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时代高校《写作》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2017-11-28 16:50朱雨轩孙莹
青年时代 2017年29期
关键词:高校课程创意写作写作

朱雨轩+孙莹

摘 要:当今时代,文学经典性的特征被消解,传统的文学阅读、写作的接受方式式微,高校《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已明显滞后于时代。但社会对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校写作教育亟待改革,只有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创意写作教学的先进经验,通过创意写作学科创建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实现汉语《写作》课程教育的突围。

关键词:创意写作;必要性;高校课程

一、高校开设创意写作课程的必要性

(一)创意写作课程的开设是文学教育的核心所在

文学教育是一种通过文学文本的赏析以及相关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中国高校的文学学科并未真正独立,它与语言教育从未真正的分离,两者混淆,以至于大多数对人文学有学科属性和认知上的偏离。现代高校中大多研究文学及写作基础等的学科,都忽略了创造性、艺术性的学科本质。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基于“眼球经济”策略,在文学传播中,大多关注具有新闻性的文学事件,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去文本化”倾向。现代高校开设的文学、写作课程,不能只是教授一些文学格式、文化修养等传统的东西,更应该传授并使其训练个体表达以及创造性思维。且后者恰恰是飞速发展的大众传媒时代急需的,所以在高校,特别是针对中文系学生开设创意写作课程是必要的。

(二)创意写作教育是解决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差的良策

中国式“语言文学”模式,即中国式语言和文化混合交融的教育,已经严重的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相脱节。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要不成比例,就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其实完全不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多余的学科。研究报告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连续数年位列最难就业专业排名前十位。

二、大众传媒时代与时俱进地开设创意写作课程的策略

(一)减少行政干预,切实推进高校《写作》课程改革

创意写作开展始于美国,创意写作系统的成功源自教育者关注学生的“自我认同”意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传媒时代的写作大多是在互联网上,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写与不写、看与不看,全凭兴趣。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坊是美国的第一个授予创意写作学位课程的教研单位,同时也树立了现代写作程式典范。写作工坊毕业的学员已经获得了17次普利策奖以及数不清的文学奖项。例如,中国作家严歌苓,也接受过创意写作的培训,她考进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在芝加哥的一个私立艺术学校的文学写作系。作为百年来第一个外国人,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美国创意写作的写作训练方式带来的好处。同时,学院的自治程度也让学生拥有了足够的灵活性,以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因为学生希望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美国高等教育的写作教育远离文艺理论,倾向于创意写作实践和写作职业培训。

反观中国高校的《写作》课程,内容多年不变,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改革动力。改变现状要求尽快减少行政方面的干预,给教师足够的教学自由权,将大众传媒时代的各类最新文体写作引入课堂,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到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全面推进高校《写作》课程的改革,全心培养文化创意写作人才,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打破传统写作范式束缚,激发学生创意思维

自我表达在创意写作中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评估。扬希尔·康在其自传体《草屋》中论证了这一点:“到最终我仍然要说出实情,关于我的生活,我将亲自说出,不需要修饰和掩饰因为还有那么些成功,也不需要隐瞒和谦虚因为总有些失败。”

中国,特别是高校学生的燃眉之急是打破传统写作范式的束缚。高校现有的一些写作教学改革只是对原有教学方式的一种改进与沉淀。教学的参考资料得到增加,教学的视野与路径得到拓展,在教学内容与思路上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高校《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依然是以传统教材为纲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甚微,无视大众传媒行业产生的新式文体,与快速发展的时代严重脱节。最重要的是,教学模式依旧是“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学生交作业”的封闭性教学模式,忽视了写作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生的自我创造作为目标。在这种写作教学中,仅仅满足于表层的展示,高校大学生写作创意能力、表达能力是否能够提高存在疑问。

大众传媒时代的写作看重的是互动性。互联网上写作,更多强调的是相互间的交流。文学文本对于读者来说,不再是通过其认识世界的教科书,读者从消极转向积极,从静观转向参与。人人都可以是作者,在这个时代,更多需要的是创新。

(三)新媒体写作与经典文学写作并重,依据社会需求设定《写作》教学内容

新媒体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打压、排挤了经典文学写作。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经典文学的写作,只以新媒体写作为首。就像传统写作媒介是纸和笔一样,我们不能因为电脑写作更为简洁而放弃书面写作,书面写作的价值还是存在的。经典文学仍有它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新媒体写作作为当前社会的主流,确实应该提上课程。文学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而定,为社会生产服务。

据《中国青年报》载,自2003年2月起,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几名研究生自费开展了一项名为“百名博导推荐书目”的调查研究报告,对象为社科院330余名博士生导师,问卷内容为:“哪些书籍曾经对您的学术思想、为人产生过重要影响?为什么?”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对大多博士生导师影响最大的不是专业书籍,而是些非专业书籍,并且多数是小说。博导们认为自己从阅读一些文学名著中受到了益处及影响。这就提示我们,在当今的大众传媒时代,新媒体写作已经占据了不小的文学“版面”,我们不能一味地推崇传统的经典文学写作。特别是在高校文学教育中,应与时俱进,将新媒体写作和经典文学写作并重,重新改进并设定《写作》的教学内容。

(四)改进《写作》课程师资,将写作实践水平作为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依据

高校曾认为《基础写作》课程没有必要开设,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因为很多学生反映,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什么,也不能通过教师的教导提高写作能力,只能靠学生自己的实践。在一般高校的写作课上,实践僅仅在于教师布置的类型习作,但起不到什么真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其实是希望学到有关写作的一些技巧及方法,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个希望,就寄托在教授文学教育、写作课程的教师身上的。endprint

在一些重点大学里,写作教师由一些著名作家兼任,故在文学教育中探讨的是作家个人的创作体验,却忽视了普遍性、平民性以及大学生个人写作的创新性。而在普通的大学里,写作教师多由新教师或其他专业方向的教师兼任。许多教师本身对写作实践方面不甚理解,写作技巧也比较生疏,所以授课时多偏理论,疏于实践。这样一来,学生所寄托的关于写作的希望就十分渺茫了。

甚至一些同学,连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请假条、入党申请书、借据都不会写,只能用搜索引擎去查询格式。现在大学也开展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稍重实践,还应将教师的写作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中国高校的文学教育不能再由一些不专业的教师来教授,如此循环,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怎么能让学生实现自我创

作呢?

三、高校开设文化创意写作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体系,培养文化创意写作人才

目前,中国高校对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多是传统的教授书本理论知识,中国高校关于写作方面的课程大多只有《基础写作》以及《应用文写作》,而这两门课程内容不仅浅显,也都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创意思维的锻炼,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不能讓学生真正学会写作。

反观美国的创意写作学科的创造性机制能够有效运转,有赖于其学科属性的确立及高校对其本质特性的尊重。美国创意写作的课程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有别于传统中文系。传统中文系是以知识和理性思维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美国创意写作教学是培养能适应创造性要求,能在文化产业链中充当领袖的优秀人才。这会让传统中文系的课堂变成创意写作工坊,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身份界定是模糊的,大家紧密地团结在“创意”的周围。在传媒时代,学生在网上“自由发挥”的创作绝不是取决于有高低等级、或是身份界定之下的强压创作。互联网上的高校学生创作纯粹是为了创作、为了兴趣、为了爱好。创意写作学科教育教学系统的这种看似工厂化、流程化的创作,本来应该是和“创造”“个性”等词汇对立的,是这种个人特质的敌对,而恰恰相反,个性化的语言和架构被保留了,没有个性的纷纷在“工坊”中被剔除了。我国应当尽快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体系,改革中国高校的中文教育,创建创意写作系,开放高教系统创意写作职业硕士教育,让中文专业学生进行充分的创意思维写作锻炼,培养出时代紧缺的文化创意写作人才,跟上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

步伐。

(二)激活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中国经济格局

通过高校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这个渠道,让创意写作机制发挥作用,对中国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非常关键。在当今中国,高校要为社会助力,进而推动整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大众传媒行业所需的创意写作人才,为文化产业直接提供作品创作和孵化支撑,实现中国产业格局的提升,也只能通过高校中文教育教学改革才可以

实现。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鉴上述模式,通过创意写作这个渠道,让创意写作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文化产品出口贸易,进而在市场面前宣扬主流价值观和维护国家意志的清晰坐标,从而帮助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确认和向外伸张,同时也拯救中国当前实体经济薄弱的劣势。

创意写作学的教育重点不是单纯地培养、训练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在于培养有创造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员。如果创意写作能够早日进入高校的课程,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那么它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抑或是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益处都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许道军,葛红兵.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克·麦克格尔.创意写作的兴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课程创意写作写作
从通识教育理论演进看其指导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特征分析
高校中文教育改革与“创意写作”学科建构的几点思考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高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