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2017-11-30 12:07童旌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童旌峰

(武胜县中医医院骨科 四川 广安 638400)

浅析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童旌峰

(武胜县中医医院骨科 四川 广安 638400)

目的:分析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减压组与置换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用髓芯减压术对减压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置换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Harris的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置换组患者Harris的评分明显高于减压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减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显著降低其深静脉血栓、股骨颈骨折、炎性假瘤及异位骨化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1]及骨组织自身病变等原因导致的骨关节疾病。该病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2]、变形、关节炎症及关节功能障碍等[3]。过去,临床上常用髓芯减压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术后患者易出现深静脉血栓、股骨颈骨折、炎性假瘤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治疗的效果。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疗效。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有效性,我们对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治疗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置换组与减压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在置换组患者中,有12例男性、8例女性,其年龄在24~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3±4.57)岁。在减压组患者中,有13例男性、7例女性,其年龄在24~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5±4.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用髓芯减压术对减压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为:令患者取侧卧位,为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在患者股骨的大粗隆处做一个长约1.5cm的切口。在C型臂监视下将导针从患者大粗隆顶点的下缘处钻入其股骨头的中心。沿导针的方向用1cm的钻头钻破患者的骨皮质,再沿导针的方向钻入一枚1cm的环钻(要避免环钻的钻头损伤患者股骨头的软骨面)。在环钻钻入患者软骨面下3~4mm后,提出钻头和导针,取出疑似发生病变的柱状骨芯,并对该骨芯进行病理检查。经手术切口用长柄刮匙刮除患者股骨软骨下骨深面的病变组织。取患者患侧的一块髋骨,将其修剪好后,用套管将该骨块放入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处进行填充。缝合患者的切口,在术后3~5天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置换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为:1)令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髋关节的外侧做一个切口,充分暴露其患侧的髋骨与髋臼。2)切除患者髋臼后缘的相关骨赘(使患者发生股骨脱位的部分),清除其髋臼内的软组织。充分暴露患者的臼底,并对其臼底进行冲洗,然后将髋臼假体植入其臼底中。对发生病变的股骨头组织进行清除,对发生脱位的股骨头进行复位。3)用环形铰刀切除患者股骨头的软骨面、增生缘及骨质,并打磨残留的股骨头的穹顶(要避免过度打磨残留头的穹顶,以免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4)在患者的股骨头上钻3~4个直径为3 mm、深度为0.5 cm的孔,用粘固剂填充上述的骨孔,然后将金属杯套在其股骨头上,用金属杯加压器压紧金属杯。在粘固剂凝固后,去除患者股骨头上的金属杯加压器,对其患肢进行牵引和外移。5)用生理盐水为患者冲洗术野,用新洁尔灭为其切口消炎。将负压引流管放置在患者关节的周围,然后逐层缝合其切口。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8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对比其Harris的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其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得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置换组患者Harris的评分明显高于减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的对比

2.2 置换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减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有利于保留其自身的股骨头,避免其过早地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从而达到延缓其病情发展的目的。在临床上,控制股骨头坏死患者病情进展速度的关键是消除导致其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用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难以彻底清除其病变区域,故无法改善其病变区域的组织反应能力与成骨再生能力。因此,临床上常用手术疗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

用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手术创口小、患者疼痛轻等特点。而且,该术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骨内压,防止其病情加重,促进其血管再生及股骨头修复,延缓其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不过,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该术式可减弱患者股骨头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力,加重其股骨头早期塌陷的程度。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创伤小、股骨脱位率低、可有效保留患者的股骨颈、优化其股骨近端的应力传导性能[4]、稳定其髋关节等优点。而且,该术式可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大大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在本研究中,我院对减压组患者进行髓芯减压术治疗,对置换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置换组患者Harris的评分明显高于减压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减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而且可以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

[1] 吕佳蒙.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临床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10):82-82.

[2] 梁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65-4966.

[3] 郑玲.1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0):2791-2792.

[4] 许海,李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23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14-1216.

Clinical effect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Methods:select 2014,4~2015,4 patients with femoral head necrosis,4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20 cases as a group.Core decompression(control group),total hip arthroplasty(observation group).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indicators.Results:the Harris scor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the effect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s obvious.

Femoral head necrosis;Total hip arthroplasty;Clinical effect

R687.4

B

2095-7629-(2017)2-0009-03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