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教育中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

2017-11-28 10:27何礼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实践

何礼华

摘 要 在设计教学中,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思想基礎,实践教学是理论意识的形象反映,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是共同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服务的。因此,无论哪一种设计艺术课程,都要自始至终贯穿以设计理论为指导,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艺术理论 实践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北京电影学院李剑平教授在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给同学们作过一场关于《中国动画行业现状》的讲座。李教授结合目前的动画专业教学现状,主要指出两点:一是动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的不足,导致就业时,因为实践能力的缺乏而不被用人单位青睐;二是目前中国动画创作中缺少创新意识,行业模式不够完善,从而使得动画题材混乱,许多题材雷同,缺乏新意。不少学生都问过同样的问题:“现在电脑技术这么发达,我们还需要手绘么?能操作电脑就行了,学那么多理论有什么用?”。这种思想的直接后果就是,设计思想没有手绘能力的支持,头脑中的设计思维就难以物化为现实形态;没有理论作依据,设计就有可能不切合实际。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理论学习效果。

1设计教学中理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

包括动画设计在内的设计艺术所涉及的知识很广泛,它与文学、音乐、艺术、宗教、历史等多方面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设计艺术的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学好设计的前提。首先要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学会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现代优秀设计作品的优点,了解时下设计发展的动向及市场现状,使学生不仅能创造出独特优美的形象,还能更好地在挖掘出富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并在作品中充分地体现出题材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和对优秀设计作品的欣赏、分析,使学生了解作品中的形式美要素及技法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为自己的创作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其实就是艺术家的思想、修养、生活的一种再现。综观世界艺术史,许多具有非凡创造力和艺术造诣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例如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列奥纳多·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同时还是雕塑家、发明家、医学家、建筑工程师等。他在艺术创作的同时,还广泛地研究了与绘画相关的多种学科。正因为有多种学识修养的积累,才使其艺术作品精致细腻、内涵丰富。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学识修养的学习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理论的学习能有助于提高艺术家的学识修养,而广博的知识和学问是成就艺术家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它能启迪艺术家的创造思维、增强艺术创造者的艺术悟性和创造能力,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就应该注重对多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锻炼,只有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和鉴别能力,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内涵,将理论知识中的精华转化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2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创作中的有效手段

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设计实践达到最好效果。艺术实践环节不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在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设计创作的内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外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形态。实践教学课时量的安排、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在设计领域中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将实践环节抓紧抓好,是艺术教育一直探讨的课题。

总而言之,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艺术设计专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效果,有助于更好地熟悉和理解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社会工作打下基础。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透视理论知识概念繁多,单一依靠老师进行讲解和演示是很难使学生全面掌握的,然而通过学生动手绘制,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运用之后,繁琐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学生能很快掌握透视中的要点,并且对其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大大提高了透视课的教学效果。

3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教育若一味只强调实践教学、忽略理论知识的传授,将与社会上的短期培训班无异,虽可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某一艺术表现技法,但没有理论知识的积累、没有文化底蕴的创作是无法长久地发展和存在的。在艺术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但同时让学生了解设计发展的历史、观摩优秀的设计艺术作品、熟悉当下艺术设计的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哪一类的艺术设计教育,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将创作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布置社会正需要的设计项目让学生尝试实战式练习,或鼓励学生参与到设计公司的工作中,熟悉公司工作流程,以达到尽快与社会需求接轨。

4结语

设计教学中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理论学习所形成的创新思维、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获取新的创意灵感,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而在实践过程中,又可以产生和总结出更多新的创意思维和艺术理论。因此,设计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实践性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它将理论教学融入到每个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实践,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对美的鉴别力和观察力,形成新的艺术理论。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二者兼顾,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梁玖.艺术概论(第1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张地缘,刘缨.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J].艺术教育,2009(07):126.

[3] 凌继荛,徐恒醇.艺术设计学(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实践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