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电网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2017-11-30 00:38白宏坤
河南电力 2017年9期
关键词:投资决策管理体系电网

文_白宏坤 杨 萌

省级电网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文_白宏坤 杨 萌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特征凸显,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电网企业以往粗放式的投资决策管理带来的风险日益显现,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特征。因此,探索建立以“精准理念”为导向的电网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对于强化投资风险防控、提升电网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体系创新背景

省级电网企业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门,其投资决策水平直接影响地方电网建设和发展保障能力。当前,电网发展的新形势对投资决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结构转型态势明显,经济增长动力由资源消耗型重工业驱动逐步向高成长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电力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结构和分布,以及电源构成都呈现深刻变化,电网投资需要更精准;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工程的深入实施,使补齐电网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提升农村电力设施建设水平成为重点,电网投资需要持续加大力度;三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电网运营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电网投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投资决策风险增大。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电网发展能力和质量,河南省电力公司以“精准理念”为导向,构建涵盖“市场研判、需求评估、融资管理、项目管控、投资评价”全过程链式闭环的省级电网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强化了投资风险防控,实现了精准决策、精确计划、精益管理。河南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因长期以来用户承受能力弱、电价水平低,电网发展任务重与投资能力弱的矛盾更加突出。新形势下,为更有效发挥电网投资效能,亟须建立精益化电网投资决策管理体系。

以“精准理念”为导向的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建设

以提升电网发展能力、促进投资决策科学化为目标,以“精准理念”为导向,构建涵盖“市场研判、需求评估、融资管理、项目管控、投资评价”全过程链式闭环的省级电网投资决策管理体系。依托贯穿各环节的指标化分析和投资决策全流程的闭环管控,实现投资决策由传统“粗放型”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转变,进而提高决策科学性,合理把握电网投资方向,提升投资整体效能。

1. 健全投资决策管理体系

完善决策组织构架,提升投资管理专业化水平。成立省级电网规划委员会,作为公司投资决策专家咨询机构,负责讨论审议电网规划、投资方案等内容。在省、市公司两个层面成立专业投资决策业务支撑机构,整合公司内部规划研究、项目评审、工程定额等方面业务和人才资源,打造投资决策的专业研究和咨询队伍。

优化内部决策流程,提升投资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省、市、县三级总经理办公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按照分层分级管理的理念,各级投资方案经对应层级“三重一大”会议和总经理办公会审定后,提交上一级,推动省级电网企业投资决策流程由传统“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双向反馈”模式转变。

明确投资基本原则,提升电网投资效能。基于安全、高效、清洁发展的理念,坚持效益与责任并重、协调与差异化发展相结合、贯彻全寿命周期理念的投资原则,提升电网投资效能,实现更高标准的电力普遍服务。

2. 建立投资决策协同机制

与政府联动,建立省市县三级政企协同机制。以提升电网发展能力为重点,与省市县三级政府形成高层定期协商、部门衔接落实的合作模式。在规划衔接、电网建设、电价疏导、政策制定、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

一是网省协同,建立国家电网公司与河南省政府的协同机制。推动国家电网公司与河南省政府签署电网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政府主管部门联动,构建部门间常态化沟通机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二是省市协同,建立河南电力与各市级政府的协同机制。省公司与地市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电网改造投资分担机制,确保电网投资和项目落地。三是市县协同,建立市级公司与各县级政府的协同机制。市级公司与县级政府签订农网改造合作协议,明确建设规模、投资界面,推动县政府整合涉农资金,确保农网建设有序推进。

3. 精准研判电力市场发展

搭建多维度研究平台,提升市场研判准确度。为提升电力市场研判水平,建立了河南省能源经济与电力供需实验室,并获得省能源局批复命名(豫能局电力〔2015〕3号)。该实验室以涵盖大量基础模型的工具平台为支撑,构建了经济、能源、电力三大模块,深入挖掘数据之间内在关系,通过多维度研究和跨领域数据相互证伪,提升电力市场研判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差异化评估电网发展需求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差异化评估电网投资需求。坚持电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按照“大容量少布点、小容量多布点”差异化发展策略,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将电网进行分类分区,差异化制定各类电网发展思路和目标,科学评估电网发展需求,切实把资金用于解决电网突出问题,确保投资精准、管理精益。

制定差异化电网建设标准,合理评估电网投资规模。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按照饱和负荷需求,坚持“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土建一次建成、容量按需配置”,适度超前规划电网建设。针对不同区域、电压等级电网,从变电站型式、主变容量选择、主变台数等各个方面,制定差异化的电网建设标准,避免出现随意拆除、大拆大建、超标准改造等现象,合理评估电网投资规模,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

5. 实施投资项目“三库联动”链式管理

按照“规划一批、储备一批、计划一批”的工作思路,构建“规划库—储备库—计划库”三库联动新模式,形成“整体联动、部门协作、快速反应、确保落实”的链式管理新机制,各环节工作状态以规范的形式固化为线上实际操作流程,切实保证三库高效联动,无缝衔接。

建立规划库,确保项目投资可行性。依据电力市场研判结果,开展5~10年的中长期电网发展规划,经审定后的规划项目方可进入规划库。项目自进入规划库起,设置唯一编码,保证项目在规划库、储备库、计划库之间的有序衔接。建立年度滚动规划机制,以更好地适应需求侧、供给侧的新变化。

建立储备库,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和提高储备质量。规划库项目完成所有可研工作之后方可进入储备库。结合河南特点,通过加大项目储备力度、项目库重要度排序、项目库标准化建设,统一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范设计管理,保证设计质量,合理控制造价。

建立计划库,规范项目投资计划管理。储备库项目完成重要度排序后,结合投资决策的资金总额,确定计划库入库项目。在计划库中增加建设里程碑辅助决策支持模块,编制节点控制计划,梳理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和关键控制节点,提升项目管控水平。

6. 建立投资闭环评价机制

以提升投资效能为导向,建立涵盖单项工程后评价、电网整体投资效益评价两个方面的常态化投资评价机制,实现投资、建设、后评价全过程风险管控,闭环指导投资决策等各个环节,优化资金投向、防控投资风险。

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效果

经过3年的运行和完善,河南省电力公司以“精准理念”为导向的省级电网企业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已经基本成熟。通过科学的投资管控,公司强化了价值链控制,实现了精准计划、精准投资、精准管理。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电网投资能效水平。通过精益化的流程管控,实现了电网投资效益处于国网先进水平,2016年公司单位资产售电量1.42千瓦时/元,居国网第6位、华中地区第1位。

二是提升了电力保障能力。依托科学的投资管理决策,实现了电网投资规模逐年攀升,全面提升了电网良性保障能力,为服务河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服务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经河南省社科院测算,2016年河南电网投资对全省当年GDP的拉动比重为2.4%,对就业拉动比重约为2.9%,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投资决策管理体系电网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投资决策
穿越电网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当前形势下光伏发电行业投资决策方法探讨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延迟期权在水利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微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