居多。

很多行为都有可能被曲解为精神病

其实,如果你在被问诊的时候,很多行为,都有可能被曲解为精神病。如果你因对精神病环境的恐惧而表现得很紧张,大夫会怀疑你是由幻觉造成的紧张;如果你表现得镇定自如或者欢天喜地,大夫也可能会怀疑你情感倒错……

大夫也是人,也有自己主观的局限,所以这种问题恐怕很难完全避免。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完了,只要我到精神病院,就一定出不来了”?

别太担心,上面罗森汉所做是在四十年前,这四十年来,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且加之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医学对于精神病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误诊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少。

但是,患者想靠一句话就自证清白,绝对是天方夜谭。而且,一个负责任的精神科大夫也不会仅凭一句话就完成对你的诊断。

精神病的种类有很多种,不仅每一种精神病之间的症状有很大差异,即使同样一种精神病,在具体症状上也会因人而异。医生只有通过几个方面的考察,才能比较有把握的确定一个患者是精神病,以及是哪一种精神病。

有责任心的医生,不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就断定你是一个精神病。因为有些人会利用精神病的证明做一些坏事,比如逃避刑事责任或者骗取医保。反之,也不敢草率就判断你是安全的,因为这有可能贻误治疗,甚至造成你的自伤、自杀,或者他伤。

对此,如果真有一天你进入了精神科的门诊室,建议就是,只能见招拆招,医生问什么,就冷静地老实回答什么。虽然这样大夫也有一定可能性会把你留院观察,但至少不会对你采取太严重的误诊,你表现好,也还是能保证尽早出院。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劳伦·斯莱特/著、《中国青年报》2010.3.27等)

猜你喜欢
肖某精神病院大夫
流鼻涕
逃薪老板跳窗逃走时摔死,员工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进步太快
外婆丢弃患病女婴 涉嫌故意杀人被判刑
因为“凶宅”退婚房
间接性失忆
精神病院的故事
“被精神病”之殇
被强送精神病院原告获赔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