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谁的事

2017-11-29 21:31陈岚
新教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家庭职业家长

陈岚

教育是谁的事?第一直觉,教育是教师的事。近年来,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教育也是家庭的事。作为教师的我,常常对家长讲的一句话是:教育是三个人的事——我的事,你的事,他的事。

是的,教育是我的事(教师的事),你的事(家长的事),他的事(孩子的事)。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教育才会是一件成功的事。但是,放眼目前的教育现状,似乎每一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苦衷,都不是容易的事。

先说说家长。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家长重视教育,又可以认为他们不重视教育。他们可以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好的学校而节衣缩食,去买学区房,可以为了进入一个好的班级而上躥下跳地找关系,还可以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一趟趟地出门旅游。但是,大部分家长的重视,似乎只能落实在物质上,对于更高水平的“精神”“习惯”方面的重视,却常常做不到位。大家都知道低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又有多少家长会经常监督孩子的习惯养成情况?大家常常痛心疾首地抱怨国人的素质不高,可是自己却经常闯红灯、随手丢垃圾,而不考虑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抱怨:开家长会,详详细细地讲了家校配合的要点,但是第二天一检查,平日作业完成不好的还是不好,或者坚持了几天,又恢复成老样子……

作为家长,也有着他们的苦衷——忙,抽不出时间。其实,这只是家长为自己教育失职开脱的借口。谁的工作不忙?在忙碌的工作面前,大家有权选择工作第一事业第一,也有权选择重视家庭陪伴孩子。就看你要的是什么!所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对孩子进行有效引导,陪伴成长,这才是家长该做的事!

作为教师,也觉得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不说现在的孩子由于见多识广而显得古灵精怪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就说家长的配合度、社会的期许、职业的压力,都让教师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虽说是八小时工作制,但是这八小时只够用来备课、上课、改作业。与家长的交流、班级事务的处理经常要延续到八小时之外;虽说有令无数人羡慕不已的寒暑假,但是雷打不动的各种培训,还有不期而至的加班,这令人期待的假期也不再那么美妙;除了教书育人,还要面对各种部门的检查,而准备无数的材料,再加上社会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种种误解,对教师要求的莫名严苛,让无数教师心生疲惫。

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无数教师用自己可敬的事业心、珍贵的责任心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成绩!

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能风雨兼程!”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无论这份职业有多么的不如意,也请执着走下去吧!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意志坚定,总会到达心中的远方。那儿可能没有丰厚的物质,但是却有着水晶般晶莹的童心、有着桃李满天下的愉悦,那是专属于教师的幸福!

学生,是家庭、学校双方教育行为的实践对象,但是由于其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会影响到教育效果。现在的孩子也不容易,他们身上承载着家庭的梦想与未来。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让他们远离了快乐的、无忧无虑的、随意玩耍的童年,而过早投入到专业学习的大军中。语训、绘画、乐器、跆拳道、作文、奥数……各种的学习班,似乎能让孩子文武双全,出类拔萃,但是这样的“抢跑”却输掉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了学习压力。

大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却也才七十二。可见,在教育中,成才率本就不高。所以,家长、教师都要摆正心态:能成龙成凤的毕竟是少数,能否成才不仅与教育环境有关,更与学生的个人资质、后天的努力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成才”,更应该是“成人”。培养面对野菊花的盛开而怦然心动的情趣,培养怜惜弱小的悲悯情怀,培养感恩生活感恩他人的情感,……这种精神世界的丰富远胜于知识的学习。

难!难!难!教育实在是一件难事。但是,如果教师做好“我的事”,家长管好“你的事”,孩子自然也会成就“他的事”,或许这样的教育,就不再是难事。

教育是谁的事?看来,教育是大家的事!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西峰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庭职业家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