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

2017-11-29 09:24
关键词:凝血酶原肝硬化血小板

秦 燕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

秦 燕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

目的 探讨在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两种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7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体检正常健康者49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两种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有效反映出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及出血等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肝硬化;诊断;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

本研究主要是对在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两种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具体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7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体检正常健康者4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34~77岁,平均(59.2±5.6)岁。研究组男31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58.4±4.1)岁;病程1~7年,平均(3.4±1.1)年;其中17例无出血现象,30例有出血。

1.2 研究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具体方法为:患者保持空腹12 h以上,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4 mL,将其中2 mL静脉血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抗凝管中,轻轻摇匀后分离血浆,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相关参数;将1.8 mL静脉血置于含有0.2 mL 0.109 mol/L枸缘酸钠采血管中轻轻摇匀后分离血浆,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PT、PLT、MPV、PCT、PDW等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PT明显长于对照组,PLT明显低于对照组,MPV和PDW明显大于对照组,PCT则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PT及血小板参数比较(x±s)

3 讨 论

有研究指出[1],肝硬化发病时患者的肝细胞会受到损伤,出现坏死,而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调节凝血系统功能和保持其动态平衡的脏器,因此肝硬化时体内凝血系统受到影响,表现出PT的延长。PT的变化可有效反映机体肝细胞的受损情况和程度,PT延长则提示肝细胞及肝功能受损,其值越大则表示受损程度越高,出血的风险和几率也越大。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肝硬化患者PT明显延长,这与上述研究结论相一致。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血小板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血小板水平、大小、体积等指标的变化[2]。血小板是由人体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产生的具有酶活性和生理活性的小块胞质,在止血和伤口愈合等生理及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肝硬化患者的脾脏多处于亢进状态,导致体内单核巨噬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对血小板产生显著的损害和破坏 ;同时肝炎病毒可抑制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使其水平降低;此外,肝硬化患者往往患有血小板贮存池病,这会导致MPV、PVT及PDW均发生变化。本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健康者相比,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明显降低,MPV和PDW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血小板检验同样可有效地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两种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有效反映出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及出血等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1]杨美英.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测方式对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药前沿,2015,17(25):90-91.

[2]黄思思,谢远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的参数变化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4):555-556.

R575.2

B

ISSN.2095-6681.2017.26.54.0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肝硬化血小板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